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薩迦班智達與文殊菩薩合灌頂開示 ——第十四世耀謝仁波切

  

薩迦班智達與文殊菩薩合灌頂開示 ——第十四世耀謝仁波切

  

  

  

  薩迦班智達與文菩薩合灌修法是一個要爲有效、可以快速成就的法門,遠較單修一般本尊法更爲殊勝。

  

  想信大家都知道文殊菩薩是一個可以快速得到成就、增長智慧的本尊,而薩迦四祖薩迦班智達便是文殊菩薩善巧的人身顯現。一般而言,諸佛菩薩必須以化身型態才能與衆生接觸,令其快速成就;因此釋迦牟尼佛以化身顯現、與人相處,而使人道衆生能夠較快速的成佛。同樣地,薩迦班智達便是文殊菩薩的人身化現,修持此法即等同上師相應法與文殊菩薩法之合修。

  

  我們修行需要智慧,沒有智慧就不知道到底該做什麼;具足智慧便可找到正道,而此法正是增長智慧之妙法。

  

  淨化無明愚癡的方法,首要即是生起虔敬心及具足信心;如此,曆代傳承上師與傳法上師便能合一,藉由傳法而清淨一切。傳承上師的悲心如勾、弟子的虔信心如環,信心愈強、環愈堅固,如此便可爲傳承上師之悲心所牢牢勾住,必能得到傳承加持。如果沒有虔信心就無法領受加持,因爲弟子的虔信程度決定了所得加持力的大小。

  

  過去因修持此薩迦班智達與文殊菩薩合修法,而得到成就的祖師已不計其數。今日的我們如果能對文殊菩薩與薩迦班智達的事迹有所了解,自然也會對他們生起虔信心而得到加持。文殊菩薩在西藏曾顯現爲國王、學者、禅修者,甚至曾現身爲女性——藏傳佛教四大教派中都有其示現,而薩迦班智達便是他在薩迦派的示現之一。

  

  薩迦班智達是薩迦傳承四祖,會寫下無數法本、論書,是西藏第一位榮獲[班智達]頭銜的無上學者;也是首度有藏文著作翻譯成梵文,而得到印度大師一致肯定的人,所以在四大教派中顯得彌足珍貴。除了在佛法之外,薩迦班智達也有其社會面的影響,他是第一位成爲蒙古、中國皇帝之上師的西藏大師;他的頭頂上具足了頂髻相、兩足底並有*輪相……,如此如佛之身相極多;當他年幼尚未能開口說話前,便已喃喃地說出梵文,當他還在地上攀爬、尚未能行走時,便常在地上書寫出梵文。諸如此類的故事極多,再再都證明了他不僅是一位博學有大家,更實是真正的文殊菩薩化身。

  

  本法是源自[西藏六莊嚴]中的般若大師——堪千榮登(1367-1449)在其淨觀中,親見薩迦班智達雙手結說法印、左右肩上分別有般若經與智慧劍,以班智達的身形顯現。欲領受此灌頂,首先應欣喜、至誠的祈請叁世諸佛、無別于上師之本尊慈悲地賜予加持,並對面前虛空中,以薩迦班智達身形顯現之文殊菩薩、與圍繞之諸佛菩薩殷切忏悔諸惡業,然後開始灌頂的正行。領受灌頂首要生起菩提心,沒有菩提心而僅求自利的人是不可能領受灌頂的;換句話說,你能生起多在慈悲心,就能領受到多少加持。

  

  在多種灌頂方法中,有的灌頂藉助著許多灌頂所依物碰觸我們、或給我們品嘗,或祈請智慧尊融入等等;也許我們也都自然地期待灌頂時,有個東西碰碰自己頭頂,或嘗個美味的東西,然後才覺得這個灌頂的感覺不錯、蠻有加持力。但真正究竟的灌頂,是要在你了知自本心時才算真正得灌,而灌頂的方式也沒有一定。例如帝洛巴向那洛巴丟了一只鞋子,而使那洛巴昏眩過去,當他醒來時便開悟了,這就是帝洛巴給予究竟灌頂的方式。今天如果有上師這樣做,那麼恐怕弟子們都要跑光了。無論如何,這個特殊灌頂的過程是與一般灌頂有所不同。

  

  談到領受灌頂,我想對初學者談下姿勢的重要性;領受灌頂時的姿勢應依毗盧遮那七支坐的要領來做。因爲身體是心的容器。如果你的身體坐的穩、坐的直,必能産生較適合觀想的心理狀況,而身體姿勢不舒服時,禅定便無法産生。不過這僅是針對初不者而言,當你成爲一位偉大的禅修者時,甚至躺著都可修行。

  

  (灌頂觀想:略)

  

  領受此灌頂後最重要的是在每日修持中應用此法,無論你的心情愉快與否、或處于災難、恐懼、疾病……任何狀況下,都應憶念文殊師利薩迦班智達,心中有著文殊師利薩迦班智達隨時隨地都在護佑我們、保護我們、與我們無二、永不分離的想法,如此必能得到許多加持而廣開智慧。

  

  我知道大家都領受過許多的灌頂,也許無暇每日修持此法,但仍希望能盡量抽空修持之,至少不要永遠忘記。

  

  最後我在此懇請大家盡力護持中心,並盡心地教養我們的下一代。中心的成長過程我知道的很清楚,也由衷感激過去那些對中心成長有所貢獻的人;如果你過去未曾參加與中心運作,或者已參與了其他中心,現在正是你投入心力、金錢護持的時候了。因爲單憑個人的力量來迎請上師傳法給個人極爲不易,如果有一個中心是基于同樣的目的而成立,那麼在組織的努力下,佛法的活動便容易多了。事實上,已有許多西藏上師在臺灣成立許多中心,每一個中心都爲了臺灣弟子而設立。而積極協助、參與中心的活動也是一種修行方式;因爲所謂修行並不僅是自己念念法本而已。

  

  此外,這個世界的物質正以一種漸進的方式,在無形地侵蝕著我們,這遠比暴力手段更爲可怕,因此我們必須覺察到這一切。如果你現在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便應該盡力將他的虔敬傳承給下一代,並且理性地爲自己的小孩說明這一切,因爲現代人都是喜歡講道理的。比如說,如果要勸服一個小孩子具有不殺生的概念,我們不能告訴他說是佛陀這樣說所以必須遵守;應該告訴他我們自己不喜歡痛苦,動物亦然,而殺害他將使他經曆到如你自己被殺害一般的痛苦,當小孩子了解之後,他便會自然地遵守。像這些觀念的傳遞都是我們的責任。也許有些人會認爲這種開示太西方式了。但我希望這對現代人能有所助益。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