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佛教詞典
|
佛學文庫
|
☀大藏經
|
佛图
|
♪佛曲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文庫搜索
文章
作者
書名
佛經
▶ 搜索
≡ 大師/居士/名家列表
☰ 名家作品集
「海雲繼夢法師文集·禅法」作品集:
華嚴六科 華嚴禅行法
輕輕點到,自然開竅
找到一處找到心
你還沒有真實走過
提起疑情來參話頭
向來處去
無關的就不要,有關的選起來
直接從欲界出叁界!
透過禅觀,你就會知道!
論根塵識之狀態
禅觀中的根與識
祖師禅與如來禅
玄奘大師的曆史定位
再論玄奘大師與禅宗
先把圍繞在周遭的業障給清除!
你是真的在修行嗎?
最起碼要回到最起碼的起始點
就按照「數息觀」的方法來看呼吸
你夠大嗎? 夠高深? 夠廣多嗎?
我們從生活中來成就
與人相處當中,要怎麼去圓融?
怎麼超越突破,就在「照住」的功夫
不要用心王來記憶
色身本身是活動的,腦筋也是團團轉
用這麼一句涵蓋這一切!
只看我們自己內心裏「我在嗎?」
寂而常照─由因向果,照而常寂─從果向因
不起作用,心裏永遠是那麼甯靜
講到人家聽不懂,就不算講了
受想行識是最微細的
色蘊你能夠照住,就不會被心王掌握
把它導入特定的、正確的方向
不透過修行,這些根本無法展現出來
你正在前進、在努力,而不是在計較什麼…
師父!要怎麼樣導入薩婆若海?
禅行與唯識不是沒關系,我們都在行
掌握不到啊,就差這麼一點
那麼差的環境之下,他們是怎麼用功的?
修行在修行,不是修聽,也不是修講…
心王屬于住,這個住是存在,就是第二念
參話頭時,應該全身都能沸騰起來才對
修行很簡單,一條路走到底
你的「想」會化成你的行動,你知道嗎?
修行就是讓你看得清楚你現在是怎麼想的
分別判斷就是想,是一種自然的運行
你的大腦活動全部在意根的掌握之中
意根即使沒有色聲香味觸,它自己都會動
「一念不生」就是這樣來的
毗盧遮那佛,光明遍照一切處
這已經成爲我們的本能了
即使已經成就,話頭你還是要深參!
要起作用,就需要一個媒介
這裏是腳踏實地,實踐的場所,不喊口號!
有人一坐幾十年,就是摸不清楚這一條路
本體成就的本身就是「大方廣」境界
禅堂繞叁匣,永離叁惡道
從心地上用功夫就是從本體上用功夫
生命是活的,參禅也是活的
身體的部份交給醫生,心靈的部份交給道場
我們不能只取當中的一段來代表全部
不同的叢林、道場,各有不同的道風
在修行當中,應該身體力行
一個修行者,並不是就一定要舍俗
應對舉止之間,你應該能夠運用得很貼切
人是活在當下的,不是活在過去
羅漢心又起了,菩薩心又走了
你不懂得藉此開悟,所以就只能當它是意外
原來法界中的存在就是這麼個樣子!
你不要去記太多…
我們要再進入那個境界
在擺動不停的妄境中,是無法起觀的
你不入流,那永遠就不算
成就是來自于禅堂,不是來自于禅師
那個境界,我們從來沒有經驗
修行完全是自己的事,不是向任何人交待
絕不松懈自己,這是行者的本色!
放假是作一個彈性更大的一種訓練方式
已經超越時空,到任何角落距離都一樣
因爲我們是活在覺知的領域裏
行者與凡夫的不同就在于能走出自己的天地
你必須要能夠超越心王的作用
生命的原形非大腦邏輯推理所能及
時間是沒有知覺的,它只是前進而已
要「講」讓你怎麼開悟,很簡單!
還沒有經驗,你還沒有進去
行者的功夫就在保衽上,那需要時間
這不是叁言兩語就能夠告訴人家的
內典、內學、內明,就是向內!
你都被心王操縱了,卻不知道!
大腦是不安于現狀的
心念的産生,就從你作用或不作用中來
急不得的!我們必然如此!
爲了不犯戒,那你就必須「忍辱」
這就是「正念」之所系
在「參」的時候,緊緊守住那個話頭
菩提大道沒有私相授受,端看你能否感應到「教」
我這樣對嗎?你要再一次驗證啊!
捕捉那生起的地方,不要去找知識、找答案
應當在適當的時機,給予適當的養份
寶葉扶疏、枝葉光茂的境界,將指日可待
…还有210条,点我再看后面100条…
下一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關於菩提下
聯系我們
赞助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