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瑜伽菩薩戒要義 二、四十叁輕 37、患難不慰戒

  37、患難不慰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見諸有情墮在喪失財寶眷屬祿位難處。多生愁惱。懷嫌恨心不往開解。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爲懶惰懈怠所蔽不往開解。非染違犯。無違犯者。應知如前。于他事業不爲助伴。

  作爲菩薩,看到別人因破財、丟官、失去親人而苦惱不已時,不去安慰開導對方,也是有染違犯。當然,這麼做還是要根據不同的情況,不是任何人有苦惱都去開導,因爲有人自尊心很強,經受挫折也不願爲他人所知,明明不幸福,還是希望表現出幸福的樣子,去開導反而使他難堪。

  佛經中講到四種朋友:有友有如山,有友有如地,有友有如秤,有友有如花。有的朋友像山一樣可靠,能夠給你提供一切利益,給你帶來無盡受用。有的朋友就象地一樣堅實,有無盡的寶藏供給,還有博大的心胸可承載一切,任勞任怨地擔負你。有的朋友就象秤一樣,當你分量重的時候,他的頭就往下低,可你分量輕的時候,他的頭就擡得高高不再理你。有的朋友像花一樣,當你風光榮耀像鮮花盛開之時,就虛浮地捧著你,當你已經枯萎,就把你棄之一邊不聞不問。作爲菩薩,就要像山那樣可靠、像地那樣堅實,方可爲衆生之依怙。

  臺灣有位淨妙法師,專門到監獄爲罪犯講佛法,類似的工作大陸還沒有人開始做。事實上,這對社會安定非常重要,因爲罪犯最大的問題是心靈不健康,而佛法正可對症下藥。據說英國有個特殊的監獄,那裏的罪犯都非常老道,無法通過法律手段使他們招供罪行,因此就讓他們生活在教堂,每天聽教堂的鍾聲,每天祈禱,使這些罪犯承受不住良心的譴責而招認罪行。這就是宗教的力量,有些人看起來已經喪盡天良,但通過感化,還是有可能將內心潛在的道德發掘出來。

  我們要認識到佛法對安定社會、淨化人心的獨到作用,繼承佛教的優良傳統,爲建設社會主義兩個文明服務。我一向覺得自己是很愛國的,雖然有時也對時弊作些議論,但我的用心天地可鑒!因爲我是以社會大衆的利益爲前提,國家也應爲人民服務,而不僅僅是人民爲爲國家服務,彼此的關系是相互的。作爲學佛的人來說,所作所爲應從多數衆生的利益出發,而不是以狹隘的民族觀念、國家觀念,甚至黨派觀念作爲指導思想。共産主義就是要爲全人類謀求幸福,我們要幫助國家早日實現共産主義目標,因爲共産主義理想也接近于人間淨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