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普巴金剛灌頂開示(二) 祿頂堪仁波切

  

普巴金剛灌頂開示(二) 祿頂堪仁波切

  

 

  

  依據舊譯派或所謂甯瑪派的說法,共有叁種瑜珈、十八種特質的密法,而普巴金剛即其中之一。阿阇黎蓮花生曾依據《普巴金剛本續》,寫下了廣、中、簡的普巴金剛修法儀軌。曆來的西藏行者依此法而修曾得到許許多多的成就,如藏王赤松德貞與其王子便是從蓮師那兒領受此法,並且修持成就,而其他的瑜珈士、成就者因修此法而得證悟者更不計其數。

  

  薩迦派的普巴金剛傳承可回溯到昆族先祖——羅瓦松瓦,自從羅瓦松瓦由蓮師處領受此法,並依之修持證悟後,一切昆族的成員均修持此法而無一例外。

  

  到了薩迦初祖——薩千貢噶甯波的父親:恭卻嘉波時,他認爲當時由印度傳來新的直譯派密法對一般人應該更有幫助,因此便決定改學新譯派密法。當時許多人都將舊譯派密法埋藏起來,使之成爲了岩藏法;而薩迦派也打算將此普巴金剛法岩藏起來。但是由于普巴金剛和薩迦派之間的特別誓約,凡是埋藏此法的地方,其岩石都自然發出普巴金剛本尊的咒語,使得此法未能岩藏起來,而一直將遠傳承傳承至今日無有中斷。普巴金剛乃諸佛事業之化現,因此修持此法極易成就;此法分爲高低壇城兩大部份:

  

  (1)高壇城——爲成佛之方法。

  

  (2)低壇城——爲遣除障礙、疾病的方法。

  

  凡未曾領受此二部份之灌頂,而仍想修持此法的人,可在領受一個精簡的食子隨許灌頂,也就是普巴金剛修法之精要正觀之後,得到修法的許可。

  

  (灌頂觀想:略)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