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深密經》中的因明
大唐叁藏法師玄奘奉 诏譯
證成道理者。謂若因若緣能令所立所說所標義得成立令正覺悟。如是名爲證成道理
又此道理略有二種。一者清淨。二者不清淨。由五種相名爲清淨。由七種相名不清淨
雲何由五種相名爲清淨。
一者現見所得相。
二者依止現見所得相。
叁者自類譬喻所引相。
四者圓成實相。
五者善清淨言教相。
現見所得相者。
謂一切行皆無常性。一切行皆是苦性。一切法皆無我性。此爲世間現量所得。如是等類是名現見所得相。
依止現見所得相者。
謂一切行皆剎那性。他世有性淨不淨業無失壞性。由彼能依麁無常性現可得故。由諸有情種種差別。依種種業現可得故。由諸有情若樂若苦。淨不淨業以爲依止現可得故。由此因緣于不現見可爲比度。如是等類是名依止現見所得相。
自類譬喻所引相者。
謂于內外諸行聚中。引諸世間共所了知。所得生死以爲譬喻。引諸世間共所了知。所得生等種種苦相以爲譬喻。引諸世間共所了知。所得不自在相以爲譬喻。又複于外引諸世間共所了知。所得衰盛以爲譬喻。如是等類。當知是名自類譬喻所引相。
圓成實相者。
謂即如是現見所得相若依止現見所得相。若自類譬喻所得相。于所成立決定能成。當知是名圓成實相。
善清淨言教相者。
謂一切智者之所宣說。如言涅槃究竟寂靜。如是等頻。當知是名善清淨言教相。
善男子。是故由此五種相故。名善觀察清淨道理。由清淨故應可修習。曼殊室利菩薩複白佛言。世尊。一切智相者。當知有幾種。佛告曼殊室利菩薩曰。善男子。略有五種。一者若有出現世間。一切智聲無不普聞。二者成就叁十二種大丈夫相。叁者具足十力。能斷一切衆生一切疑惑。四者具足四無所畏宣說正法。不爲一切他論所伏。而能摧伏一切邪論。五者于善說法毘奈耶中。八支聖道四沙門等。皆現可得如是生故。相故。斷疑網故。非他所伏能伏他故。聖道沙門現可得故。如是五種。當知名爲一切智相。善男子。如是證成道理。由現量故。由比量故。由聖教量故。由五種相名爲清淨
雲何由七種相名不清淨。一者此余同類可得相。二者此余異類可得相。叁者一切同類可得相。四者一切異類可得相。五者異類譬喻所得相。六者非圓成實相。七者非善清淨言教相。若一切法意識所識性。是名一切同類可得相。若一切法相性業法因果異相。由隨如是一一異相。決定展轉各各異相。是名一切異類可得相。善男子。若于此余同類可得相及譬喻中。有一切異類相者。由此因緣于所成立非決定故。是名非圓成實相。又于此余異類可得相及譬喻中。有一切同類相者。由此因緣于所成立不決定故。亦名非圓成實相。非圓成實故。非善觀察清淨道理。不清淨故不應修習。若異類譬喻所引相。若非善清淨言教相。當知體性皆不清淨。
《解深密經》中的因明(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