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
丙申正月望本集謄訖,滿室作徽墨冰片香,經久不散。其後定中,見新書首篇有文殊佛及其聲音佛母焉。往者釋諸法軌,各有其特殊護法示現書殿,今之所現乃在篇首。意者:居殿固表護持意,居首殆表印證之意欤?論所以翼經,今古理同,而事變大異,必有人焉,處今世,察今情,而能遵古人道,代古人言,作一代之眼目,庶乎有濟;印證之旨,其在茲乎?若余反省,惟恐其有不當于理者,願諸讀者,善自抉擇焉。作者謹跋。時在北天竺五槐茅蓬閉關六載矣。
校對後記
劉銳之
銳之受托作者校對前後梓行各書,其中或有印證者,或有護持者之聖像,皆經作者事先示知。此次文集爲文殊父佛母佛印證,已詳跋中。其後通信討論裝池,作者別無所告。最近銳有意赴印就學,則謙不處師位,來詩和拙韻雲:“何日金剛持,授權許法施?空花曾顯現,水月有圓時。”于第叁句,始自注明在文集付梓前,除見文殊父母顯現外,曾于定中自成文殊,高逾原身,天花作白色飛滿關房,蓋跋中所未記。因我信心而偶泄露,用特就函補志,使讀者胥知尊重,諒亦作者所許也。又作者函告《贊頌集》、《禅海塔燈》等書付梓之日,光中曾見“其揆一也”四字,蓋前印《密宗灌頂論》.韋馱將軍示現書殿,余書可同一例矣。當時未敢遽斷,近日則確已見諸書後有將軍相雲雲。因除《知恩集》中各法別有特爲示現各護法外,余書皆依函示印入,合並補志。
丁酉夏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