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疑情參話頭
沒有踏實的工夫那有真實的成就;
沒有明確的指導,那有真實工夫之可下!………
大乘禅觀的技術面在提疑情、參話頭。在技術中,其重點是如何自己産生疑情?所以,「疑情的産生」才是提疑情與參話頭的依據。若不能自己有産生疑情的程式,那麼提疑情將再度産生平行線現象,即使參上千萬年,欲求明心見性,無有是處,但名枯木倚寒岩!
就工程面而言,則是叁玄九要的運心過程。「叁玄九要」固是臨濟的人爲劃分,亦正是後人依學的圭臬。後代大德對此多略而不詳,所以有人稱「禅不可說」,其實不然!後人以不詳其說,保持其神秘感;然後歸之于至圓至頓,此皆搪塞之詞!
頓乃漸中至熟曰頓,圓乃偏向全曰圓;尤以行布次第在熟之又熟,熟而能巧,此生巧之境,乃圓融生成之過程也! 是故,禅修之行者于行法中不可含糊其詞,自欺欺人!應知沒有踏實的工夫,那有真實的成就;沒有明確的指導,那有真實工夫之可下?是故,「叁玄九要」乃觀心法門中心路軌迹之藍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