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師的才能
白雲禅師著述
天上、具有驚駭世俗的威力。
地上、頗有饒益衆生的潛力。
人類,更有運用思想,發揮智慧的能力。
學佛行者,尤其擁有這份能力,可以發揮天上、地上的效用,展現無量無邊的功德。
但是,能力的擁有,不是偶然,更沒有徼倖;基于思想的運用,必須具備世出世間的一切種智,作爲運用思想的動力,方有發揮智慧的機會;就像是“發電機”必須有能源,或者是“電腦”的效用,全在人的智慧,設計與指揮時的能力。
因此,老衲說:
現時代的法師,必須天上的知道一半,地上的要全知道。
或許,有人會以爲“太誇張”了;不過,以“五明十德”而廣結衆生緣,當是“老實”的言句;雖然,舉目縱觀,夠上如此條件的不盡理想,多以“自我意識”介紹佛法,但只少能“舍俗出家”已經很不容易了,又何忍加以要求“應該如何”的苛責!
不過,道須人弘,法須人演,若以“弘法利生”的姿態而活躍于教界的話,當不只是一個電瓶而已,必須是充足了“電”的電瓶,不然,就難以避免“繡花枕頭”或“紅漆馬桶”的譏嫌而自毀毀他,以至整個佛陀之教!
因此,近些年來,老衲一直在提示在家學佛的善信們:
“學佛不可但求開示,必須帶著問題請教,才是參訪知識之道!”
切記,此言“知識”,應該是“知”而且“識”的“寶”字號人物,並不是教人專挑“非是知識”者;畢竟僧團中非人人盡皆“法師”之輩,其中有初學,有老實、有厚道、有謙虛等多類型的比丘、比丘尼;彼等不全是以“大”或“老”的高姿態而自居者。
如何?應對有法,非止于“爲什麼?”的一次作答;而是的確能夠化解閣下所提出的“問題”,不是求得一個“答案”;因爲,問而答,所答之中是否仍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