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臂紅觀音灌頂開示 ——第九世確兗仁波切
我們每次在灌頂之前都會做一點開示,因爲領受灌頂的目的是要讓我們將來得以付諸實修,所以在灌頂之前我們總是安排些開示作爲前行,使大家了解灌頂的意義何在。
以中有教授的觀點來說,灌頂是能使我們禅定中有變得強大的最佳方法。在灌頂中,我們觀想本尊身形來清淨我們幻現之凡夫業報身,主要的目的在于證得本尊的化身;淨化我們的語,主要是爲了證得本尊的報身;而淨化我們的心識,主要是爲了證得本尊的法身。
那麼灌頂的方法與成果又是什麼呢?我們不淨的身語意叁者,是所謂人身的根本,或以杯子爲喻,灌頂就像是能洗淨杯子的肥皂和水一樣,洗掉的是我們的罪業障礙,由于這些罪障,所以我們的杯子老是不幹淨,而灌頂所得到的結果是一個幹淨、清明的杯子。我們應知,若非此杯的本質、也就是我們的自性是本來清淨的,我們便不可能將它洗幹淨;因爲如果一個東西的本質不是清淨的,那麼無論如何清洗結果也是一樣,也不能把他變幹淨。就像火車上燃燒的黑炭,我們再如何日夜清洗之,就算把自己累死也不能使它變白,因爲它的本質本來就是黑的。
第叁世噶m巴藍窮多傑在他所寫的<大手印祈請文>中說:
[法身是果,然與自心無二!]
爲什麼叁世噶m巴這樣說呢?因爲我們在有證悟後,我們的根本心識即爲法身佛;在我們不懂的時候,它就只是佛性,而不是佛自身,但這二者其實是同一個東西。
竹巴噶舉派的嘉旺傑大師也說:
[根不離道、果!
然未能體悟時,
灌頂、修行便是通達了悟之道。]
這就是說衆生的根本心性與修道,及果位之形相無二,道果二者即是根,實不應做二解。道者,是爲了悟此點,當我們了悟時,就稱爲果。
對我們金剛乘的行者而言,修行之道以灌頂爲要;但不僅是灌頂而已,口訣也十分重要。因爲在灌頂成熟我們尚未成熟的身語意後,仍需要口訣以引領解脫。所以我們在灌頂後,應進一步地認真領受口訣教授,並付諸實修。
實際的禅修中,又應以[止]的修持爲起始,逐步地在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等五道十地上邁進。
在資糧道時,初學者主修的是積聚福德資糧,主要是廣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智慧等五波羅蜜,並試著去做[止]的禅定波羅蜜修持。在加行道時,行者會産生一點禅修體驗;而到了見道時,禅修的體驗十分強大,並了悟自心本性。在我們真正達到見道位空悲雙運的成就之前,我們都還處在隨時可能會退墮的危險狀態中。然而成佛對我們並不是真的那麼困難與遙遠的,在大圓滿,大手印中都說,如果懂得金剛乘之方便的話,行者必可在一生之中得到見道位上的成就,也就是洞見自心的實相——空性。
今天要舉行的是二臂紅觀音灌頂,系由岩藏大師第一世秋吉林巴所取出。在岩傳、教傳與淨觀傳承的種種觀世音法要中,這個名爲[闊瓦東珠——輪回終結者]的紅觀音是屬于岩藏與淨觀傳承二者合一的,是蓮花生大士的甚深心要修法,與另一尊[殿新東珠],同被列爲兩種最重要的觀世音菩薩修法,是非常珍貴的教法。
我們知道,所有的本尊都是佛,但爲什麼有時候我們會強調某一個修法是珍貴的呢?法的珍貴、無上與否,實取決于口訣,也就是領受此法並實修的祖師所傳下的修行技巧,這樣的口訣技巧,是能使教法更爲珍貴的主要原因。而包括第二世頂果欽哲仁波切在內的許多大師,都不斷地傳授、開示這個紅觀音法要,因此更顯其重要性。
這尊紅觀音是蓮師的智慧所顯現,其身似八歲童子,紅色,站立,右手持甘露寶瓶,左手持花所做成的吟珠。其功德利益能除衆生一切障礙,救度六道衆生解脫生死輪回之苦,是度亡常用的本尊之一。
(灌頂觀想: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