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周易奧秘——心理學 第五章 見仁見智的語詞聯想法及其它方法

  第五章 見仁見智的語詞聯想法及其它方法

  關于測謊儀,有人可能聽說過,它已被認爲是先進的刑事偵破技術,它最初來源于榮格博士的語詞聯想測試法。

  准備一百個單詞的表,這個單詞表應該包括較多方面的內容。比如金錢、方位、凶器、人際關系等方面的內容,你讀一個單詞,讓被試人回答由此單詞聯想到的內容,並記下他反應的時間。一個單詞如果對被試人很重要,正如俗話說的“心裏咯噔一下”延長了反應時間,他反應不那麼順利,(如果有儀器,可測到他心跳、皮膚電等的變化)這是潛意識強製性的,他故作鎮定,裝也裝不象,他反應時間必然延長。將這些單詞聯系起來,可以組成一個故事。

  榮格做過一個試驗。一位叁十五歲的很正派的人,在作了語詞聯想實驗後,暴露了他的一樁秘密。榮格說:“對不起,我不知道你曾有過如此不愉快的經曆。”被試人盯著榮格說:“我不知道你在談些什麼。”榮格說:“你知道,你曾喝醉酒,有一樁以刀傷人的不愉快的糾葛。”被試人說:“你是怎麼知道的?”隨後他供出了整個事情。他出身于一戶受人尊重的家庭,這個家庭單純而正派,他曾出過國。有一天因喝醉酒與人發生爭吵,便用刀刺傷了對方,結果蹲了一年班房。來到本地後沒人知道這件事,而榮格是唯一破解此事的人。

  因爲榮格博士發現,對刀、打、尖銳的、瓶這五個單詞,被試人反應時間明顯延長,超過平均時間很多(他把反應時間標在條型統計表上,很容易形象地看出)。又因爲對“刀”也反應時間延長,看來在這件事中不僅與瓶有關,還與刀有關,應該使用了刀,而“尖銳的”既可涉及瓶,又可涉及刀。這裏有刀、有瓶,刀用于傷人,瓶幹什麼?應該是酒瓶,是喝酒時傷人,打,應該是打人、打架。

  對榮格發明的這種方法,一位研究犯罪的老教授偏偏不信,榮格說,如果你願意,不妨親自試試。他倆來到了教授家,榮格剛念了十幾個單詞,教授就不耐煩了,說:“你這樣能做些什麼?什麼也做不出。”榮格說:“還是做完吧。”做完後,榮格說:“你的錢快花完了,你的心髒有毛病,你在法國念過書,有過一段戀情,現在你經常回憶那段經曆。”一生的秘密被榮格看破,大爲吃驚,榮格是這樣解釋的:反應時間延長的幾個詞如下--

  心髒──疾病  錢──少  付款──播種者(用法語回答)  

  接吻──美  死亡(death)──死(todie)

  將這幾個詞連綴起來就行了。只對其中兩個稍作說明。播種者,是法國錢幣上有名的人物畫像。盡管榮格和教授一直用德語交談,但這裏卻用法語說出了法國錢幣,對法國肯定有一種特殊情感,必須探究其動機何在。是不是法朗上有什麼損失?但那些時間未聽說法幣貶值的傳聞,但當聽到接吻的反應是“美”,一切都明白了,原來那是愛情。他不是那種上了歲數才去法國的人,他一定在年輕時去法國念過書(那些年瑞士人到法國念書不屬罕見,正如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國青年到蘇聯念書的較多一樣)余下的事就是將故事串起來。從此,這位研究犯罪的專家便信服了榮格的試驗。

  這一百個單詞(你也可以稍多一些,或者稍少一些),讓被試人任意聯想,也屬于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你可重點注意反應時間延長的那些單詞,看他聯想到了什麼。

  單詞多一些,是爲了涵蓋可能的事物。當然,單詞多一些(一百個左右)不過是有利于提示被試人的聯想,事實上,較少的單詞,只要中間步驟、環節多,被試人最後也是可以達到他內心的情結的,但這樣中間環節較多,亦如參話頭。

  榮格的第一部著作就是關于語詞聯想試驗的:《語詞聯想研究》,聯想試驗使他一舉成名,正是因爲該試驗,美國克拉克大學授予他榮譽博士學位。榮格在世的時候,雖然他主要把語詞聯想實驗應用于精神心理疾病患者,但附近的刑事偵察機構常常將榮格看作破獲疑案的最後希望,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只得求助于榮格博士。

  統覺測驗。

  1935年C。Dmorgan和H。A。Murray 于《神經精神病學檔案》一刊上發表了“主題統覺測驗──一種研究幻想的方法”一文,同年該法在一些心理診所開始應用,1943年Murray于哈佛大學出版《主題統覺測驗》一書,後來經過多次修訂, 逐步推廣應用,現在有了各種記分系統和變通版本,成爲一種重要的心理投射技術。

  測驗材料是一些圖片,這些圖片與羅夏墨漬圖不同,有一定主題,不是完全無結構的。而回答則無內容限製,所以仍屬投射測驗。材料分四套,每套20張圖片,這些圖片有些是共享的,有些是專用的,共計30張,其中一張是空白卡。測驗分男人用、女人用、男孩用、女孩用四套。每次用10張。

  受試者坐好,測驗者給出指導語:我要將一些圖片給你看,你要根據每一張圖片講一個故事,你要告訴我圖畫說明了什麼情況,此時發生了什麼事,圖片中主人公內心有何感觸,結局如何。每張圖片講大約300字左右的故事。

  如圖片上是一位老年婦女和一位青年的半身像。甲可能解釋爲母親慈祥地看著他的兒子,乙可能解釋爲一早年喪夫的老婦幻想著自己丈夫年輕時的英俊形象。擴展開來可以講得更多。

  另一張圖畫是兩個中年人在談話,甲可能解釋爲這二個人在研究公司的重大決策,乙可能解釋爲這二個家夥在搞什麼交易,丙可能解釋爲二個特務間諜在接頭。

  一個婦女把上述圖片解釋爲母子者,她的生活可能是幸福的;一個男人把上述另一圖片解釋爲研究公司決策,是進取的,解釋爲地下交易、接頭是偏執型的,難以相處的。

  總之,對這些圖片的解釋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對同一圖片,一百個人能編一百個各不相同的故事,通過他編的這些故事,你大致可以了解被試人的心理問題、人生閱曆、人格結構以及大致預後等。一個圖片,相當于參一個話頭,自由聯想的起點。

  作畫法。

  我們告訴被測試的小孩:“假定來了一個魔法師,讓你們家,而且是全家人,包括大人和小孩都中了魔法,你面前有紙和筆,畫畫看,發生了什麼事情。”在這裏,孩子成了魔法師,他給家庭成員中魔法的時候,我們就給他提供了表達自己潛意識觀念和態度的機會。

  W。克魯澤教授測試的一個八歲的孩子,畫了一幅畫,他的解釋是, 媽媽是那個大妖怪,弟弟是挂在牆上的鍾,姐姐是那只非常尖的鉛筆,爸爸是那個酒瓶,我變成了那朵小花。

  原來,這個孩子不願上學,送到學校後,思想不能集中,上課沒興趣,媽媽象妖怪那樣凶惡,強製送他到學校。他到上學的鍾點了,而弟弟不上學,還可以在被窩裏睡覺,姐姐上學成績好,作業寫得好。爸爸愛喝酒,他最怕爸爸喝過酒訓他。他變成了一朵小花,又可以哪裏也不去(主要是學校)又好看。

  在畫中,兒童愛什麼,恨什麼,嫉妒什麼,怕什麼,自己在家中的位置都表現出來了。一個人在畫中占比例大小、位置都不是沒有意義的。如兒童把自己畫得小,可能是自卑,把自己畫得很大,可能是家庭的中心,缺乏約束管教,自我中心。

  作畫法(不一定非要中魔法)不僅可以用于兒童,對于成人也可以使用。榮格博士就曾讓一個精神分裂病人作畫。

  第一幅畫是病人病情最嚴重時所作,他瘋了,胡塗了,思維混亂,作的畫可以說什麼也不是,說是一條魚,或說是一個缽,但也都很不像。缽吧,是傾斜的,畫面上整個缽(暫稱爲缽吧)好象碎了,有橫七豎八的明顯的裂紋線,缽上有一個圓球一樣的東西,圓球周圍是一些塗鴉之作。

  缽的傾斜,使其容納的東西容易流散,好象靈魂的逸出,裂紋線是精神分裂症的特征。好在畫上有一圓球樣東西,那是一個“中心”,圍繞這一中心有一些塗鴉之作,表明病人力圖將自己的靈魂、精神收攏到一塊,病人努力在與疾病搏鬥、抗爭。這個中心的存在,預示了病人康複的希望。

  果然,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病人病情好轉。榮格讓病人作了第二幅畫。病人畫了一個象樣的花瓶,站立得很穩,病人思維已經清晰,可以畫出象樣的圖像,花瓶上有月亮、星星、蛇、魚。當然,都是一些“陰”性的東西,屬于“下界”的東西,看來,病人雖有了較清晰的意識、思想,但還有些古怪,屬精神分裂後抑郁,意識的力量還沒有完全控製住潛意識的怪物(陰性東西得以顯露)可以使醫生欣慰的是,病人在花瓶上畫了一個人形。人,有別于象征下界、潛意識的那些東西,而且人畫在瓶口,面向下爬著,壓住這些蛇、魚等東西,不允許它們出來。病人可以沿著這一建設性方向發展,直至痊愈。

  不管是兒童還是精神病人,不加限製地讓他作畫,每一個人作的畫都不相同,也是仁者畫仁,智者畫智。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