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曆史現場:傳法與灌頂

  曆史現場:傳法與灌頂

  這是一項疏忽,差點忘記曆史現場的記載與中印兩國文化差異的比較:在前瑜伽行「傳承之四:求法」一文中,雖有現場的時序簡介,並未作進一步的敘述;突然飄過的念頭,我想應該趁現在記憶猶新時,詳述一下此一傳法與灌頂的過程全記錄:

  普光紀元十年十二月二十叁日清晨五點,自臺北大華嚴寺出發,撘乘華航班機,一行五人當中,有陳執中、唐尉鈞、楊美缇、劉妙姿等四位隨行人員。經過七個小時的飛行到德裏機場,又待機七小時轉赴阿彌塔巴市,再經兩小時的車程,行抵惹查西牟尼的道場,已經是深夜十一點多了。

  二十四日爲迎接活動,阿阇黎及副會長等人,很誠懇的要求我接受灌頂,直覺中,其邀請似乎不同于一般所認知的「灌頂」;雖然,之前的人員亦曾表明惹查西牟尼的邀請,況且在臺北時,阿阇黎亦已表白,但是,這天的熱烈邀請當中,此一灌頂會上,Shaktipat 一詞似乎另有其義,當時並未具體提出進一步說明,只是未置可否。

  二十五日正式與惹查西牟尼見面,在交流中,牟尼一再誠懇的力邀,並期待我受灌頂;且一再說明無著、世親,大乘佛法等皆傳授此法!此中敘說了其著作中的第一章部分,重點有二:

  其一是曆史淵源,我確立了大乘瑜伽一系列的唐宋經典皆此Maha Yogachar 大瑜伽行派的經典,尤其是晚期的密教經典,但目前尚無法有系統的學術研究。其二是對行法的強調,使我確認:「首破根本無明」主導觸功德的産生──此乃普賢乘行法中「果地覺因地心」的行法准則。

  二十六日再與惹查西牟尼交流。牟尼提議叁天的灌頂,並詳述灌頂之重要以及對行者的影響;雖然在語言的交流中困難重重,意思無法充分表達,對于思緒的完整性頗有挫折感,且無法完整提問,是一大遺憾;但是,老人的殷切與期待,卻令我如沐春風!

  油然而生疑情:老人期待什麼?應不會只爲我灌頂而已!是日下午,果然安排有一會印度傳統文化的盛宴。

  在疑情中,我明確答應牟尼的期許,接受爲期叁天的灌頂。

  我心真實感受到的不是灌頂,而是又一項曆史使命!此應是我國文化中的「傳法」師資相承的意義。老人之殷勤期盼應是此一行法的 DNA 傳承,絕非儀式上的信徒歸依灌頂而已!

  此一濡沫與期許之情,我視之爲求法之體也!昨日的供養僅是一種求法儀式而已!如是相應,法的DNA已經全然完成傳承矣!

  接下來的廿七、廿八日乃正式灌頂,但與其說灌頂,不如說是禅修階段之指導,以及禅修過程與製度之熏習。兩天的學習與訓練,牟尼非常滿意。第叁天的二十九日,牟尼就不再以灌頂之名行教學之儀式,反而又回到行法過程與瑜伽經典的指導......。

  在二十九日的講學中,惹查西牟尼正式而鄭重的告訴大衆:

  「特別准許海雲以大乘佛法的教學來弘揚大乘瑜伽行法」!

  至此,方才恍然大悟──原來此Shaktipat 一詞的灌頂意,更有傳法、接法以及弘法的使命與價值。在四、五年的交流中,所有的英語人才只作到語言的表面工夫,無法通達行者內心的悸動!

  那一幕!一心恭敬! 在牟尼足下的頂禮!!

  那一幕!在牟尼膝邊的孺慕之情!!

  那一幕!勇健的行者環繞在牟尼的光環中聆聽牟尼的師子吼!!

  那一幕!在牟尼的叮咛、期許與相應的曆史瞬間,祂是永恒的、光輝的,祂不只榮耀,更是光照千秋萬世的偉大!!

  何其榮幸!此之一會,非是繁文缛節、無有任何文采儀式,在曆史上,將有數不盡的鏡頭來描述此會之榮景!但願吾宗行人,能以精勤奮鬥來珍惜此一勝會!

  翌日參觀牟尼及衆行者的關房,並作全方位交流。

  叁十一日賦歸返臺。端此謹志。

  

✿ 继续阅读 ▪ 奇迹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