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了義明燈 中篇 步上解脫道 脫離輪回海 二、因果報應是輪回的鐵則

  二、因果報應是輪回的鐵則

  只要在輪回中,因果報應就存在,絕無例外,這是一條鐵的定律。但是很多人不相信,因爲他們看不到。當然,看不到的東西不等于它不存在,還未經曆的事物也不等于它不出現。這如同一切科學定律一樣,它未被發現與證實之前,沒有人知道,也不會相信它的存在。其實,因果報應的規律早已被佛陀發現,也被很多修行者證實,只是很多人沒聽說、不認識或不相信而已。現在那麼多的科學定理定律又有百分之幾的人認識呢!證明一條簡單的物理定律,需要大量的實驗與實踐,可能要經曆幾代人的時間。要證明因果律這樣一條複雜的定律,需要多少實踐呢?只有睿智的佛陀曆經叁大阿僧祇(音qí)劫不可思議時間的梵行實踐才證悟明瞭了。無明的衆生呵,只有靠自己的善根去認知了。

  1、 因果報應並不一定是馬上看得到的

  任何有情衆生,他一旦做了善的業,就必然會有善業的福報在他身上成熟;他一旦做了惡的業,就必然有惡的果報在他的身上成熟。別人享不了他的福,也代替不了他受罪,這叫“自作自受”原則。但是善惡業報並不一定馬上看得到,還得依外緣的具足而成熟。有的業報是即時成熟,有的是過數月或數年才成熟,有的則是到下一世甚至過好多世才成熟。比如,一個殺人者,他可能馬上被捕而判死刑,也可能潛逃數月數年之後才被捕判刑,也可能一輩子不被人發現。但是他可能生活在怕被人發現的恐懼中,也可能因此而體弱多病,也可能短命而死,也可能一輩子逍遙法外,到死後才墮入地獄中受刑,甚至數世之後其果報才成熟。這種種可能,到底哪一種成爲現實,一要看他的個人條件(手段、健康和狡猾程度等),二要看外界條件(環境、是否被人發現和揭發、對他的追捕是否有力、是否有人包庇等)。叁要看他是否坦白自首和立功贖罪,以及作了真心的忏悔和修持等。

  一個有情衆生,積聚善業一定會得到享樂之福報,做了惡業一定會遭到受苦的果報,絕無錯亂,這叫“同類相應”原則。

  由于某些惡業(如毀謗金剛上師注[1])勢力極強,一念惡心即會墮地獄;由于某些善業(如供養叁寶)功德極大,少許清淨供養即可投生爲轉輪聖王注[2]。這叫“小業能生大果”原則。

  除了對某些未成熟的業力進行對治的強力修持之外,業力之果雖經數劫未得成熟,它也不會自己壞滅,一旦遇見外緣,還會如其量如其份地結成業果。這叫“業果不壞”原則。

  此外,還有惡業暫時招來好的福報,給作業者創造作更大惡業的條件,也有善業暫時招來壞的果報,讓行者在逆境中做更多的善業。這是讓很多人,甚至修行很好的人困惑不解的。不要因爲有時做壞事似乎還有好報而沾沾自喜;修行出現逆緣時也不要喪失信心。

  2、 因果報應很複雜,電腦也算不清

  業報的形式也不一定是一一對應的。多種多樣的業(內因)和複雜多變的緣注[3](外因),導致業果成熟的形式也表現出很大的複雜性和不可預測性,即偶然性。一個有情衆生,自無始輪回以來,其善惡業累積如山,他在一生中所處的環境千變萬化,他所經曆的事又紛纭複雜,因緣交錯,可能成熟的果也就萬分複雜。如果用當今容量最大的電腦來計算,也算不清楚。我們不能簡單地看待因果報應的問題,更不能因爲一時看不到或看不懂就武斷地否定因果報應的存在。

  3、 果報的分類

  六道衆生皆因其業之果報而生起、存在、變異和消亡。根據其主次,業報分爲正報和依報。正報,是指衆生五蘊之身。依報,是指其生存的這個世界,包括山河大地,樹木糧食等。根據其業與果的關系,果分爲四類。(1)異熟果:前世之業記在阿賴耶識種子庫中,其果下一世成熟。如行十善業感生人道天道,嗔恚感墮地獄,貪欲感墮餓鬼,癡心感墮畜生。(2)等流果:其表現形式與業(因)相類似(同出一流)的果,如放生感長壽少病,殺生感短命多病。(3)士用果:由造業者有意識地作爲而感得的結果。如種莊稼可得收獲,殺生下世無受用。(4)增上果:由增上緣引生之果。如依佛法發願“盡形壽不殺生”功德增上,殺父母,罪孽特別重。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