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法法師開示:當善思維善觀察
時間:2009年11月18日
地點:雞足山放光寺
錄音記錄:明培
校對:明燈 慈師:……于當下,皆是圓頓,無前後際.能不能圓起圓用呢?這就是利鈍根性之說了.實際念佛法門利鈍全收是啥呢?就是這一念之間,一念攝叁世,圓滿平等攝護,叁世歸于一念,圓滿一念,無所對待。這樣呢,圓起圓用之人他不會考究于過去的業力、現在的什麼,他就會真正圓滿地、如實地去稱念諸佛功德, 或者說隨自己的現緣來激活自己的身口意叁業對叁寶的守護與供養.
那要是我們一般對所謂的一真皆真和一實境界的深刻認識不夠,沒有一實之現,沒有一實修持的感知,那就要多忏悔,多觀唯心是觀.所謂的唯心觀就是:人在生活作業之中,一切對境莫不由心而現——若好若壞、若善若惡、若是若非、若強若弱,皆是心現,非有實得,非有實物,非有實境.那麼唯心觀呢能使人漸次出離……
實際《占察善惡業報經》真應該讀,以前要求放光寺的出家師父下半卷必須得會背,我要求他們必須得會背。還是以前講的多,但大家用的少。先占察占察,做一做,再學學下半卷,看一看。
一個人的時候怎麼警策自己?(注:前面有人提出這個問題)就是從習慣的懊悔中、習慣的自恣中走出來。習慣的自恣也很苦,習慣的懊惱也很苦.就是習慣一來,不好的習氣一來,就生煩惱,很麻煩;習氣一來就縱容它,也很麻煩;這樣沒有出離的機會.所以習氣來了要覺悟它、認知它,善于調整,莫生懊悔,不要在自己的習氣上去掙紮,沒有必要。要知道它,要覺悟它:此習氣無始熏染,非有自性。因熏染故,相習于當下,實無可得。以“實無可得”作爲緣起,人得解脫。
我們深信因果——沒問題啊,深信因果你把過去的因當成緣起,把現在的果報當成事實.那你又成一個新的因果輪回了,所以呢出因果得成就!並不是說我們昧于因果,當然也不能壞于因果.要是還染著于善惡是非,還沒有真正平等智成就,那你善惡作爲都有果報的.這時候咋辦呢?善觀于緣起.好比說壞的習氣來了,知此習氣本不可得,因緣而生,久習相成,知其無有自性,那你當下就覺悟它.說無所得中我何以作爲呢?若念佛、若贊佛、若禮敬于佛、若供養于佛,未來得大果報,現下得大安甯。那麼這作緣起,就不再依過去。
好比說懊悔,好比說早上起不來的問題.早上起不來就想再睡會兒,起來了說我怎麼不早點修行呢......實際這都成惡業相續了.你睡的時候是惡業,無明惡業昏睡,你起來的時候又成了個惡業了,你看我這個那個......這自責呢,它又給自己增加了心理的負重與記憶,你甚至每天更加去追溯這種東西。昏睡來了,沒有起來(起床),就觀觀無常,說:生死無常,我何以用有限的生命多用于縱欲昏睡呢?昏睡何以果報呢?若于愚癡業——畜牲道相續;若于破戒,好比說鍾聲響起,應起不起,壞寺院法,那這和破戒是一樣的——那應墮地獄道的,那應墮蟒蛇身的。你觀其果報你就不做了。過去講鍾聲一響,僧衆不起,必墮蟒身。你要墮蟒蛇身,那你說我就睡吧,那你下一世就做個蟒蛇,你就睡吧,你願意受這個果報你就睡吧,那就是受果報呗。那我深知因果了,我就警策自己了,說:何以無量善根成就的人身,聞佛法而與蟒身之業去相續呢?我做這個蟒蛇的身業幹什麼呢?那你可以鼓勵自己了。實際這都是真正自己要去細觀的,要觀察的。觀察很重要!這個觀察我們平常學的教理都有嘛。
(某出家師:在上海大家學習師父開示的《安樂集》,特別講到這個深心,知一切本不可得而常行善法,大家感觸都很深……)
慈師:是啊,就是因爲不可得,你行善而善,善于世間,善于自己,而善于解脫。因爲不可得,所以說人不輪回。行善,受于善,而不染于善,人得解脫。好比說:哎呀我做了點好事,到處就計較這個,因爲這一點好事、一點什麼,就求回報,那肯定是輪回。那麼常觀本無所得,人呢就不做計較了。別人贊你啊謗你啊、你自己好啊壞啊,你不做計較了。常于苦樂感知之中,覺知苦樂之因果,常作樂業、樂緣;樂緣無染而受樂報;樂報無染而出離叁界。要不然我們實在太苦了。生老病死苦,這八苦相煎熬,人生本來就苦。所以常觀世間之苦,應該觀的。
靜下來,坐下來了,我打妄想的時間,我就觀一觀:我這腦袋瓜子又在妄想,就這樣觀察自己:何以有限之生命做此妄想呢?不做如理思惟呢?我當作正觀!就提醒自己。或自己不行就寫那個地方,好比妄想多、煩惱多、迷失無記多的時間,就寫一個:我當如理審觀!就提醒自己。我坐這可以打妄想,沒問題,我這妄想是什麼呢?要如理審觀。好比說念念生滅,我何以追溯這些無意義之生滅之想呢?好比我們追溯一個事情,想啊想啊,過去的好與壞啊、男啊女啊,想來想去,這都是生滅不可得的,但我們用自己的生命注入其中受大傷害,何以作爲呢?就是你爲什麼這樣幹呢?你自己一定會歧視自己:我當淨觀世間,它本不可得,何以染著此惡業呢?當作善念,當作正念,當作慈悲念,當如佛思觀。那這樣,我們如聲聞思觀——觀于寂靜;如菩薩思觀——六度利世;如佛思觀——一真法界,清淨光明。
你做哪個觀都可以啊,你坐著沒問題啊,你閉上眼睛可以去如理思觀的,去思維。沒事情啊,閉上眼睛了:諸行無常,何以爲做呢?所以無常爲做,無我爲做,寂滅爲做,以此做,生命相續,所以了知法界本不可得,生命相續之中你已經取涅槃了。煩惱盡處是涅槃嘛!你不再煩惱自己了,你就得安樂,你現世雖是凡夫,受聖者之果報。我們是個凡夫人麼,但不要緊,這個不要緊的。所以聖觀現前,人得其樂。我當做此念:我此靜坐,如是靜坐,普利一切,無所挂礙。你看你還是在那坐著,但你的心念在享受著普利一切無所挂礙的正念。沒問題。雖然這沒有廣大善巧,但是它已經有我們逾越了無記、紛紛擾擾的妄想,已經開始有谛觀善巧了。那這個沒問題。
靜下來了,看看天,看看地,說:器世間雖顯現種種安穩,實是無常,成住壞空,依人心業感故,所現淨穢,實非我所系。那我們應該系什麼呢?當系于佛、系于法、系于僧,當清淨念佛。這很好做的。要不然你坐這打妄想:哎呀,昨天我吃什麼,後天幹什麼,到哪去花錢,這個那個……,你一旦開始想,想的會越來越多。過去的事,這個事,那個事,那個事,這個事,無量無邊。好比說我們想起一個事了,說:如此無常事、無我事,何以回憶呢?因爲無明緣行,行緣識,行緣識而相續,産生十二因緣,六道輪回,如此輪回無可窮盡,當正觀之。(注:【十二因緣】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這時候讓你去想那些亂七八糟的事你也不去想了。
正觀很重要的,正思維。不是難做的事,因爲這教理大家都會。
早上該起來了,累了,不想起床,哎呀,外邊很涼的,早晨起來這被窩挺好的。那你觀觀:這所謂這個“好”由何而起的?此“好”不過是貪心相續,習氣熏染,無有實質,我以此爲實,那你就會拱在被窩裏去躺,莫生懊惱,你睡到天亮,你睡到太陽升起來,別人都說你是個懶鬼,你也不要生煩惱,這可以。你說我就是個懶人,對不對?全世界都指責你,我就是個懶人。如果你真能這樣想,心裏也能如是,那也沒問題。關鍵你做到做不到?做不到的時候當要早起,做利行事、明快事、安樂事。你要是做不到,別人一說你時,你自己一想自己,你安住不了了,日上叁竿你一定睡不得的,那不能睡,那不行的。所以呢作爲一個修行人就是要知道自己罷了。那我起不來,我在養什麼呢?哦,你在養個“貪”字,養個習氣。此貪欲習氣,何以結果呢?若令其相續,結果何處?你會觀察到:豬、牛、羊、蟒蛇、熊類、種種貪睡之物。說:“我若與此同類,我心甘乎?” 你甘心嗎?你要甘心,那你就做去吧,那你睡去吧。你自己願意取其道,用其性,那你就去這樣吧,對不對?若我不願意——那你就要來改變自己的行爲,令其心身安樂。所以正行者持戒者令心安樂嘛。
這純粹就是自己在玩自己的生命遊戲,看你怎麼樣對待這個生命了。說:噢,若往生極樂國回視娑婆刹那之間,好比說我看到我自己所有的……,蓋個塔也好,扔到海裏也好,或者說有一包土埋著也好,一把灰也好,說:“此身過去世爲出輪回故,種種作業,種種勤苦,種種善巧,我當禮敬。”你從極樂世界你還會禮敬他。哎呀,要是我們作牛作馬了,作豬作羊了,在地獄裏顛倒很多生,碰到自己過去的作業了,說:“我當把他……”那你就生嗔恨心了,當作毀滅。所以墮惡道的人多是對善緣毀滅,嗔恨善業。很多人現在就是對他人生怨,對寺院生怨,對徒衆生怨,對周邊的人生怨,這樣人你不用說就墮惡道,他沒有第二個的去處,他已經生惡道了,他已經不如以前了。
好比說我們對周邊的人贊美贊歎說:諸有聖緣、諸善事,令我等覺悟菩提,身心安樂,當生感激,當生感恩,雖是逆緣顯現,亦令我覺悟,亦令我出離。所以順緣惡緣你都會贊美的。贊美,你就怎麼說都比過去強,你已經善道生了。你看:你身在此中,已經生到善道去了,已經不在這個道了,你已經在善道上了。所以說謗憎者多墮于地獄,多墮于惡道;贊成者多生天。這很自然的,對吧?
所以說我們平常念佛念佛幹啥呢?念佛!身在娑婆,贊佛威德,攝護我等,不作舍離,感恩至極。雖身在娑婆,心已深感極樂之安穩。所以贊佛功德:南無阿彌陀佛!你沒有生但已經享受到生的快樂了,對不對?我身在娑婆世界我已經體會到極樂世界的快樂了,怎麼快樂呢?回顧于此,娑婆世界此生命因爲彌陀之攝護,因爲對方之稱念,刹那間相應無疑,必生彼國。用“必生後心”來觀此…
《當善思維善觀察》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