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示型與承受型禅病
因意識形態預設的目標性太強烈
所造成暗示型禅病,是以破暗示及
破意識形態的執著來對治,其病自除。………
在生命改造的過程裏,有兩項因素是導致禅病的主要原因:其一是以意識形態預設的目標性太強烈,其所造成的禅病屬于暗示型禅病,其對治法即是以破暗示及意識形態的執著,其病自除。
其二是恐懼幻境所産生的禅病。恐懼有多種,如對人性沒有信心,懷疑、不安等等此種禅病屬于承受型禅病。有些承受型禅病也兼有暗示型禅病的前提。單純的承受型禅病,以建立人性的信心爲對治的妙方。
暗示型禅病須破意識形態的執著;此種法執所生的禅病,在修行過程中,行者常會摘怪到正法的負作用上來,所以對這種禅病而言,所造之業甚重,且破執著,教放下、教布施,談何容易!?必先由意識形態的轉化,爲對治的下手處!
承受型的禅病須建立對人性的信心!此種因我執所生,對人喪失信心的禅病,是指在生命改造的過程中所生的好轉現象,其産生恐懼因而引發了對善友、對道場、對法門,乃至對自己,皆喪失信心所致。此禅病將引發行者的恐懼而至墮落,因此,如何協助此行者重建信心、免除恐懼,才是對治之道。
暗示型禅病因有意識形態爲前提,自暗示、他暗示、潛意識,皆是致病之因。而承受型禅病,主要來自行者的意志不堅定,受到境界風的影響,自行承受而掉入恐懼的陷阱中,墮入歡喜魔的陷阱中亦然;以其自承受故,曰承受型禅病。其實,凡夫之煩惱基因,亦來自于承受的習氣。若不承受,則何惱之有?何病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