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天臺宗與《妙法蓮華經》

  天臺宗與《妙法蓮華經》

  鸠摩羅什通過對《大智度論》、《十住毗婆沙論》、《十二門論》、《中觀論》等龍樹著作的翻譯,將龍樹教學思想移植來我國,樹立中國大乘佛教及天臺教學之基礎。龍大士兩大思想之一的《大智度論》、《中論》是闡明般若空思想,另一途徑《法華經》之翻譯,即顯示一乘中道,冠在一切思想之上爲焦點。智者大師,即依據《大智度論》和《中觀論》的思想,強調叁谛叁觀之融會貫通理論,以建立空、假、中圓融性具的不二法門。更由鸠摩羅什對于《維摩經》等的特殊翻譯而獲得了悟,遂建立空、無相、無願叁解脫門,直心、深心、大悲心叁種菩提心,法身、般若、解脫叁德涅槃等,皆不離衆生,如若一離衆生,即本一並面目無處尋的說法,這正顯明融會萬流攝入于法華一乘的論調。《摩诃止觀》中有曰:“行于非道,通達佛道,一切衆生,即菩提相,不可複得;即涅槃相,不可複滅,……一切塵勞是如來種。”29由此可知,智者大師,深獲鸠摩羅什所譯之特殊理論,得以繼承龍樹教學的“般若性空”爲其主體論,而且輔正曆來所傳之謬誤,更能將“性空學”導入于《法華》,所謂:聲聞授記作佛的一佛乘之重要性,更爲發展天臺教學之基本思想。

  另外,天臺所建立圓教的無作弘誓,以顯發大心處“非行非坐叁昧”,或“生死即涅槃;一色一相,無非中道”等句之敘述,都是繼承鸠摩羅什思想而來。這在其他法師的譯本中是無法尋到的。此有助于智者大師容易解決學界當時的疑問。並能別開生面而融攝“叁論”、“四論”、“成實”等派系,以創立天臺宗。

  衆所周知,天臺宗以《法華經》立宗,而所依的本子,就是鸠摩羅什所譯的《妙法蓮華經》。叁大部之《妙法蓮華經玄義》、《妙法蓮華經文句》,即是智者大師對什譯《法華經》的判釋。《法華經》乃是天臺宗之立宗之本,離此便無從談起。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