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因明學的發展及其研究現狀——在國際因明學術研討會上的講話(張化蒙)

  因明學的發展及其研究現狀——在國際因明學術研討會上的講話

  各位專家、各位學者:

  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發起,中山大學邏輯認知研究所、燕山大學、中國邏輯學會、杭州佛學院、中國玄奘研究中心共同主辦的“國際因明學術研討會”今天在這裏隆重召開。在此,我對會議的勝利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對與會各位專家、學者表示親切的問候!

  因明學是印度“六派哲學”中尼夜耶派(即正理派)之鼻祖足目所創,在佛教中屬于“五明”之一。傳說釋迦牟尼佛就曾親講過因明,在部派佛教的典籍中也說要博通因明等世俗諸論。而到了中觀學龍樹時期,則對因明有了高度的關注,這主要與龍樹當時學術環境有關,一方面要面對聲聞學者的質疑,另一方面則要面對佛教之外的學者非難。在這樣一個充滿爲真理而激烈辯論的環境裏,因明學則顯得極爲重要。不過在這一時期的因明學,佛教學者多是持批判態度的,到了瑜伽唯識學派的世親及陳那時期,對正理派的因明學有了吸收和包容的態度,取其長而棄其短,形成了佛教因明特別是新因明的體系。印度唯識學理論高深、組織嚴密,因明學也是其一大特色,在唯識學的諸多論師中,很多都是因明學大師,不僅推進了因明學的發展,而且也完備了唯識學的理論體系。爲中印文化作出了卓越貢獻的玄奘法師,對印度因明學有著深入的研究和完整的繼承。在他翻譯的大量佛教典籍中,因明學的著作占有相當的分量,就在當時便掀起了研究的高潮,湧現了一大批因明學者和著作,並隨之傳到了日本和朝鮮,爲因明學的廣泛傳播作出了積極貢獻。

  到了近代,隨著唯識學的複興,因明學也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其研究範圍和研究方法都有了極大的突破。結合今天因明學的研究現狀,主要表現在這樣幾個方面:

  一、對因明典籍的譯介。雖然玄奘法師對因明學的主要著作進行了翻譯,但還有很多重要的典籍並沒有譯爲漢文,這爲整個因明學的研究帶來不便。爲此,學術界展開了對不同語言因明學著作轉譯爲漢文的工作,這其中包括對足目《正理經》、陳那八論、法稱因明著作、藏傳因明自著的翻譯。由此,在中國形成了一個品種繁多、門類齊全的因明典籍系列,受到了世界的矚目。與此同時,陳那、法稱以及法稱後學的因明著作也幾乎全部被翻譯成英、日、法、俄等文本,同時也將日本、印度、歐美學者的著作翻譯成了漢文。

  二、對古因明典籍的研究。這主要集中在對陳那《正理門論》、商羯羅主《因明入正理論》、窺基《因明入正理論疏》上面,之外還有日本學者等對龍樹的《方便心論》作了研究。

  叁、對因明義理的研究。這是近現代因明研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所研究範圍極其廣泛,出現了大量的通論行和專題性著作,對因明的發展史、陳那因明思想、法稱因明思想、玄奘真唯識量等等作了深入而有開拓性的研究,並取得了輝煌的成果。

  四、因明的比較邏輯研究。我國的名辯邏輯,與西方的數理邏輯、印度因明形成了叁大邏輯學體系,比較邏輯的研究也成爲近代中國因明的主要內容之一。

  縱觀整個因明學界,我國對因明學的研究可以說是取得了重大成果,也湧現出了一大批因明學者,爲世界因明的研究作出了積極貢獻。特別是今天在老一輩因明學者的帶領下,出現了一大批年輕而有實力的因明研究者,這將爲因明學的複興起到重要作用。但我們還是要看到自身的優勢和不足,不斷總結,爭取突破。我國因明可分漢傳和藏傳二系,保存的資料非常的豐富,爲我們研究因明提供了

  極大的方便,這是我們的優勢。但我國的因明研究與現代國際因明研究的先進水平相比,在某些領域內我們還存在較明顯的差距。我們現在做得最多的還是在對傳統義理分析和對典籍的梳理,如何利用現代的科學方法,融合西方數理邏輯的優點,以新的方式來诠釋古代因明,這將對因明學在現代社會的適應起到重要作用。

  我們國家在實行改革開放以來,經濟高速發展,學術研究也得到最好的機遇。國家將因明列爲搶救項目,佛教界和社會學術機構也做了許多積極工作,近年來也召開了多次全國性的因明會議,也編輯了相關的因明著作。各位專家、各位學者,你們都是因明研究領域的精英,古人說:“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所以,應本著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站在中國學術的研究前沿,引領學術的研究潮流、拓展因明學的研究範圍,爲中國因明學的全面複興作出最大貢獻。

  (張化蒙/撰稿)

✿ 继续阅读 ▪ 現量與比量之間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