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應當在適當的時機,給予適當的養份

  應當在適當的時機,給予適當的養份!

  心的作用跟境界的産生,會激發出心念。 境界來了,心迎接上去,那個「産生」──那個「父母未生之前本來面目」,就會頓然脫落!!

  ──────────────────────

  禅修過程中,「保衽」的功夫非常重要;在某些宗派裏頭,就叫作「長養聖胎」。什麼叫聖胎?不是生個菩薩兒子叫作聖胎,就是我們要「保衽」。

  當我們心思覺察到,原來我們用心的方法是錯誤的,我們也感受到正確的用心方法,就在這個時候,有一件事情非常重要──就是「正確的用心方法」常常守不住,它會滑掉。

  就好象一個調皮的小孩子,他不肯聽話,會到處亂跑;你稍不留意,他就又跑到馬路中間去了,稍不留意,他就迷失在人群裏去了,那你要好好的看住他。那麼,好好的看住他,就叫作「保衽」。

  如果你那正確的用心方法不會再迷失掉,這樣子,我們的功夫才會熟練,熟能生巧!你不熟,就不能起作用。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功夫。

  那麼,在這個過程當中,你不能急,急不得!常有人問:「師父!要怎麼開智慧?要怎麼樣證道?要怎麼樣成就?」告訴你,沒那麼容易!

  若要說容易,也是很簡單啦,就牛奶一直灌,小孩就會一直長大了,但是,他就是需要時間!就是需要你一直灌他!可是,你又不能繃得太緊!你看看,一天給他吃兩罐、叁罐,我不如一天給他二十罐,那你幹脆用水龍頭把它接到喉嚨裏面去,就這樣一直灌進去,可以嗎?不行!那繃得太緊了。我們應該要在適當的時機,給予適當的養份才對。

  所以,我們就會一直尋尋覓覓。在尋覓什麼?你看看,爲什麼叫「尋、伺」?爲什麼不翻成「定、慧」就好了,爲什麼不翻成「止、觀」就好了?「尋、伺」──尋,就是在捕捉,境界來你要捕捉它,然後呢!伺,要等著,等著那境界來捕捉它。那麼,捕捉了以後呢?你不要再變成那個我們設定的目標,來累積那些知識和經驗。

  假如你設定目標來累積知識與經驗的話,那就在「長養心王」,而不是長養聖胎。「長養聖胎」的意思就是讓這個境界産生,然後,心的作用跟境界的産生,會激發出心念。境界來了,心迎接上去,那個「産生」──那個「父母未生之前本來面目」,就會頓然脫落!!……………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