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點眼▪P4

  ..續本文上一頁衆生安住,所以,得以清淨平等之樂。要不然我們不得樂呀,就總是有差別,哎呀,凡聖有別,男女之別,出家在家之別,善惡之別,什麼什麼,太多了!

  你敢給一切衆生以平等法益嗎?你敢嗎?沒有彌陀,誰敢啊?打死我,我都不敢!佛說心、佛、衆生叁無差別,我們嘴上也這麼說,但你永遠找不到沒有差別的地方!說自性無別,胡扯的!什麼是自性呀?你找不到自性的抉擇之處!就是說你沒有這個支撐點,你怎麼抉擇這個無差別呢?你看到事事都是差別,對不對?怎麼沒有差別啊!但在彌陀這個平等大威德一味的回施之中,令一切差別衆生一時趣入平等光明藏,得見自性抉擇,你怎麼不能平等啊?怎麼不清靜啊?所以叁種清淨心一時現前,無染清淨心、安清淨心、樂清淨,你不得不用此叁心,它平等了,你染什麼?平等了,你怎麼不安?平等了,你怎麼不樂呢!

  人不平等了,妒嫉心來了,對吧?他有啥了不起呀,他是個什麼人呀,他不就是出家了嗎?他不就是念了兩天佛嗎?對不對?他是什麼呀?他不就是南傳的嗎?對不對?他咋的?那你看分別呀、執著呀,這個人好呀、那個人壞呀,都來了!

  但你要真正在這個地方抉擇了,你會尊重一切,平等面對一切,這時候你心智廣大安樂,就是你心智先安樂下來了,你不得不安樂下來,你怎麼能不安呢?所以安心全在于此!就是平等回施了。

  哎呀,想找到不安的心,我去年找了一年也沒找到,你說我是啥都行,但我心是安的,是坦然的!不是說我要造什麼,不造什麼,但是它坦然面對這個世間,爲什麼坦然呢?在彌陀這個教言中知道一切業緣,若遇此彌陀無礙光明,鹹得回入,無一個能逃離!他逃都逃不掉,象我說那個帶著勾的光明,我走到哪兒都勾著你了,我才不怕呐,真是這樣的!他們跟我對著幹,誰對著幹,我勾誰去,我才不管呐!真是這樣子的,一點我都不怕,我說我就是惡就惡到底了。

  因爲彌陀的這個光明給你一個無礙力、無畏力、無對待的力,真是這樣子的,讓你真正地用慈悲心去利益這個世間,而不是嘴上泛泛地說說,哎呀,要慈悲,你要利人,你要這個、那個,但到事上,比誰都自私。這個地方我可不幹!我也不是擯棄生活的樂,因爲啥呢?更多的人需要這一生了生死,你知道嗎?我顧不得自己了,我喜歡慈法,也顧不得了!

  要不然我們這一生了生死太難了!你知道嗎?太難太難了。想了生死,原來是造業,我看到很多人都在造業,真是這樣子的,我不開玩笑。要不以彌陀這個無礙力的回施,令我們的善惡業消融在這個平等智光中,了然自性,人沒有善根了!你知道嗎?所以的作業基本上都是惡業,不相信我們可以登記登記!基本上都是惡業,很少有善業的東西!但你要了解了平等自性的真實,你會遠離虛僞、假設,或者說善、惡業的染著,即個人得失的染著,一時你得平等安樂住!

  哭什麼?我在大石橋講得多了,講了就哭,哭了站起來一走,一下又還給我了,法還是慈法的,大家還是大家。哎呀,說感恩佛,感恩佛,回到家了,又說怎麼不得力呢?來個喇嘛摸摸頭多好啊。把我氣的,有時沒辦法,一點辦法都沒有,也不是說摸頭不好,就是氣人。

  就是在這個地方沒有抉擇,到也沒有什麼,就是抉擇不了,一旦抉擇了,再去學萬法,守護一切法,守護一切佛法,利益世間無所畏懼,無有分別心故!你不分別了,再習法,哦,原來都是方便利人的,學多少都行呀,都是利人的,對不對?不爲自求。

  你看鬼模鬼樣的,都是在爲自己搞明堂,對不對?哪一個不是爲自己搞的?你說吧。你說:“我今發心不爲自求”,騙人的!若沒有這個清淨平等回施,令你這個差別心智一時回入平等自性中得以究竟安住!你怎麼敢不爲自求嗎?你敢嗎?你敢不爲自求嗎?你胡說!你舉心動念都是爲自求的,說什麼不爲自求。但你若抉擇了這個地方,你怎麼爲自求呢?你明知無始以來善惡業造得再多你都得不到什麼東西!最多是個輪回!你就老實了,肯定老實了。

  這時候再念文殊的“我今發心不爲自求”,你就感覺到這太坦然了,太踏實了!“我今發心不爲自求人天福報”,因爲什麼呢?善業是人天福報嘛;“聲聞緣覺”,自己利益,“乃至權乘諸位菩薩“,就是自利自他。這都不爲!幹什麼了呢?”唯依最上乘,發菩提心,願與法界衆生一時同得叁耨叁菩提”,那不是大光普照,一時回入嘛。你看這個智慧原來光明是一個光明呀!雖然阿彌陀佛放的那個無礙光明,差別中作平等回施,令一切衆生趣入平等智,就是所謂的本質心中一時解脫,跟文殊的大願有什麼差別?一點差別都沒有!

  但平時念這個,我在版納領著很多人都念過。我說,來!跟我念“我今天發心不爲自求,人天福報……”,念下來我問他們:“你爲自求,不爲自求”?“哎呀,我得爲自求,我得爲自求”。因爲什麼呢?就是沒有識得自性呀!不是佛教徒!不是嗎?所以一說不爲自求,頭都大了!都是偷偷說:“他說吧,他說吧,他做去吧,我還得爲自己打算”,對嗎?

  “我今發心,不爲自求……”;你再念念“平等回施令差別有情,一時趣入平等光明,得無礙住,入自性之抉擇”;“諸行無常、諸受是苦、諸法無我、寂靜涅槃”,你再念念這個,感覺到自己的心是一樣一樣的了,自己的感覺、自己的運用,都是一樣的了。拿這個章再印,也不怕了,以前一印,它不合模,你知道嗎?一蓋章就跑了!因爲什麼呢?不敢印自己的心!

  你們好好審視,的確要好好審視,善思維,善思維,善觀察,善運用,善抉擇,善回入,善回施一切衆生,的確是這樣子的!

  今天你看這個***哭了一場,還帶來點兒福報,我都怕我自己死了你們再也聽不到了,所以我就拚命地講一把。也不是!你終生受益,你在這個地方安樂了,你了解了、明白了,真正地究竟,那你一生得平等安樂住,盡未來際中,你再念這個“我今發心不爲自求”,你真正能踏實下來了。不怕業習犯起來了,業習犯起來,你了了分明,犯起來了,爲什麼?爲自求,你保准犯起來了,不要緊,犯起來也不可怕了!

  以前一犯業習,蒙蔽自心,馬上就暈了,對不對?就暈倒在過去的貪嗔癡的對待業習中去了,不可出離,何以故呢?沒有抉擇!所以就這一聲彌陀,哎呀,我最苦的時候,念阿彌陀佛,我再沒辦法了,念念阿彌陀佛,爲什麼了呢?沒有辦法了,自己業習沈淪,沈浸在業習之中不能自撥,就如陷入沼澤呀,何以自出呢?你不能自出。不相信我們哪一天設一個沼澤地試一試,把你扔到沼澤地,你怎麼出來?你自己怎麼都出不來,你知道嗎?

  實際于自己的業力,自己想出來,根本沒法出來!我感到這個教言應該設個沼澤地,然後把這些自力、自以爲是的人扔到裏面去,陷到脖子了,看他還叫喚不叫喚。人自以爲是得厲害呀!對不對?人總以爲自己修證了個什麼,自己能成個什麼,自己有什麼了不起,豈不知業力一來,就象沼澤地一樣,你越糾纏越陷入,越糾纏越陷入,一直沒頂!Goodbye,再見吧!不知道那一道去了,不相信你看自己的業力,都是那樣沈沒的,就是把自己當成個什麼了。

  哎呀,阿彌陀佛呀,大慈大悲呀,你得加被著我,給你們宣化這個阿彌陀佛的心髓教言,領你們入這個自性光明呀,你們可不要辜負自己!辜負自己了,可就對不起阿彌陀佛,可不是對不起我,我在你們這兒也受益了,你知道嗎?

  若這樣念佛,很好念!所以“發無上菩提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名”,因爲什麼呢?這就很簡單了。念一句阿彌陀佛,不爲自求,念一句阿彌陀佛,爲利世間,念一句阿彌陀佛,念念真實,念一句阿彌陀佛,無挂無礙,念一句阿彌陀佛,不求得失了!平時你念佛想得到個什麼,得到個什麼一心不亂、消除業障、消除煩惱、聚集福德……,去,鬼活計,都是鬼活計,全部都是鬼活計。因爲什麼呢?諸行無常呀,諸法無我呀,都是鬼活計,因爲什麼呢?沒有回入清淨平等自性安樂住,沒有抉擇!搞來搞去就是搞鬼明堂!鬼明堂搞累了,就開始埋怨佛——我這念佛、學佛,怎麼還這麼苦呀?這麼累呀?這麼煩呀?你看,鳥都笑了!(這時屋外響起了鳥兒歡愉的叫聲)哈哈哈!(師父大喝一聲)你這會兒再念佛,清晰了,不急不躁,踏踏實實,面對每一因緣,把它處理得幹幹淨淨。因爲什麼了呢?沒有啥了!

  佛恩德最難處理的就是在這一塊,所以,說自性彌陀之人呢?怕是迷失;說是單念西方彌陀,也怕是迷失呀!說西方彌陀我怎麼不見呀?苦呀,對不對?說:“哎呀,自性是彌陀”,結果煩惱重重,怎麼處理呀?所以陷入沼澤地,不能自拔,你怎麼處理呀?你自性是佛,你佛個什麼呀?就是在這個報德回施,令差別衆生、差別心智,一時趣入清淨平等一味法則,得究竟安樂住,其彰顯自性這個抉擇,得不退轉。要沒有這個地方,我們真是沒有辦法!

  誰都沒有辦法!你修吧,隨你去修。這個地方是要命、要命的地方,一定要把它思維清晰,觀察清晰,運用清晰,抉擇清楚,究竟于清晰之中,那你就會真是感到彌陀恩德浩大、不可思議了,而不是泛說了,真知彌陀了,真知彌陀不可思議,真知彌陀功德,不自害,也不害他人,但自利、利益世間,無所畏懼,無所休息,一時到生命的終結,究竟彙入光明藏,去見報德彌陀。何以故呢?你現在用的全部是報德彌陀的這個平等一味回施令差別衆生一時消融的法則,依佛願起用豈可思議?

  古來以久,大家爭論是什麼呢?就是說他方彌陀、自性彌陀二方啊,就是誤區,就是二種邊見之誤。邊見之誤令我們迷失。哎呀,一說西方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我臨終時要身心安樂,我不要迷失,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天天磕頭,不得安樂,惶惶不安不可終日,念來念去,到最後感覺到,哎呀,怎麼還不安心呀?不是嗎?你看多少人念佛就在這兒抉擇不清楚。

  ***給我提得最多的地方就是對淨土沒有信心,這個地方你要思維思維,它不是信心,它跟信心沒關系。象***經常說在這個地方用不上功,用不上力,在這個地方多觀察、觀察,即彌陀以平等光明、無礙光明、智慧光明,平等回施,令差別有情一時趣入無差別妙用真實功德,而安住于自性之中,抉擇于自性。實際就是這一塊兒,就這一個機,轉不過來就轉不過來,即碰不到這個機,就以爲是自性彌陀,以爲是他方彌陀!

  自性、他方一時消然呀,所以無量光佛刹!要不然我們總是對立個東西!所以,佛告阿難,向此西方有極樂世界,汝當禮敬此方,那阿難就去禮敬西方,阿彌陀佛就現金色身。這西方在哪兒呀?平等無礙光明回施,令衆生了曉自性無有差別,安住之時得見西方,金色阿彌陀佛一時照耀!要不然照耀不住你,你總是等著臨終、臨終,臨終佛現身以後在說,現在呢?所謂清淨法身佛,你不得見,圓滿報身佛,你不得見,究竟無礙度化衆生應化身佛,你不得見!你只見什麼呢?你想象的那個形象,不得利益,不得利益!

  這一堂法會講完了,龍天也聽完了,你們也聽完了。是不是聽完了?有疑問你們問,沒有疑問你們就走人,對吧?我落個利索,你們也落個利索,想想有沒有疑問?

  十方諸佛各現神變,攝化十方衆生,令去彼國,就是這個,就是攝化,令生彼國,令得安心,令得解脫,令得圓滿,令得抉擇自性,令得究竟成就,都是“令”字。你若讀《無量壽經》這五種版本中,都是個“令”字,他每個願中都是“令”衆生如何,“令”衆生如何。令!你猛一聽這個“令”字,不舒服,你知道嗎?我第一次看了,我說令什麼令?你不要讓我們輪回就對了,實際你一接受,真是不讓你們輪回了,但是你必須要接受,怎麼接受呢?就是照十方國無所障礙,你心智一時印契于自性抉擇。因爲我們這個差別的心呀,總是不接受,所以“令”差別有情,一時趣入無差別光明藏中,得見自性抉擇。

  這個自性抉擇是最爲重要的!但要是沒有彌陀的報德,你這個差別自性中,你這個差別相,你何以泯除呢?何以消融呢?你沒有力量。因爲我們無始以來就生活在差別對待、分別之中,就在這裏面強執自己,善惡無記,六道輪回嘛,就是這樣子的,翻來覆去。若沒有彌陀這種大威德的光明、智慧光明、不思議的光明,你怎麼能得到這種自性的認許呢?沒有機會!

  所以,令差別有情一時趣入光明藏,令衆生安住,認取自性,抉擇于自性!抉擇自性雖然究竟,如果沒有彌陀報德平等究竟回施,衆生差別心智不能消融,所以這就是恩德所在,大恩大德全在于此!我們無始以來對這個善惡無記業執著得很呀,叫什麼是什麼,就是抱得緊緊的,誰都不敢舍!因爲什麼?你舍不得,你沒地方舍,你用得起,就是輪回,用不起,就是迷茫,不就是這些事情嗎?好!思考思考,有問題了提,沒問題走人;有問題了就提,沒有問題就沒事了。

  

  

《淨土點眼》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