主題七:佛經中說,閻浮提衆生起心動念無不是惡業,這樣豈不是要沒完沒了地忏悔?
那就要看衆生在修行的根器上是否有高低之分。佛教認爲衆生是平等的,但是衆生各有其業障、因緣,修行的根器也是不一樣的,有清淨的,有比較不清淨的。佛法針對不同根器的衆生有不同的教法傳出,所以有佛法具“八萬四千法門”度衆生之說。此處佛經所說也必有其針對性和所強調的意義。學佛者在覺悟到應該忏悔時,就應誠心發心忏悔,忏悔漸至清淨,起心動念、造作惡業的狀況也會逐漸改善,不必過份憂慮。
德蘭根迥活佛 開示
2007年7月10日
主題七:佛經中說,閻浮提衆生起心動念無不是惡業,這樣豈不是要沒完沒了地忏悔?
那就要看衆生在修行的根器上是否有高低之分。佛教認爲衆生是平等的,但是衆生各有其業障、因緣,修行的根器也是不一樣的,有清淨的,有比較不清淨的。佛法針對不同根器的衆生有不同的教法傳出,所以有佛法具“八萬四千法門”度衆生之說。此處佛經所說也必有其針對性和所強調的意義。學佛者在覺悟到應該忏悔時,就應誠心發心忏悔,忏悔漸至清淨,起心動念、造作惡業的狀況也會逐漸改善,不必過份憂慮。
德蘭根迥活佛 開示
2007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