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體成就的本身就是「大方廣」境界!
相既然出現,就有本體;所以 我們識了相、要守住體,再從這個相上去起用,要起作用!!! 然後,透過這個相的作用,從用當中,再入本體。
……………
第二個是「圓融」意。「體中玄」的體,是從句中玄、意中玄來的,它從因向果,是有一點層次感,但是,到了本體成就以後,就不談這些層次感了,它本身是一種境界,就是一種境界,這個境界叫作「大方廣」境界。大、方、廣! 是這樣來的。無論是《大方廣佛華嚴經》的大方廣,或者是《大方廣圓覺經》,或者是《大方廣大集經》,都是講「體、相、用」。爲什麼到了這個最高的境界,就要「體、相、用」並舉呢?這個大家要弄清楚:大是體、方是相、廣是用,這就是「大、方、廣」的 「體、相、用」一體性。
我們既然進入了這樣的一個境界,你要能夠「識相守體」──你看著相,要能知道體是什麼?相的顯現你感受到了,那你就應該意會到本體的存在。不是「相歸相,就這樣,又怎麼樣?」那你是標准的凡夫。
相既然出現,就有本體;所以我們識了相、要守住體,然後再從這個相上去起用,要起作用!!! 然後,透過這個相的作用,從用當中再入本體。所以──「體、相、用」叁者是交融一體、圓融自在,重重無盡、無有障礙。你要明白這個部份,不要弄不清楚啊!體是什麼?不是嘴巴講的。它很難體會,那不要緊;透過相,你應該看得到。
所以,我們說:當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的時候,六塵是相,這些「色聲香味觸法」當中,你要怎麼起作用?起作用要不要入本體?所以我們在這個地方告訴各位,當六根接觸六塵的作用,你就要心念産生,産生心念就是本體;當你不起作用時,本體就不見了,當你要起作用時,本體就到啊!是由「體」上,直接起作「用」的。
所以,另外再講「依體起用」──就是從你的心念産生,直接去起作用。爲什麼?因爲不要透過心王!!!在「生、住、異、滅」當中,心念「生」了,就趕快作用,然後消失了,不停住!所以沒有第二念!!所以我們才都活在當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