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禅七講演 怎麼打七

  怎麼打七

  (前邊錄音帶出了問題,沒錄上)

  ……在這篇傳記中,本來篇幅就不長,但在不長的篇幅中除了必要的介紹外,僅只記了這麼一件事兒,當然,原話是文言文,我也記不准了,大概意思就是這個。

  所以,若一個修行者,自己不知道自己當下的境界,一定還不是聖者,聖者是了了分明的,若有人拿祖師印證來問難,請你去讀這篇文章。

  當然,祖師大德們的開示,不同的祖師,說法都會不一樣,而且可能是截然相反的,那麼我們就選擇一個自己能夠受用的就行了,不要在這矛盾的說法上邊兒費心思。比如,我們現在打佛七,要念佛,有人曾說,般若經中有,比如金剛經,中間就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還有,我們念佛求往生,西方若實在,那麼,就是聖者在妄言;西方若虛妄,我們凡夫還怎麼解脫?這是犯迷糊,我們該怎麼辦?其實古來大德們對這問題已經處理了了。淨影慧遠要來解決,他是地論派的,但沒解決好,他的思想在佛教史上影響幷不大。有的祖師們就判教創宗,其實也是在解決這些問題。答案就是這樣,你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按心理學原理就是說,選擇自己需要的信息。當然了,說來容易,其實很難,自己也不知道哪個適合自己。

  另外呢,還提到一位喜師父,現在還活著,今年應該有八十多歲了吧!在文革中殘廢了。他是大前年來的九華山,當時我還不認識他,但因爲他與我師父關系不錯,就到這兒叫了我,讓我給做的導遊。老和尚人老心不老,自己不會走,需侍者用輪椅推著、背著,可他還要上天臺,侍者們實在受不了,就沒讓他上。他親口對我講,說我們打七規定七天呢,是爲常住方便而已,實際上與修行了不相幹。

  這點兒呢,是給大家補充一下。

  今天呢,咱該說第叁個問題:怎麼打七。打七有打七的規矩。在外相上,有一套外相上的規矩,也就是儀軌。這個不需要我說,維那師父讓給大家每人複印了一份兒,大家都發了,好象份數不夠,有的是兩個人一份兒,不管怎麼著,大家相互看看就行了。還有些具體行法,如何走路,如何合掌等,這由維那師父教,他比我在行得多。而且各們師父的腿子功等,也都比我強,我在這上邊兒從來沒費過心思,慚愧的很。我是不爲而不是不能,要想幹的話,練練就行了。什麼叫不爲,又什麼叫不能呢?孟子說,挾泰山以超北海是不能,爲老人折技是不爲。

  現在呢,我來說說別的。

  這一次我們是念佛七,那麼就是要提起一句佛號的,這一句佛號就是阿彌陀佛,老和尚有開示,說念佛有稱名、觀想與實相叁種,稱名就是口念佛號,觀想是觀阿彌陀佛的功德,實相是諸法實相。我們這兒說稱名。在念佛時,要求我們口中發音清楚,耳中聽得清楚,這樣呢,諸識互熏,功效最顯明。老和尚反複地強調這個。請大家在這個七期間,也得這樣,口中發音清楚,耳中聽得清楚,明明了了的,這才最好。

  以前呢,在念佛堂中,只准你念佛,不能修其它法門,在禅堂中,只准參禅,也不能修其它法門……現在呢,情況有了些兒變化。打念佛七,你也可以持咒、參禅等法門都行。任何一個現象,都得有理論指導,或者說有一個恰當的解釋。比如說叁法印,叁法印可不單單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其實我們說的叁法印是指以叁法印爲代表的根本佛教義理。這樣呢,概念就寬一些,那麼我們現在打佛七,我們就是說以佛七指代各種佛教修行法門。說,只要在這殿堂中,你的用功法門不妨害其它人,任何法門都可以。假如說,在佛七中,當止靜時,按說這時候是讓你喉嚨休息一下,在心中默念佛號的,在這時候,你卻在心中默默持咒而沒有念佛,這幷不影響別人,當然可以了!經行,也是佛教的一個修行法門,人家在止靜,你卻起來經行,這就影響別人了,就不允許。

  這樣呢,我們就把念佛這個概念的外延給擴展了。這個思路還可以用在其它時候。比如昨天,我說到了,說吃飯時念佛,這是做不到的,一心二用不可能,因爲你是以無明爲本。請注意,我們如果把念佛、佛號,這概念擴展開來,擴成修行法門、方法或者指正當的念頭,那麼吃飯時食存五觀,食存五觀照樣是正當的念頭,這不過成了廣義的念佛而已,這樣也叫佛號不斷。

  總結起來,還歸結到一句話上,怎麼打七,在佛七期間,你既可以念佛也可以參禅,還可以持咒等,只要不影響大家,所有一切的正念、一切的修行、法都可以。可是,你說朝這兒一坐,腿疼、腰酸、脖子歪怎麼辦?這是外相上的事兒,應由維那師父指導。

  今天就說到這兒。阿彌陀佛。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