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訣談
口訣之道,古已有之,載籍所傳,比比皆是,但未以口訣名。自西藏密宗教傳派“加馬降楚”典籍譯漢以還,以金剛持囑咐金剛薩埵爲口耳傳承,世遂稱爲口訣。而口訣二字,遂日益傳。于是弟子之求上師,求口訣也;上師之傳弟子,傳口訣也。而不求甚解者,人雲亦雲,寢假而真義漸晦,爰有口訣之談。
口訣之必要性
口訣雲者,以非一般的普通的教授,而是個別的、特殊的教授。以儒家爲例,其升堂弟子則爲普通教授,而入室弟子則爲特殊教授。若顯教禅宗之上堂普衆,與堂內小參,蓋有別也。如直指人心,當下便悟,不思善、不思惡……等,均特殊教授,亦均口訣也。其必要性何在?分節以述之:
□契機
誠如上述,口訣既非師長對衆多弟子普遍教授,而爲對某一弟子特殊教授,故其陳義不必過高,而其所诠亦非特殊秘密,只需對此一人有特殊利益而已。孔子當時所謂:“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又如喪欲速貧,死欲速朽,即其例也,思過半矣。而在密宗上說,則分爲弟子條件與上師條件焉。
1.弟子條件
弟子欲得口訣者,有其所必須的條件,必須完成其必須條件,才有得口訣之希望。其所謂口訣者,並非很高貴、很特殊、很秘密,而是應病與藥。故須弟子具出離心,長期依止上師,而取得精神聯系。上師德相縱或不高,然其爲叁寶叁根本橋梁,度過弟子可斷言者。故弟子又須具信心,確信上師即金剛持不疑。如此條件完成,一得口訣傳承,可以省時,容易成就。
2.上師條件
上師若有神通,應觀察弟子精確,而授以特殊口訣,不必待他恭敬承事;甚至如社會經濟環境……條件如意,而予以傳授。只須觀察弟子確爲法器,即可傳以應得之口訣。
□契時
古人雲:“時而後言。”又曰:“使民以時。”言既待時,口訣尤甚。故口訣之傳授,要有一定時期,並非一得法即求傳;若非其時,得之亦無利益。若《叁國演義》所述,孔明所給趙雲叁錦囊也,須按時啓用。此雖齊東野語,難登大雅之堂,然時流習聞,姑以爲例。正史中如劉琦與諸葛亮登樓去梯,謀自安之術。亮之言曰:“君不聞申生居內而危,重耳居外而安。”琦乃求代黃祖,不亦口訣乎!無論稗官正史,此類事例甚多。佛法中如密勒日巴之離瑪爾巴祖師也,瑪爾巴已知從此永訣,難再相見,本欲將應予口訣,盡量傳之,奈以非時,無法傳給,結果予以錦囊,使及時應用。密師屢欲啓視,均爲護法所不許。及至妹供酒食,身體起劇烈變化,及時啓閱,不特得雙運要訣,而護法神長壽五姊妹同時顯現,以爲勝伴焉。
□免障
口訣一事,若公開宣說,固爲護法所不喜,而弟子亦發生障礙;爲求免障礙,故不可公開。如《壇經》所說,五祖手敲叁下,以帳遮蓋而傳授六祖者,爲此事也。
若勉強求口訣.其發心固極危險。其最甚者,如湘中某同學向諾那上師請求即身成就口訣,以弑師爲威脅,師乃示以一口氣吸入,順氣心停,可得成就。及今某君已故,我依然無他障也。口訣原爲免障而設,今反以障求之,蓋不知口訣之真義所在也。
我得諾師親傳口訣,爲:“一念不生,一事不管,我即本尊,打起精神。”當時近侍老師兄亦曾作障。其後師召入其關房中,始單獨授之,欲免不得口訣者作我障也。
□表尊重
道家有雲:“真傳半張紙,假傳萬卷書。”又雲:“千金不換。”故爲表上師口頭傳承有異乎書本上的傳承,而比經典、教典爲更尊重。此師爲令你尊重,不告別人而告你,由是應知上師是完全爲己而授,特別不共,故應尊重。此節在儒家、道家、禅宗均有之。
口訣之形成——來源
口訣之形成或其來源,不外乎下列八端
□法性的秘密
禅宗每一公案皆是口訣,公開宣說而得益者,只當機一人。如“庭前柏樹”、“麻叁斤”……別人遇之,往往莫明其妙。推而廣之,則天龍一指之禅、石頭二番之噓、鳥窠吹毛、石鞏張弓,皆口訣也。
法性是奧妙的,隨處皆有標幟,但待某一時機及有大根器者,才發生作用。以上師之功德,于法性上起大機大用,才能宣說。且必待可與言者,才與之言。即所謂非機不說也。非如印板經書,《般若經》之十八空,《華嚴經》之十玄門,如此教授,何嘗不奧秘?然非對某人之專施也。
□緣起的秘密
諸法因緣生,故佛法重視緣起,而密宗大多口訣,多從緣而來,以其果位方便,對于世、出世間緣起,一看能知。如火供所用火種,息法從藥房,增法從富戶,懷法從娼門,誅法從屠戶等廚房竈上取來,此其例也。
若懷法火供所用紅魚,其他一切供品皆用紅色,又一切供以能具鈎形者爲佳(魚表吉祥,且表龍王眷屬,而龍女多美豔者)。故本人則用金鈎(按即粵人所謂蝦米),以其爲龍王眷屬,色紅而有鈎,能鈎致諸寶者,則一物而具叁緣起。雖非上師所傳之口訣物,謂之非口訣物得乎?西藏本無此物(金鈎)故。總之,各種緣起有各種秘密,但從“名義”、“物質”、“醫藥”、“形相”(壇前所供食子,多重其形相者也)諸端發掘之,思過半矣。如本人懷法火供用合歡皮,從名義之緣起也。或用海參,取其像杵;鮑魚,取其像蓮,則從形相緣起也。黃丹取其像紅甘露,白鹽取其像白菩提,和合用之,則從顯色緣起也。無他,緣起秘密耳。
□傳承的秘密
各祖師修行的經驗,從其果位方便傳授而來,得其傳承,即等于具彼經驗,如醫家之祖傳神丹然。
□經驗的秘密
從各人修行經驗所得之秘密而來的。
□時代的秘密
孔子,聖之時者也;世法且爾,佛法尤然。佛爲醫王,蓋爲投時利器,而救時之良藥,以矯時代一切過失者也。密法依人不依法,故能因時製宜,爲時代之救星。
□地方的秘密
以地方之各別而禀賦不同。如山西大同縣之蓮花,花瓣多層,爲世所稱美。此節爲勘輿家所熟悉,而密宗口訣亦常利用之。
□數理的秘密
拙著《禅海塔燈》所引懸記,道家之推算,《易經》之數理。陳希夷推算其後代子孫,有極刑之厄,乃預製一木箱,內減口訣。後代子孫輾轉下。其後果有此事,乃呈公署,請下堂當天開之。其時忽然堂上梁傾,縣官得救,啓視其箱中口訣,則曰:“我救汝棟梁之厄,你救我嗣孫之災。”其孫乃免。
□天文的秘密
此中與密宗觀察護法到來之時日與方位,及選擇息、增、懷、誅相合之時日,皆有口訣。昔者吾師阮心潭老先生嘗從事于斯矣,而今則不可多得也。佛法中時輪詳軌叢書中多有之,皆秘訣也。
口訣的濫觞與流弊
口訣的濫觞雖不可考,然以釋尊而論,若:“諸惡莫作,衆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及身、受、心、法四念處,均爲當時口訣。故尊重之者,現證菩提,或證羅漢。若《法句經》,更爲個別傳授之口訣,其濫觞或源于此。其流弊,試分節以述之。
□失重要性
道家對于口訣,非常重視、非常秘密,以致日久失傳,可勿具論。
密宗爲秘密傳承,特重口訣,然大部分已成爲書本記錄,其重要性已無余矣。如七日成佛之“黑關法”,本來爲最秘密者,以金泥敷紙叁張而書之,故藏稱“宿走歌聳”,以九個秘字殿其後。今則非常公開,不複秘密存在矣。其好處則以能廣流傳,其流弊則不被人重視也。
□無從傳授
一般學人不重出離,以不出離故,遂不依止上師;師弟之間,僅爲泛泛交,無從詳加觀察,更無契機傳授口訣之可言。
□變成常談
法理經傳承既久,其重要性寢假消失,變成通常。故現在一般口訣,均成老生常談。嘗見西藏著述中所引某某口訣,曰某某口訣在昔日皆不肯書諸紙者也。
結論
口訣之重要既如此,而其流弊又如彼。生當末法,既知其重要,複悉其流弊,然則將何以求口訣耶?一般求口訣者之心理:一爲取巧,擬從捷徑而圖近功;一爲機心,欲順自己的欲望以求急就,這些均是錯誤。欲求口訣者,惟有叁途:
□從自己找
近代求口訣者,莫如自己傳授自己。蓋以上師能觀宿根者希,不易遭遇。且自己發掘,其必須條件亦較簡單,固可從法本中找得,自己對治自己習氣的方便“能近取譬”,可得成效,即在老生常談中,亦得無上口訣。諺雲:“藥無分貴賤,驗者是靈丹。”就是這個道理。
□從傳記找
閱讀經論,除根本經外,莫如傳記,蓋成就者所得修行經過,實堪爲後學津粱。諺雲:“欲知上山路,先問過來人”是也。故從傳記找,可找得口訣甚多。如本人最服膺密勒祖師之“緩緩修時快快到;低處修時高處到;單人修時雙人到”叁到口訣,就是從傳記找得來的。
□從經驗找
修行人經過多年閉關修習,必可與叁根本(上師、本尊、護法)經常發生密切聯絡關系,如在定中、夢中、空中有所開示及手印,此爲自然教授與口訣,應予尊重者。其經驗既富,證悟日深。于法性秘密、緣起秘密,自于無師智中而得了達,則口訣原若衣珠,固不假外求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