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釋作者
隋慧日道場沙門吉藏奉命撰
隋是朝代名,是我國南北朝之後由隋文帝楊堅滅北周和南陳而建立的統一的隋朝(581-618)。慧日道場是寺院名。“寺”有時稱爲“道場”。寺廟是出家佛教徒弘法修行辦道的場所,所以有的稱爲“道場”。慧日道場在今江蘇揚州,是楊堅之子晉王楊廣建造。當時曾搜集佛道兩教著名人物安置于此,一切費用由官府供給。而吉藏大師名高當時,故應請居此。“沙門”是出家人的通稱。梵語沙門,漢文翻爲“勤息”,意謂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癡。又名“息心”,如說:“息心達本源,故號爲沙門。”“奉命撰”者,謂奉晉王之命而著此“玄義”。嘉祥大師既是當時一宗的領袖,所以楊廣請其著此叁論綱要,以便利初學,故名“奉命撰”。“撰”就是寫作。
吉藏大師,原本安息國(今伊朗)人,祖父因避仇來居中國,于梁太清二年生于金陵(今南京)。七歲時從興皇寺法朗出家,遂從朗師學習《大品》、《華嚴》等經,《智度》、《中觀》等論。至年十九,覆述朗師所講諸義無遺。具戒後聲望轉高,學業日增,終成爲叁論宗的大成之祖。因曾住會稽嘉祥寺(在今浙江紹興),開宗演教,聲譽遠聞,所以人稱嘉祥大師。嘉祥著作宏富,析義精微,四經四論鎮常講說,叁論一宗盛極一時,門下弟子遍及于大江南北。
現代有一種說法,說叁論宗是吉藏創立的,禅宗是六祖慧能創立的,但實際上,一種學說、一個學派,都具有龐大完整的思想體系,決非一人一時就能建立起來的,禅宗從達摩到慧能曆六代才形成爲宗,禅宗的創建決非六祖慧能一人之力。天臺家從慧文慧思經智顗到灌頂才建立起天臺宗。華嚴家承地論派之緒,經法順、智俨法藏才建成爲宗。佛教各宗都是經過幾代的傳承逐漸才建立起來的。叁論宗也是如此,它是從羅什、僧肇,經攝山僧朗、僧诠、法朗到嘉祥吉藏才建立起來的,沒有前人創建的傳承和逐漸發展的基礎,一個人很難完滿地建成一個宗。所以嘉祥著作中每有“什肇山門義”和“自攝嶺興皇相承”之類的說法,就是明證。叁論宗的思想教義在興皇法朗時代已經基本形成,只是當時只重教學講說,很少有文字著作,攝山諸師的道風是:禅觀講說,不存文字。到嘉祥吉藏始注重文字、著書立說,廣設章疏,才完成一宗教義的著作。《叁論玄義》就是其中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