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內典、內學、內明,就是向內!

  內典、內學、內明,就是向內!

  聲塵來了,它只是個聲塵,聲音一波一波的進來…… 那我要看看「我們的心念,是怎麼産生的?」注意!禅和子最大的功夫,就在這個地方。

  ……………

  我們一靜下來,聲塵進來,馬上就看到:「哦!現在我在起分別了。那是哪一個胖子、哪一個傻瓜、哪一個王八在那邊亂講

  」好!心王這樣分別,然後,心的作用就會很生氣:「我要好好打坐,爲什麼這個樣子?」好,心的作用完了,「好了!待會兒一下坐時,我就去告訴他,我們在打坐,你不要在那邊亂講話,影響我們。」這樣就結束了。

  但是,當他一直講、一直講,……你還沒有下坐,人就已經跑出去了,「你給我小心,我們在打坐,你不要講話。」那作用完畢了,結束了!你又跑回來,坐下去,你會覺得好安靜,「那家夥! 終于被我訓了一頓。」這就是典型的「心王的作用」。

  這個時候,當我們發現:嗯,心王原來是這樣子啊!那個聲音,這樣子一波一波的進來,我會起這個分別心……對,有這樣的作用,但那是不對的!

  現在是聲塵入耳根,來到我們這裏,我應該要留意什麼?我要留意什麼?我這心要起作用,我是從心王的這個分別來起作用呢?或者我等一下,看看這裏面到底在作什麼?這個聲塵來了,它只是個聲塵,聲音一波一波的進來……那我要看看「我們的心念, 是怎麼産生的?」你要注意!禅和子,他最大的功夫,就在這個地方。你不要說你聽得清清楚楚,是誰跟你講什麼話、誰跟你怎麼樣,都沒有用,不是那一些,那一些都是向外追求。

  我們講內典、我們講內學、我們講內明,什麼內啊?就是向內啊!向內。我知道,用「心王」是錯的,現在,心念是怎麼産生的?我開始去注意那一點,「父母未生之前的本來面目」──也就是我們講的「念頭」,那個源頭!

  心念一動,就包括「耳根接納聲塵的時候,那個聽,聽到的聽,是心王的作用呢?還是心念的産生呢?」你就要在這個地方,很敏捷的去捕捉到它,把心就是安住在這一點。

  如果我們現在沒辦法確定,那你就把它在這個地方,保持一個相當大的敏感度,你不要作定義──「對啦!就是這樣啦! 心念的産生就是這樣啦!」然後,「我那個想的、推理的,都是心王啦!」現在的你,沒有資格可以作這種定義,這個都錯得太粗糙了。……………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