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藥師佛十二大願開示 一、珍重自己當下當念成就的聖因聖緣▪P2

  ..續本文上一頁人心目中都有一顆十二大願行持的功德與利益守護者。臺子上的佛像是一個形象的標志,來照耀喚醒我們的自心。那就是禮佛、拜佛、打七、誦經的目的,真正的利益再現出來。

  我們“打七”有這麼好的環境,有這麼好的機會,海雲寺給我們提供這麼好的條件,實在是諸佛加持,大家善根成熟,這兩種因緣。諸佛加持是諸佛的誓願,我們善根成熟也是諸佛誓願所摧使,我們要有感恩心來面對世間,面對這個因緣。

  這樣“打七”的形式,沒有貼出來一個次序,所以我不是很清晰。一般的“打七”是應該有一個次序的:有幾堂課,什麼時間出堂,什麼時間入堂,什麼時間念什麼,幾點幾分大概要如何,大家都有點次序,就比較輕松,也容易把自己的心理條理起來,就比較省力一些。這次他們沒有課程表,沒有安排,這樣就比較被動一些。

  大家來這裏打七一定要知道:我們是來用佛法來印契自心的,一定要遠離迷信,要破除迷信的迷信心理。學佛不是爲了培養迷信,求佛呀、拜佛呀,行不行呢?不知道佛法,不了解佛法的時候,求佛是有意義的,先結佛緣。要真正的了解佛法,求佛是沒有意義的事情,求佛反而變得沒有意義了。

  因爲我們知道在因果中,求佛若不改變自已的因果,因果還是照舊的。所以我們學佛人,第一要破除迷信,破除迷信的思想。要不然佛法就離我們甚遠,佛法都不離心法,佛法總不離我們覺悟人生、覺悟自己的根本願望。要不然,佛法就變成了國家批判的那種現象,所謂的封建迷信。這樣,我們就把佛法滅在我們的當下了,滅在我們的因緣中了。我們要成爲佛法的成就者、守護者、傳播者、實踐者,不要做滅法者,做滅法者實在對不起自己。

  5、學佛必須有要成佛本來是佛的種子

  在這道場裏,爲我們准備了這麼多:爐子、鮮花、佛像、案子……大家騰出這麼多時間來打七,這都是不可思議的事情。無量劫以來,我們這樣的機會並不是太多。而造業、迷失,那樣的機會是很多很多的。那大家一起誦經念佛、共同熏修,這樣的機會確實是不太多的。

  這個道場剛剛開始起用、剛裝修好,佛像剛剛在這裏安穩的光耀著我們大家,所以大家真是很有福德因緣的。因此大家要珍惜這個機會、愛護這個機會。用佛陀的光明莊嚴像來喚醒自心的具足,自心的安樂,守護自身的成就。

  這樣我們就不會辜負海雲寺大衆師父對我們的期望與設置,海雲寺的出家師父也因爲這個因緣來做大家真正的福田。我們居士,也因爲這個因緣真正地引發一次學佛成佛的機會。

  學佛一定是爲了成佛,要成佛、本來是佛的種子要有,就是人人本來具足的種子要有。要是沒有這個種子,我們拜佛、禮佛,原來是迷信,原來是攀緣,很難真正一生成就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或者說很難真正遇到佛法的利益。學習佛法就是要破除卑劣的心---就是迷信的心。認爲求佛能得到好處,這樣就太小氣了。學習佛法要發無上心,要發廣大心,要發真誠心。

  另外,這個房間也比較涼,大家在打七的時候要注意保暖,身心的調整,免得寒冷給我們帶來負面作用。不知道大家對環境的適應狀態,打七的過程中還應該和出家師父、當家師父交流一下,如何適當調整。我感覺到有點涼,讓大家能夠健康,溫暖的打七,不失我們這個學佛的機會。可能需要調整一下,下午可能是安排拜願了,拜拜願還是好一些的,要不然還是有些涼。

  學佛不能傷害自己的身心世界,不要受無意義的苦。藥師佛就是立世,就是令一切有情身心健康,從煩惱中走出來,從不正見中走出來,希望我們的身心真正地具足喜悅與安樂、光明與智慧。

  在這個機會中,當家師可能就多操一點心,道場剛剛起用,比較生冷一些,人氣不太足,大家可能在兩叁天以內會感覺有點付出,或者感覺有點累。看看當家師怎麼來調整,能不能列個表,可能好一些。哪怕時間少一點也行,活動多一點也行。這樣大家就會比較省力,幾點幾分到了,看一下就知道了,不需要問,出家師父也不會太多操心,幾點來,該念誦念誦,該禮拜禮拜,該做什麼做什麼。這樣起個七就比較簡單,能不能挂個牌子?告昭一下,大家都比較省力些,龍天、山神都能護持,道場有個護持,大家就比較省力,免除身心違緣,這樣會特別合適、有意義。聖明師放焰口一定知道,鬼神、龍天、護法都是起很大作用的。我們外邊挂牌子很重要,挂個起七的牌子,要不然,護持會比較弱一些。我們自身心要調整,周邊因緣也要調整,從兩種因緣調整就能給我們帶來真正的利益。

  頭叁天打七,一般要是十分用功或者時間太久,大家可能會感覺比較累。象我們用時間不長,但因爲地方有點生,也會感覺有點累。所以頭幾天大家累了呢,也不要生煩惱,要知道這是個過程。如果累了,感覺什麼不適應,就需要調整。這個地方,主七和尚、當家師要善于轉化調整這個事情。

  “打七”,就是把我們的身心從凡夫境界,引到諸佛菩薩的境界中來,體驗生活、認知生活、認知自心,在證量?中實踐,所謂的在正知見中發無上菩提心,以無上菩提心來延續這幾天,走出自己過去的煩惱業習的心。所以“打七”目的就是以無上菩提心、以佛心爲己心,來與佛同氣,同呼吸共患難一樣地來面對這個娑婆世界,來面對自己的業習。

  七天之後我們下山了,一身的佛氣,不是慢氣,是真正的覺悟了,理解了,消除了很多煩惱與固執,這樣我們的“打七”就變得十分有意義。作爲一個所謂的智者、作爲一個藥師佛願力的守護者,走下山去,回到家裏,給家人帶來健康,給社會有情帶來健康,這樣我們的“打七”就變得十分有意義,我們就不辜負這裏的設置。

  和大家結這個緣,真是非一日之功,聖明師他們在這裏常年辛勤地付出,把這個殿堂改造的這麼完善。這裏緣起是功德堂,所以就比較陰森一些,大家要松弛自心就比較暖,要不松弛自心就有比較寒冷的感覺。第一次我來功德堂講《往生論》的時間,達到五六百人,都很冷很冷的,後面調整調整,我感覺到大家要松弛松弛,因爲長期不怎麼使用,陰氣比較重。

  我感覺到講得太多也沒有太大的意義,下面還有什麼活動就繼續做……

  

《藥師佛十二大願開示 一、珍重自己當下當念成就的聖因聖緣》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