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恒河大手印 (第十七講)▪P3

  ..續本文上一頁。觀想是漸次法,觀想成功之後,還要再用功把觀成的相破掉,才能見到本性。我師父(王骧陸上師)對此有個比喻:比如身上生了一大片瘡,用藥來醫治,于是,瘡口收斂、收斂、再收斂,最後斂成一個小口,乃至斂成一個點。其他地方都平複了,只剩下這一個點,比喻觀想成功了。但這一個點也是個瘡啊!若不除去,以後還會複發的。所以進一步要把觀成的相破掉,這樣才可以一勞永逸,才算是真的證入法身。相不破,本性不能顯現。所以說觀想法要多跨一道門坎。凡是有相密部都須多跨一道門坎,最後都要把相破掉。相怎麼破?還須進一步做功夫,把這相觀大,大、大……大到無邊無際,相就沒有了。反過來,把它觀小,小、小……小到什麼都沒有。一個是放大,一個是縮小,就這樣把它破掉。相破掉後,就見到了本性,但多跨一道門坎。大手印是最直接的大乘心地法門,不要這些過程。所以,說“即觀想作意亦止”。大手印不走這條路,不跨這一道道門坎。念一起就看見,看見後不睬它,保護真心就是了。

  “(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

  括弧裏這句話是從懶融禅師的偈子裏摘出來的,以對“意修”作個注解。懶融禅師的偈子很好,大家都喜歡引用,大多引用四句:“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完整的偈子是八句:“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曲談名相勞,直說無繁重;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今說無心處,不與有心殊。”做功夫正在用心時,卻不見有念可起,就是“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拐彎抹角大談佛教名相,勞心費力;直指心源,不說余話,便沒有那麼繁瑣、那麼沈重。這就是“曲談名相勞,直說無繁重”。大道無形、真心無相,雖然無形無相,卻時時處處都在起作用;事事物物雖然都是它的妙用,覓它本身卻又了不可得。這就是“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如今我們直接指出這個“無心”,直接說它,便又和“有心”沒有什麼不同,即“今說無心處,不與有心殊”。

  “自頂至足,空如竹筒。心等虛空,超絕一切分別,離沈、掉、無記,而令等、持、惺、寂。靈明無取舍執著,住于本妙明淨體性中,即大手印定。”

  “自頂至足,空如竹筒”,就是從頭頂到腳下,空空地像一個竹筒,整個身心空無一物,沒有一樣東西。你看那竹筒,把它放到水上,就順水漂流,隨彎就折,無論高高低低、沈沈浮浮,它都不管。一個浪頭把它打下去,它馬上又浮起來了,隨緣沈浮。修行成就的人,就是這樣,“隨緣放曠任沈浮,化作春泥群芳護。”

  “心等虛空,超絕一切分別”,胸懷要像虛空一樣遼闊,不分美醜,什麼都可以容納。虛空當中什麼東西都有,高樓大廈砌起來,虛空沒說容不下。你把房子拆了,虛空也沒寬敞;你把房子擴大,虛空也不狹窄。飛機飛上去,虛空不管;烏雲密布、電閃雷鳴,虛空不曾動過聲色,它不在乎。我們的真心本來就像虛空一樣,不曾動過。現在我們認取真心,就要“心等虛空,超絕一切分別”。無論遇到什麼事情,我都無所謂。虛空能容萬物,我也能容萬物。十方世界在虛空當中,十方世界也在我心中。無所住處涅槃,什麼地方都能去,並不局限在一個地方。胸懷像虛空一樣的博大,像虛空一樣的寬廣,像虛空一樣的無住,像虛空一樣的無著。虛空中並非無物,卻毫無挂礙。“超絕一切分別”,就是把一切分別取舍的思想都超越斷絕了。分別取舍都是妄念,是妄念都要絕斷。

  “離沈、掉、無記,而令等、持、惺、寂”,離就是離開。沈,是昏沈、打瞌睡。“懶牛上路睡事多”,就像那懶牛,不上路睡事倒不來,一上路就瞌睡起來了。有的人不打坐還好,一打坐就昏沈,呼、呼地睡。掉是掉舉、妄念多。坐在那裏七上八下地打妄想。這樣做功夫絕對不行。我們要做到不昏沈、不掉舉,但也不能落入無記。無記就是連正念也沒有了,像塊木頭、石頭,這樣也不行。要了了分明,正念昭昭。我們常說觀心、觀心,要觀住它,不能落入無記,正念還是要有的。

  等即平等、持即均持,惺惺就是觀、就是慧,寂寂就是止、就是定。所謂“定慧等持”,就是寂寂和惺惺均等,沒有偏高或偏低。不是惺惺多些、寂寂少些,或者寂寂多些、惺惺少些,而是等量、均持。既是了了分明,又是寂然不動;既是寂然不動,又是了了分明。定和慧一體,定中有慧,慧中有定。只有一體,才可能等持。

  “靈明無取舍執著”,真心靈明:即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靈光寂照、了了分明,沒有取、沒有舍,更沒有執著,靈活明利,如水上擒葫蘆,左擒左轉,右擒右轉,總是擒不到它。前面將它比喻爲“空如竹筒”,竹筒和葫蘆一樣,漂在水上靈明無比,擒不到它。要沒有取舍、沒有執著,才能靈明。取、舍和執著都要徹底放下。

  “住于本妙明淨體性中,即大手印定”,在什麼地方安住啊?在“本妙明淨體性”中安住。真心本來妙用無邊,本來光明無量,本來清淨無染,這是真心的體性。在真心本體上安住,正是“無所住”。因爲真心本體沒有形相,無相怎麼住啊?“無所住”而住,“即大手印定”。現在人們常談大手印,什麼是大手印?真心本體就是大手印。諸位明確了沒有?不要再問大手印怎麼結印啊?是左手、右手?真心本體就是大手印。妙用無邊、光明無量、清淨無染,無所住而住,就是大手印定。

  “常如此修,忽于刹那間,如暗室燈燃,光明開朗。”

  剛才講的是身、口、意叁修門。“常如此修”,常常這樣修,就會突然猛著精彩。“忽于刹那間,如暗室燈燃,光明開朗”,刹那之間,就像黑暗的房間裏突然亮起了燈,心光發露,豁然開朗。這是怎麼回事?這是開悟了、桶底脫落了、打開本來了。這是打開了一大光明藏,心光朗照乾坤,十方世界都在你心中圓。不到這個地步,縱有悟處,也只能算是“心開一線”。只有一線光明,還不能算數。到了這個地步,就像大爆炸,“轟隆”一聲,虛空粉碎、大地平沈,人、我、世界,統統消隕無余。這種情況什麼時候來呢?不得而知,時節因緣到了,“啪”地一下就脫開了。沒有一定的場所,不一定在什麼地方。一定在家裏面嗎?一定在打坐的時間嗎?都不一定!有時候是在路上,有時候是在公共場所,有時候是在睡夢當中,它都可能顯現。功夫成熟了,時節因緣到了,它自然顯現,這叫做“水到渠成”。流水湧了進來,渠道自然成功。若沒有水,渠道就不算成功。你只要常常這樣做功夫,時節因緣一到,忽然之間它就來了。這個“忽然”非常重要,不是指定哪個時候。如果有一個時候,你們就有等待心了,不可“將心待悟”啊!不能等待開悟,一有等待心就壞了,它就永遠不來,永遠不得開悟了。我們修心中心法的人,要注意了:不要記座數!不要念叨我已坐了幾百座,還差多少就滿千座了。不要記啦,趕快放下,記次數是不行的,這是等待心,要不得!脫開的景象是忽然之間爆發的,作功夫成熟了,自然會爆發。不要有等待心,還是努力地修吧!一聽到我說“轟隆”一聲,你們不要認爲就像聽到打雷的聲音。不是的,只是有這麼一個意境,你覺得“轟隆”一聲,別人是聽不到的。最重要的是好好做功夫。做功夫,它自然會來;不做功夫,它就不會來。你期待它,等著它,有了這個等待心,它也不會來。

  “涅槃自性,俱生本覺之智光,全體畢現。立證無上正覺道。”

  “涅槃自性”是什麼呢?就是本來不生不滅的自性。

  “俱生本覺之智光”。俱生,與我們的生命同時生起。本覺,本來就覺,不是某個時候才開始覺。俱生本覺之智光,就是自心本具、本來就有的智慧光明。

  “全體畢現”,完完全全的、絲毫無隱的顯現出來了,也就是親自證見。現在,我講你聽,你是從耳朵聽進去的,是從耳門所入。“從門入者,不是家珍”,要自己證到這個地步,“啪”地一下,打開本來,親證一回,那才算數。

  “立證無上正覺道”,立即證到了至高無上的正覺大道——無上正等正覺。這時候你就會知道:說生死、講涅槃,什麼徹底不徹底、究竟不究竟……統統是戲論!這時候你就可以現身說法,于有緣衆生,“皆令入無余涅槃而滅度之”。

  諸位!用功吧!努力前進吧!努力用功!努力前進!

  

  

《恒河大手印 (第十七講)》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怎樣了生死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