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叁昧耶

  什麼是叁昧耶

  根松成林曲傑嘉才仁波且

   很多人以爲密法秘不可宣,玄而又玄,是一般人不能知道的。實際上,密法之所以稱爲“密”,是因爲必須嚴持叁昧耶(誓言)戒,才能如法修學。修學密法必須依靠具德上師的灌頂、傳法、引導,同時受持相應的戒律:外持別解脫戒,內持菩提心戒,密持金剛叁昧耶戒,這樣才能如理如法地修行。

   在佛法行持的道中,密乘是聞思修叁慧及戒定慧叁學等叁乘教法大全,荟集了所有顯密教法的精華。在修行上,密乘特別強調依止善知識的必要性,注重修學生圓次第法,其中因人、因時、因地的教授法儀很多,所傳的法與你的根基要相應。有的人認爲密法可以自修,不需要善知識的引導,這是很不如法和極其危險的做法。有鑒于此,密乘的法規對傳法和修法的人都有具體嚴格的要求,比如具備什麼條件允許傳法,具備什麼條件允許修哪些法,什麼法需具有傳承才允許看等等都有叁昧耶戒。

   什麼是叁昧耶戒

   梵語叁昧耶,漢譯爲誓言,叁昧耶戒就是誓言戒,乃立于行者的叁門身語意通攝,叁密平等任運的叁世無礙智戒。以衆生本具的清淨菩提心爲戒體,法界秘密真言的功德爲戒行,衆生即佛平等一如,圓滿無礙地任運爲戒相。叁昧耶戒就是弟子與上師之間建立的誓言,如同雙方生死結交的盟誓。比如說,你向上師請求依止,上師也願意收你爲徒,但要求你必須相應上師,每天堅持修法,不得違背。這種約定就是你的叁昧耶。如何受持叁昧耶戒?密乘傳授戒律必須設壇請師羯磨,莊嚴戒壇,如法戒儀,沐浴灌頂,傳授戒體,建立誓言。而行持叁乘戒者,應該尊師教法,虔誠求戒,禮敬叁寶,上供下舍,忏悔罪障,戒行清香,回向功德,普明叁界。

   叁昧耶戒的範疇

   密乘儀軌中,不論是皈依還是依止上師或接受傳法、接受灌頂後,都有叁昧耶的戒體。外:諸惡莫作,衆善奉行;內:培育菩提心;密:提升清淨心。從廣義上講,凡是上師針對弟子的身口意製定的修行要求都屬于叁昧耶戒的範疇。最根本的戒是對上師本尊空行的信念不退失,十四根本戒、八粗墮、五方佛清淨戒及百十萬條戒等都屬于叁昧耶戒,弟子必須依教奉行。

   何爲不如法受持叁昧耶戒

   行者接受了圓滿的教法,依法修持最爲重要。一切法中包含叁昧耶,一旦不如法修持就等于違犯戒律。有的人求法不求戒、不受持或自受叁昧耶戒,甚至否定叁昧耶戒的真實功德。比如跟隨某位上師多年,也修了多年本尊法,但沒有什麼感應和覺受,由此對上師、本尊起疑心,信心不定,輕毀乃至否定了自己所持的叁昧耶戒。

   違犯叁昧耶戒應如何忏悔

   行者通過修持殊勝儀軌能彌補小乘、大乘或金剛乘戒的破損。如修持儀軌中皈依文能修複小乘戒,發世俗、殊勝菩提心爲利生成佛能修複大乘戒,修生圓次第上師本尊及金剛薩埵四對治力法能修複金剛乘叁昧耶戒。因此,我們要感恩傳承上師,如理如法地按儀軌修持極爲重要。尤其培養對根本上師的信心,如佛一樣禮敬供養。堅定信心,用正見觀修上師身口意的正法,清淨叁昧耶根本及支分的過患,生生世世恒時相應叁密叁身上師如意寶。

   總之,上師給弟子傳法,通過弟子的虔誠心,將弟子與上師、本尊、空行之間連成一條線,並打了結,這個線結如同誓言叁昧耶。要得到上師、本尊、空行的加持攝受,必須保持叁昧耶戒清淨。一旦這個線結松了,馬上要加固。如果行者違犯誓言,叁年內仍未忏悔,所造的業就成定業,無法修複。若忏悔之後反複違犯,同樣無法修複。密乘中,正因爲師徒之間有這種叁昧耶戒連結,弟子只要持戒清淨就必定解脫,哪怕自己無修證或造了重業墮入惡趣,只要對上師有堅信,一定能得到上師的救度。有關念佛叁昧的經典中闡述了信念的真實功德。

   宗薩欽哲仁波且曾有這樣一句開示:“我們的修行應該不會讓自己忘記曾經許下的承諾。”我認爲這對修行者而言是極其重要的。我們要時刻不忘自己對上師叁寶立下的誓言,提醒自己的正念不違背承諾。只有這樣才能如理如法地修行,減少各種違緣障礙,速證無上菩提。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