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超越突破,就在「照住」的功夫!
當六根接觸六塵境界, 起受想行識的作用時,你有沒有分別、執著?不分別、不執著,就轉化掉了,那就是「五蘊皆空」。
……………
同樣的,眼根如此,耳、鼻、舌、身,都如此!這個是五根接觸五塵境界的一種狀況。除此以外,「意根」是比較特殊的,意根緣法塵本身的作用,很容易和第六意識混雜在一起,在這個時候,要怎麼樣去超越、怎麼樣去突破,就在「照住」的功夫上面。
所以,當心念要起的時候,你的法塵是不是觀照得很清楚?如果,法塵你沒有辦法觀照得很清楚,那本身你已經産生心念、落入心王,你自己都不知道。 所以,「照住」這個功夫本身是相當的長,縱深很長,不是自己想一想就通過了。常常, 很多人用他自己的想法弄了老半天,好象都對; 事實上已經産生嚴重的偏差。 所以,我們在處理這些的時候,一定要能夠很清楚的看到自己的心念。
當意根接觸法塵時,你是用分別的話,那就是在心王的領域。如果不用分別,那就看你作不作用;你要作用,它就産生;你要不作用,它就不産生。那麼,在這個時候,我們要能夠看得很清楚、要能夠掌握得很好。
所以,是心王的作用呢?還是根塵相接時,那個原始的作用?我們常講的「赤裸裸」,就是「根塵相接」的那種單純現象。當你有心王在起作用時就不對了,那就是第二念、那就是意識形態。所以,我們在「照住」的這個階段用功,就很重要了!
當這個地方你能夠照見,那你六根接觸六塵,就都空了!所以,才進入第叁個階段,那叫作「受想行識」的四蘊,這四蘊要怎麼樣能空?關鍵在這裏,我們要能夠看得到,我們到底是怎麼樣在處理?
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它起作用,作用在哪裏──就是受想行識。那麼,受想行識起作用時,你有沒有分別、執著?不分別、不執著,就轉化掉了,那就五蘊皆空。所以,這當中的層次,依然有它的高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