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後會如何
釋尊以「生死一如」之語說明生與死有密接不離的關系。
無論是誰,他的心中都盼望著明朗快樂的人生,但其人生中有無底的不安與黑暗蟠據著,這便是「死」。
所有的人,都非一死不可,若老實地凝視這事實時,我們的人生便會陷入黑暗之中,因此平生盡量地忘懷于死,便是我們的心態。
然而,即使我們能忘記死,而死卻不會忘記我們,且會突然襲擊我們。
從正面跟死接手,獲得死的解決時,也就能夠真正得到明朗快樂的人生。
首先,人死之後,將成爲什麼呢?這是一個問題。
1.死後是有是無
死後的世界是有是無,答案是在那一邊呢?
常有人說:「並沒有所謂死後的世界,死了就沒有了,死一次沒有死二次的。」果真這是他的真心話嗎?並非如此。
從遠處眺望死,而說死不可怕,這正如在動物園眺望欄中的老虎一樣,動物園的老虎不會加害于自己,因此並不用害怕。
相對著,即將真正面臨自己的死,則猶如在山中突然碰到老虎一樣,只一見,便雙腳癱軟了。
「沒有死後,因此死並不恐怖」,說這話的人,在迎接臨終時,那倔強之氣,便頓時一吹而散。
2.文人學者們臨終之相
平生否定有死後的德國哲學家叔本華(Schopenhauer)也在其受臨終之苦所折磨時,叫著「啊!上帝呀!我的上帝。」
「先生,在你的哲學中也有上帝嗎?」看護他的醫生這樣問。「親受痛苦的境遇,即使哲學上沒有上帝,也束手無策。我如病能痊愈,將從事完全不同的研究。」叔本華這樣說著而死去。
世界性的文學家歌德(Goethe)也在死前說:「啊!很黑暗,給我光明,給我光明。」
日本自然主義文學的鬥將,田山花袋氏在六十六歲死時,詩人島崎藤村問他臨終時的心情,他以微弱之聲回答著:「想到一個人孤獨而去,真感寂寞。」
夏目漱石氏因胃潰瘍,五十歲即與世長辭,其最後喃喃獨語著:「啊!真苦,現在死,真難過。」
3.火車來迎
《觀無量壽經》雲:「以惡業故,應墮惡道,命欲終時,地獄衆火,一時俱至。」
釋尊說行惡之人臨終時,必有「火車來迎」。臨終時,此心之黑暗擴大,看到黑暗的彼處有火的車顯現而來時,認爲「沒有死後的世界」那種逞強的心,便會被吹散。並且真正與「火車來迎」相遇的人,都會有淒厲驚人的慘叫聲。
那有名的法國無神論者伏爾泰(Voltaire),掙紮著臨終的痛苦,最後凝視一處說:「瞧!那邊有惡魔,要來帶我。啊!看到地獄了,好恐怖呀!誰啊!救救我吧!」這樣絕叫著死去。
又日本岐阜縣的M青年也因爲看到了其伯父害怕于「火車來迎」的臨終之相,而努力追求佛法。
平生否定死後,更且汙蔑誹謗佛法的M青年之伯父,終于患上了不治之病,其臨終時是在深夜叁時頃:「火來啦!火來啦!很熱!很熱!把我藏起來!把我藏起來!」慘叫而死。
M青年從來把「火車來迎」想成是童話故事,可是在如實地目睹可怕的火車來現之事實的面前,很清楚的知道了佛語之不虛和後生這件大事的可怕。此後他完全變了,開始認真地追求佛法。因爲人是有死後的呀!
4.地獄之苦
那麼死了之後,會成爲什麼呢?
釋尊說「一切衆生,必墮地獄」。即是開示所有的人都有「後生一大事。」
「後生一大事」是指所有的人「若不念佛往生彌陀淨土,則將來必墮地獄,承受極大苦惱」這件大事而言。印光大師說:「不生西方,必墮地獄。」
唐朝善導大師說:
一入地獄受長苦 始憶人間善知識
受了地獄之苦,才後悔在人世間時未從善知識處聽聞佛法,但爲時已晚。
然而地獄之長苦,是哪種程度之苦呢?
曾有弟子請示此事,釋尊反問著:「早上、中午、晚上各受一百支槍所刺,骨肉碎裂,那樣的苦世界,汝等以爲如何?」弟子回答:「僅僅受一支槍所刺,其苦已難想象。」此時釋尊拾起一粒小石頭置于掌上而譬喻說:「每日受叁百支槍所刺之苦,若譬喻爲如此之小石,則真正受地獄之苦,便猶如喜馬拉雅雪山之大了。」
這是怎樣也無法想象的大痛苦。
死的話,必墮地獄,火的車是其前兆。
5.自造自墮
但,即使地獄的苦,與火車來迎,都是由于自己的業力所産生之故,自古以來,即有此偈傳誦著:
雖無工匠 製造火車
自己製造 自己乘往
唯有後生這件大事的解決,才是付出人生的全部,也非完成不可的事情。
釋尊四十五年間的說法,曆代淨土高僧的一生,也都是爲了開示我們有後生這件大事而不惜勞苦。
關于後生這件大事的解決,是「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願生彌陀淨土」,今生現在被阿彌陀佛之本願所救,成爲絕對之安心與滿足,此外別無。這即是「念佛往生」。
故「念佛往生」,即是人生生存的唯一目的!
切莫輕忽 火車逼來
念佛之外 別無逃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