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因明正理門論直解》序(張家龍)

  《因明正理門論直解》序

  

  作者:張家龍

  《因明正理門論直解》,是鄭偉宏繼《佛家邏輯通論》出版之後的又一力作。

  因明學是印度邏輯的主體,也是中國邏輯史的有機組成部分。同時,因明學研究已成爲國際邏輯研究潮流的一個重要源頭。因此,對因明學的研究不但對于弘揚我國的傳統文化,而且對于加強國際學術交流,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我以爲,我們必須在這樣的背景下來充分認識《因明正理門論直解》一書的價值。

  偉宏治因明已十年有余,真是“寶劍鋒從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他奉獻給我們的《因明正理門論直解》不是一時的有感而發之作,而是嘔心瀝血的精品。其中滋味,可用曹雪芹總結《紅樓夢》寫作的兩句詩來形容:“字字看來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今舉該書以下幾個創新、獨到之處爲證:

  第一,作者指出要搞清陳那新因明的邏輯體系只讀商羯羅主的《入論》是不夠的,必須讀《理門論》原著,同時提出了一整套整體論的研讀方法。

  第二,本書認爲《入論》對《理門論》所刪去的四部分內容(共比量、九句因、古師及外道的大量辯難和十四過類)是理解《理門論》邏輯體系的關鍵,並根據這四方面的內容揭示了《理門論》的邏輯體系。作者針對認爲“陳那體系內部有矛盾”的觀點舉出證據證明了陳那在《理門論》中關于同、異品除宗有法的思想是一以貫之的,在九句因、因叁相和喻體中都遵守這一准則。指出陳那的體系內部是一致的,沒有矛盾。作者實事求是地、科學地論證了陳那的因明體系具有類比性質,沒有達到演繹水平,但避免了古因明無窮類比和處處類比的弊端,最大限度地提高了類比推理的可靠程度,爲法稱因明最終發展爲演繹邏輯奠定了基礎。這是用曆史主義觀點研究因明的成功範例。

  第叁,《因明正理門論直解》采用了獨特的比較研究方法。當然,因明與西方邏輯進行比較研究並非作者首創,該書的獨特之處在于忠于《理門論》原著,以西方邏輯注《理門論》,而不是相反地以《理門論》注西方邏輯,這就克服了在比較研究中的削足適履、穿靴帶帽等弊病。

  第四,作者在深入研究《理門論》的基礎上,以豐富的資料,旁征博引,融會貫通,對《理門論》作了全面、系統的講解。其獨到之處在于熔研究與講解于一爐,整個講解從頭至尾貫穿著作者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諸如整體論方法、曆史主義方法、比較研究方法等等。因此,作者能夠講得透辟,解得精當。

  僅此四點足以看出,偉宏對《理門論》的研究作出了重要的貢獻。我爲中國邏輯界有這樣一位因明學者感到驕傲,也爲我有這樣一個朋友感到欣慰。

  20世紀即將過去,21世紀即將來臨。我企盼,邁向21世紀的中國邏壇能夠開出更加豔麗的因明之花,包括偉宏的,也包括其他學者的。

  (《因明正理門論直解》,鄭偉宏著,複旦大學出版社出版。32開,292頁,25萬字。定價:15元。本文爲張家龍先生爲《因明正理門論直解》一書撰寫的序言,本刊略有刪節。)

  法音 1999年第11期(總第183期)第28頁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