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因明中的四種“相似現量”(喜饒嘉措)

  因明中的四種“相似現量”

  喜饒嘉措

  在因明中,“量”是指新起的符合客觀事物的正確認識,有現量和比量。

  所謂現量,就是不需要邏輯思維而直接體認、體驗的當下識,比如我們眼睛看見白色的雪等。在現量中,有四種相似現量,就是四種錯誤的、顛倒的認識:

  1、由所認識的事物本身引起的顛倒識。

  比如,我們極快的轉動一根燃點的香支,由于轉動的速度非常快,導致我們看起來並非是一個亮點,而是一個火輪、火圈。這個看到火圈、火輪的識就是“似現量”——顛倒識。

  2、由能認識的器官本身引起的顛倒識

  比如,我們的視覺器官——眼睛出現病患,看東西是重影,一個月亮看成是兩個月亮。這個看到兩個月亮的識,就是“似現量”——顛倒識,是有認識器官引起的。

  3、由所處環境引起的顛倒識

  比如,我們在沙漠等地,由于特殊的地理環境、大氣層落差等原因而看到海市蜃樓的景象,雖然可以很清晰得看到,但海市蜃樓並非客觀存在。這個看到海市蜃樓的識也是“似現量”——顛倒識。

  4、由等無間緣引起的顛倒識

  這個等無間緣,用現代的話來說,是指前一刹那的認識。前一刹那的認識是後一刹那的基礎,前一刹那被稱爲等無間緣。無間就是說前後刹那不間隔的意思。

  比如,當人們極度生氣的時候,會出現一個幻覺,看見大地變成紅色。這個極度生氣的識是等無間緣。由于這個原因引起的看見紅色大地的識就是“似現量”——顛倒識。

  上面說的四點就是産生錯誤顛倒的認識的四個原因。如果能正確認識到,會避免自己把錯誤的認識誤解爲正確的認識。

  上面所說出自拉蔔楞寺大格西毛爾蓋·桑木旦的因明著作《因明學入門》(寶僧 譯),我大概以現代語言略加整理,如有錯誤,是我理解的問題。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