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藥師如來十二大願之說明(林钰堂上師)

  藥師如來十二大願之說明

  

  講解及校訂:林钰堂上師

  請示及筆錄:弟子綿延

  

  藥師如來十二大願

  

  第一個大願說,希望我「來世」,就是將來啰,「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就是無上正等正覺。「阿耨多羅」是無上;「叁藐」是正等;「叁菩提」是正覺;「叁」是正喔。這個時候,當那個時候,我證到成佛的時候呢,我自己的光明呢,「熾然照曜無量無數無邊世界」,我這個佛光啊,能夠照亮無量的世界了。而且呢,我的身體是怎麼樣?成佛都是說「叁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隨好」啰,我的身體也是那個樣子了。而且呢,還要怎麼樣?不只是我自己,「令一切有情如我無異」呀!我成佛的時候,要讓所有的衆生也都同時成佛,所以他們也都具有佛的相,這樣子。佛的光明、佛的相都有。

  

  第二個大願。這一句「願我來世得菩提時」,後面都是這樣講,這個就是頭一句的縮寫啦,「願我來世得菩提時」,就是說「願我來世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時」,就是當我將來成佛的時候呢,「身如琉璃」啰,就是身體是透明的。所謂「琉璃」不是像它那個脆弱,而是說「內外明徹」啦,像琉璃一樣;「淨無瑕穢」,完全沒有瑕疵啰,沒有髒的地方。「光明廣大,功德巍巍,身善安住」,「身善安住」就是說,身體是圓滿而且是很自在的,這樣的意思。那麼「焰網莊嚴」,所謂「焰網」是說繞著他的身體啊、繞著他的頭啊,都有那個光圈哪,那些因爲光明燦爛好象火焰一樣,並不是真的有火。那麼這一個的莊嚴呢,「過于日月」,比日月還要明亮。而且不但本身是這樣呢,「幽冥衆生悉蒙開曉」,而且甚至連那個幽冥的衆生,就是到地獄、餓鬼啰,這些呢,都能夠得到我的,「開」是開導;「曉」是曉喻。就是說明啊,就是弘法弘到所有的衆生都能教導的意思了。「隨意所趣作諸事業」,隨我的心裏想要做什麼呢,我就會做種種的救渡事業,這樣子。

  

  第叁個大願。將來成佛的時候呢,「以無量無邊智能方便」,就是說以無量無邊的方便,而且這些方便是智能的方便。就是什麼?就是合于空性的。本身我也沒有執著,而且呢,是要這些方便的目的是在哪裏?是引導衆生進入空性,懂空性的道理,所以叫「智能方便」喔。那麼,因爲我有這種合于空性的方便呢,我能夠怎麼樣呢?他頭一個願說,希望——我所謂的頭一個願是說,他希望對衆生怎麼樣照顧、照顧,他一層、一層在想嘛!剛剛是先講說我本身多好了,然後甚至連這個光明是連幽冥的,都能夠開悟了。再來呢,他一開始去想說,我要怎麼樣幫助衆生了。他一個講說「令諸有情皆得無盡所受用物」,就是說讓所有的有情呢,都能夠「無盡」,就是沒有止盡的;「所受用物」,就是說他需要的東西呢,他不會有匮乏的意思,「無盡」就是沒有匮乏的意思。「莫令衆生有所乏少」,不讓他們有什麼缺乏、有什麼短少。缺乏跟短少是不一樣的,「缺乏」是完全沒有;「短少」就是有是有,不夠喔。

  

  第四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將來成佛的時候呢,「若諸有情行邪道者,悉令安住菩提道中」。頭一個是,他是走錯路了,行邪道了,那麼呢,我要讓他「安住菩提道中」,就是要把他從邪的引到正的來了,這是第一層了。那麼,如果他是「聲聞獨覺乘者」,就是小乘的了。「皆以大乘而安立之」,就是說,我就進一步要教導他說還要進修大乘,就是重心要從自修、自解脫轉移到說,爲大衆服務、幫助大衆解脫。那麼,這因爲是大乘的經典,他這樣的講法,有點好象把小乘的看成說,啊!你們就是管自己而已。但是我常常講的就是說,其實這種是不對的,小乘也是爲救一切衆生嘛!因爲他真正證到的以後,他不是弘法渡衆生嗎?一樣在做。所以不要有那種錯誤的觀念,而只是呢,他小乘他重點是教你說,你先把自己修好。而從另一邊來講,哪一個不是先自己修好,才能幫別人?不然你要怎麼搞?而且就像說,那個什麼,說菩薩發心有叁種,說,哦,你要麼是牧羊人,就是衆生在前面他們都成佛了,我才成佛;或者我是船夫喔!我把衆生渡過去的時候,我也一起到了;噢,要麼就是太子,就是說我先成就了,所以我有能力。可是不管是牧羊人、船夫還是太子,都是有特別能力的;你沒有特別能力的,你怎麼樣去搞?所以這個就是要稍微講一下喔。但是這裏的重點,也不一定就是說他是偏見了,他是重點是在說,要鼓勵他們接著要去做大乘的事情了、菩薩的事了喔。

  

  然後第五個大願。將來我成佛的時候呢,如果有這麼多的有情在「我法中修行梵行」,就是說依我教導的藥師佛的法門,來修——「梵行」就是清淨行嘛,你修佛法當然是清淨啰,而且空性它是純淨了。那麼,他說即使有那麼多無量無邊的有情來修呢,就是不管有多少來修我的法門,「一切皆令得不缺戒」,我都要讓他們能夠呢,「不缺戒」,就是說沒有哪一條戒條他是不能守的。「具叁聚戒」,就是圓滿具足,哪種戒、哪種戒、哪種戒,這樣子的。但是「叁具戒」這個有不同的說法啦,所以我們也不用去詳細去找,當然佛學辭典裏是找得到,但是有不同說法,什麼是「叁具戒」?反正就是想成說,所有的、嚴格的種種戒都是圓具了,就是說言行、心念都完全沒有缺失了。那麼,假使這些人有什麼時候毀了、犯了,「犯了」是說他做的東西不合了,這就犯戒了嘛;「毀了」是甚至他認爲說,這個是不對的,覺得哪個、哪個,诋毀啊,說這個戒不好啊、什麼。如果有這種事情發生的時候,「聞我名已」,本來犯戒你應該都要墮落嘛,但是只要聽到他的聖號呢,「還得清淨」,就是說這個過失呢,就可以彌補。「不墮惡趣」,因此不再墮落。那這不得了了,只要聽他的名字——所以你另一邊,其實另外一個意思就是說,你凡是怕說自己有什麼戒犯不清淨的,那麼你要聽他的佛號,或持他的佛號,這裏面當然就聽到了嘛!你念他的佛號,這樣的你就可以免除了,就等于教導你,怎麼樣?如果有什麼戒上的過失的話,怎麼樣補過,就是持他的名號就是了喔。

  

  然後第六大願說,將來成佛的時候呢,「若諸有情,其身下劣,諸根不具」,如果有的有情呢,身體的形狀很不好啊,這你不要想成只是,講起來好象只是人哪,可是他是說所有的有情啊。所以這個,你看有情裏面有的種種的形狀,它很低等的生物啊、什麼,有沒有?(弟子﹕就是六道嘛。)對啊!就是什麼都有可能。就是說,它有很多缺失的事有很多嘛!「諸根不具」啰,即使生爲人呢喔,有的瞎的、有的盲的、有的聾的、有的什麼,啞的。就是「醜陋頑愚」,或者形狀很難看啰,很頑固啰、很愚昧啰;「盲」是瞎了嘛;「聾」是聽不到;「喑啞」就是不能發聲啰。那麼「攣躄背偻」,「背偻」是駝背;「攣躄」好象是說手足痙攣或什麼的,這個詳細我就忘記了,查過,再去查一下吧,就用個括號把它注在這裏就好了。(攣﹕手足不能伸直之病;躄﹕兩腳不能行路)。「白癞顛狂」啊,「癞」是那個皮膚病嘛;「顛狂」是發瘋嘛;「白癞」的話,不曉得這個白是哪種毛病了。或者有一種病叫「白癞」了,身上生白皮膚,有沒有?皮膚一塊、一塊白的。有種種的病苦,他要麼本身生出來就有殘缺,或者呢,得了種種的病。那麼,聽了他的名以後,得知道他的名號以後呢,「一切皆得端正黠慧,諸根完具,無諸疾苦」,就是他希望能夠達到這樣的神通啊,他們只要聽到他的名字,本來不好的也變好了;本來沒有——很笨的也變聰明了;本來有什麼缺失的,不能聽、不能看的什麼,也都恢複了,而且連病苦什麼都沒有了。所以,這個是第六個大願。

  

  第七大願是什麼?希望我成佛的時候呢,如果這些有情呢,「衆病逼切」,就是說有很多病啊,而且很厲害了,逼迫得很厲害,「切」是很厲害的意思。「無救無歸」啰,也沒有人可以救他,也沒有地方可以休息。「歸」是歸宿啊。「無醫無藥」,也沒有醫生可以看,也找不到藥可以治;有的無醫是,雖然有醫生,醫生也不會治,那也是「無醫」嘛!或者醫生說,我沒有辦法了。也是「無醫」嘛。「無親無家」喔,也沒有人照顧他了。「貧窮多苦」,而且又窮,窮的話接著很多問題來了,就是「多苦」。「我之名號一經其耳」,只要一聽到我的名號呢,「衆病悉除」了。雖然有那麼不好的環境、那麼大的問題呢,病都沒有了,身心都安樂了。「家屬資具悉皆豐足」,「資具」就是說,維生的所有的需要的東西,都有了。並且呢,「乃至證得無上菩提」,他不止是希望你說一時這個安樂,他說,而且因爲這些問題都沒有了呢,接著還能夠完全得到證覺喔。所以他整個願裏面,就是說他一方面想到說衆生種種、種種苦,他都要幫他解決;另一邊呢,不只是解決,他要引導他一步、一步、一步,到成佛爲止喔,這樣子。

  

  第八大願。願我成佛的時候呢,他這是針對女人來講了。「爲女百惡之所逼惱」,這個大概古時候的人是說,哦,女人有什麼苦、什麼苦、什麼苦。比方說每個月有月經啊,要流血啊;生小孩會很痛啊,有沒有?然後因爲生小孩啊,喂奶啊、什麼,骨質疏松啊、什麼,有沒有?就是古時候的人,有列出百種不理想的地方。當然古時候,他可能又講說,古時候如果是男性社會的話,都是把女的壓得很低啊,有沒有?身份、地位什麼、什麼,講那些吧。那麼有的生做女的,她遇到這些啰,很難過啰,有的月經來她會頭痛啊、什麼,有沒有?她就很辛苦了。那麼「極生厭離」,她就說,唉呀!我要是不是女的多好!喔。那麼希望能夠不要再生做女的了。那麼聽了我的名字以後呢,都能夠「轉女成男,具丈夫相,乃至證得無上菩提」,就是說她這個人就能夠變成男的,有丈夫相。那麼這裏呢,這裏的解釋是這樣子啰,你一種講法是說,你可以想說,這一輩子女生完了,以後就會轉成…

《藥師如來十二大願之說明(林钰堂上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