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王屬于住,這個住是存在,就是第二念
我們要講「體中玄」的運作, 技術面來講,它的深度很深,就是要先知道六根接觸六塵境界,
……………
現在,來檢討看看我們的修行過程當中,昨天有提到──這是一個縱深的問題;縱深就是深度的問題。心理的縱深,就是我們的「心的活動、心念的活動」的深度。它不是廣的,不是橫廣,是縱的,是縱深。
我們首先來講,「心念的活動」有正確的、有錯誤的,這只是很表面就可以看得到的!但是,對一般大乘行者,大乘佛學、大乘佛教的這些信徒來講,那可以說已經夠深了。因爲,他們從來不微觀;他只是講些大道理,真正在實修運作的過程當中,他用不上去。 所以,我們先把這一點指出來。
你不要看這「生住異滅」當中,心王是屬于住的部份,這個「住」是存在,就是第二念。
跟各位講,好多大乘行者聽我這麼說,他會恐慌,會驚慌失措,「怎麼這樣講?我們不是這樣認爲的。」因爲他把這個認爲是很了不起的理論:「馬鳴菩薩講的:無明生叁細,叁細轉六粗。哦!這個好了不起、好了不起的理論。」從哪裏來,他根本就不知道,心理的運作狀況都不知道;
他就只知道,「水每要提高溫度一度的時候,那個卡路裏須要增加多少
」 他會去留意這些,這只是個「理論」,事實上,整個運作的狀況,他並不知道。我們現在講的是整個運作的狀況,那你要從「實際」上,來認知它。
所以,第一個,如果你在句中玄與意中玄是照這樣過來的話,現在要講深度啊,那就容易多了,要不然,你沒有辦法破。
現在要講的這個部份,昨天已經告訴各位的:一個觀照、一個照住、一個照見。我們要講「體中玄」的運作,技術面來講,它的深度很深,就是要先知道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我們不管別的,先看「五根」,意根暫時不談。
五根「眼、耳、鼻、舌、身」,五塵「色、聲、香、味、觸」,它們是如何相遇的?相遇以後,它透過這種正確跟不正確的運作方法,你有沒有關照到清清楚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