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藥師專修法會開示(釋忠明法師)

  藥師專修法會開示

  

  釋忠明法師2008年11月8日至9日一日一夜藥師專修法會開示

  時間:11月9日下午3:00

  地點:石室禅院密壇

  

  我們首先合十念誦: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講藥師法門之前,我們先談談藥師法門的緣起問題。現在大家不是常說臺灣佛教有四大山頭嗎?說的就是現在臺灣佛教最好、最旺的四個寺院團體。四大山頭中叁個大寺廟都是以修學藥師法門爲特色的。

  

  慈濟功德會就是其中之一,它的創始人是證嚴法師。

  

  在一次法會上,與一些道友共聚一起,聊起了共業,就昨天、今天一起修學佛法的經曆,作爲一個修行人,見衆生苦,不忍衆生苦,但卻沒辦法,也無力救助,後來接觸了藥師法門,才知道它是一個最好的修學法門,是救助衆生最好的方法,所以她就開始舉辦藥師法會,爲衆生祈福。因精進辦道修行,很快就蒙藥師佛的加被,聲名也不斷地向四周輻射,影響迅速擴大開來。在因緣具足的條件下,慈濟功德會就成立了,並在短短的幾十年裏,慈濟功德會的慈善、修學機構遍地開花,桃李滿天下,遍布于世界各個角落,因此,證嚴法師非常感恩藥師佛,稱贊藥師佛的慈悲願力,廣大無邊。

  

  另外,中臺山,也是修藥師法門的,它現在是世界上最現代化、最好的寺廟之一。它的寺廟造型像一個塔,就是藥師佛手裏拿的那個塔,高36層,有幾十部電梯,整個寺廟像飛機、火箭一樣,氣勢輝煌,我們廈門也只有建行大廈可以跟它媲美。它中間是一個藥師塔,進入寺廟,在所有的牆壁上,都可以看到數萬尊貼金的藥師佛像,與我們密壇的藥師佛像差不多,但我們密壇的藥師佛像是用琉璃做的,天藍色,也是目前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我們的藥師佛像有如千百億化身,大家可以去觀察一下,無論你站在那個角落,那個視角,藥師佛的慈悲目光,都永遠地在注視著、護持著來這裏的修法者,以此堅定他們的信心,鞏固他們的信念。

  

  再一個就是佛光山,星雲大師開辟的道場,那裏也是做藥師法會的,他們修藥師法是爲過去及現在幫助、護持佛光山重建的弟子消災。

  

  這叁大寺廟因爲推崇和修持藥師法門,在臺灣異常興盛,數十年間就成了世界性的大道場,可見藥師法門的殊勝非同一般。

  

  其實藥師法門,在我國古代唐朝,曾經就盛極一時。我們知道唐朝是我國封建時代的顛峰—最興旺、最繁榮。那時候,在各大寺院隨處可以看到修學藥師法門的信衆,就連流通的藥師經都有好幾個不同的翻譯版本。當時的藥師法門,不僅在國內鼎盛,而且還遠播到朝鮮、日本,及南洋各地。現在日本佛教興盛的唐密、東密,就是在那個時候傳過去的,所以在海外,在很多國家,大家都能看到唐人街,外國人叫我們華人爲唐人,那就是唐文化的深遠影響的一個表現,可惜後來隨著唐朝國力的衰落,曆史的變遷,藥師法門也隨之末落了,漸漸地在佛門中失傳,大家只知道有禅宗,淨土宗,彌勒法門等,而不知道消災要念藥師佛。

  

  直到五百多年後的清朝,康熙年間,玉琳國師在閱大藏經時,無意中才發現了這個藥師經,不由心生感歎,如此好的法門爲何沒有人修持!于是,他就發願,一定要好好修持這個法門,並把它弘傳開來,讓它發揚光大。

  

  因真情所感、興趣所至,他還特地寫了一句詩:「人間也有揚州鶴,但泛如來功德舟。」其中「功德舟」就是指藥師經。這句詩的意境是什麼呢?有這樣一則故事,可說是很好地表達了它的意思。

  

  這個故事是這樣的:有四個朋友湊在一起聊天,不經意間就談到了個人的愛好及興趣問題,其中一個人說:「腰纏十萬貫是他的理想」。我們說這個人很愛財,在他的眼中有錢就擁有一切。這樣的人現在很多,口袋裏有十萬塊錢,就算幸福了,知足了。

  

  另一個人說:「能去揚州,生活在那裏,錢多少無所謂,有吃有喝的就行,這就是他的心願。」大家都知道,過去的揚州可是最繁華、最富足的地方,相當于現在的上海、香港,李白都曾寫有「煙花叁月下揚州」的詩篇。那時候的揚州,絲竹之音,歌舞唱妓,青樓酒巷隨處可見,用現在的話講,揚州是一個娛樂業非常發達的都市,由此可見這個人貪圖玩樂,但是,我們來這裏修學藥師法門,授受八關齋戒,就不能再去搞這些娛樂了,也不能塗脂抹粉,鼓樂歌唱了。我們修行人要過午不食,斷絕這些人間欲樂,何況真正修行的人是與娛樂無緣的。

  

  第叁個人說:「希望做個仙人,能騎鶴雲遊四方,不求錢財,也不要名利,只求自在,如閑雲野鶴般,悠哉悠哉地生活,一碗飯一碗菜足亦!這種生活確實令人神往,因爲我們說的仙人,「仙」即是人字旁邊一座山,即山中之人爲仙也!現在我們很多人不是在過著這種生活嗎!他們于山中搭個茅屋,拓塊地,種點菜,蓄個水池,養幾尾魚,常與白雲爲伴侶,青山爲依托,過著山中無甲子,逍遙自在的生活,但是,這種生活不爲我們佛教所提倡,也不符合佛教出世和入世的精神。因爲佛教講究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不僅要使自己生活自在,而且還要幫助衆生生活自在,正所謂:「衆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

  

  輪到最後一個人,說的就更絕了,他不僅要腰纏十萬貫,還要騎鶴下揚州,可見這個人不但要錢財、名利,還要吃喝玩樂,樣樣都少不了。其實我們現在的人也是這樣啊!想什麼都得到,這個可能嗎?

  

  玉琳國師說:「只要我們好好修學藥師法門,第四種人的願望都能實現,而且還能得大自在,大解脫,最後想往生東方還是西方,隨其所定。」這就是藥師法門的不可思議,藥師經雲:「若有淨信善男子善女子等,七日七夜受持八分齋戒,食清淨食,澡浴香潔,著清淨衣,生無垢濁心,無怒害心,于一切有情,起利益安樂慈悲喜舍平等之心,鼓樂歌贊,右繞佛像,複應念彼如來本願功德,讀誦此經,思惟其義,演說開示,隨所樂求,一切皆遂,求長壽得長壽,求富饒得富饒,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

  

  不知大家有沒有看過《再世情緣》這部電視劇,或有關這個故事的VCD盤片,及有關玉琳國師的書籍,這部電視劇就是根據星雲大師寫的《玉琳國師》這本書改編的,是星雲大師的著作,佛光山也參與了這部電視劇的拍攝工作,裏面的主人公就是玉琳國師,是他發現、修學,並讓藥師法門流傳開來的,玉琳國師的前世,生在唐朝,那時他相貌長得奇醜,不僅駝背,而且頭部被大火燒傷,留下大面積的傷疤,讓人看了怪嚇人的,可是,他心地卻出奇的善良、慈悲,能忍天下不能忍之事,後來他看破無常,斬斷情緣,披剃沙門,一心修持藥師法門,五百多年後,他乘願再來,卻是以一位俊秀脫塵的國師身份度化衆生。

  

  由此可以印證,藥師佛發的十二大願,確實是真實不虛,其中第六大願說的就是:「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其身下劣,諸根不具,醜陋頑愚、盲聾喑啞,攣躄背偻,白癞癫狂,種種病苦,聞我名已,一切皆得端正黠慧,諸根完具,無諸疾苦。」

  

  顯然玉琳國師因前世修與藥師法門結了緣,種了因,才有他後來無意間發現藥師法門的果,因果循環,真實不虛。我們思索、回味一下,玉琳國師于唐朝修學藥師法門,至清朝乘願再來,並發現藥師經,這個時間跨度,同藥師法門的失傳曆史,算一算都是五百多年,吻合得如此不可思議。

  

  我們不禁想:爲何這麼長的曆史,藥師法門卻一直深鎖在各大寺院的藏經樓裏,沈默在大藏經中,不爲人知呢,這期間出了多少高僧大德,風雲人物,爲何沒有人注意這部藥師經呢?可見法不孤起,仗緣乃生。現在我們能方便輕松地修學藥師法門,真要好好地感謝玉琳國師,感恩他對衆生的慈悲,感恩他這段曠古絕今的再世情緣!

  

  現在我們對藥師法門的緣起大致有了個了解,接下來就要談修學的問題了,大家來這裏,常念一句「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佛號,這句佛號是什麼意思?它是藥師佛十二大願凝結成的心密,藥師經雲:「但念藥師琉璃光如來一佛名號,便獲爾所功德勝利。」

  

  這裏的功德勝利指的就是諸佛甚深行處,即是十方一切諸佛的功德。可惜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句名號,而且還很難記住它,但是當你跟他說「消災延壽藥師佛」時,他說知道、知道!也很快就記住了。

  

  其實「消災延壽藥師佛」是藥師佛的外號,是別稱,就像我們人一樣,有法定的姓名,也有別名,大家可能因爲叫別名叫習慣了,反而忘了真名。「消災延壽藥師佛」這個外號,釋迦牟尼佛沒說過,沒想到在一改,反而更流行了,更契合現世衆生消災延壽的需要,就像《水浒傳》裏的「及時雨」——宋江,「及時雨」就是宋江的外號,意味著他像雨一樣,隨時准備爲人做好事,給人解決急難。

  

  我們昨天不是也下雨了嗎!雨就像甘露一樣給我們帶來清涼,帶來清淨。上次我們十一修法,天氣熱得不得了,四臺空調都激活了。那時廈門已經整整一個月沒下雨了,奇怪的事,在我們修法結束的第二天,大雨就傾盆而下,整整下了一天,給久旱中的花草樹木,帶來了福音,就連我們澆花草的工人,修法期間都在祈求藥師佛加持,下一場大雨,好緩解一下他們的勞累,因爲在大熱天澆水,實在是太辛苦了。

  

  這也從另一個方面,表明我們修法是真心的,是虔誠的,修得很得力,感動了龍天護法,諸佛菩薩,才得以普降甘霖,衆生蒙益。現在大家已經知道了藥師佛的真正名號,就不要再稱他的別名了。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