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河大手印 (第一講)
元音老人 著
恭敬法寶·開智慧眼
居心誠敬·入道要門
序
恒河大手印是佛教密宗中的一種高層次修法,不修而修,修即無修,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于一念不生而了了分明,雖了了分明而一念不生處,討個消息,然後悟煩惱即是菩提,妄念即是妙用,空有不二,體用一如,一切法皆是佛法。
元音老人(李鍾鼎老先生)以九十四歲的高齡,講經說法,著書立說,不遺余力。此書是繼《佛法修證心要》的又一部巨著,反覆叮咛,和盤托出,生動活潑,觸類旁通,確是度生的寶筏,成佛的要訣。希望讀此書的志士仁人,開智慧眼,入無相門,大機大用,悲願無盡,庶不辜負老人的一番苦心!
一九九九年一月後學徐恒志拜序
第一講 安心法要
◎序言
這裏給大家講一講大手印。大手印是密宗最高層的法。密宗分九乘次第,這屬于最高一乘,藏語爲阿底約嘎,就是心中心圓滿相應法。我們大家修心中心法已經很長時間了,都應該有些成績。有的人已經打開本來,見到本性;有的人呢,可能在座上本性現前時,沒有覺察而滑過去了。所以今天和大家講一講佛性是怎麼回事,怎麼樣才能見到它,見到之後又怎麼樣來進一步提高向上,啓發妙用而圓成佛果,以提醒、敦促大家共同進步。
注:密宗判定佛法共分九乘次第——外叁乘、內叁乘、密叁乘。現把這九乘的內容稍微講講:外叁乘是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是指阿羅漢、辟支佛、菩薩所行之四谛、十二因緣、六度萬行等法,泛指顯教。內叁乘是指作部、行部、瑜伽部叁部修法。作部又稱事業部,有增、息、懷、誅等等法門。這都是隨順衆生的願望而起用的法,也是“先以欲鈎牽,後令入佛智”的方便接引法,並不究竟。行部的修法,目的是了生死、出苦海,才算進入了實修。從觀想入手,修氣、脈、明點,如頗哇法等等。瑜伽意即“相應”,瑜伽部的修法,事與理相應,言與行相應,上與諸佛相應,下與衆生相應。從這裏開出叁個層次,就是密叁乘。密叁乘是嘛哈(摩诃)瑜伽、阿努瑜伽、阿底瑜伽。嘛哈瑜伽,意即大圓滿相應,將觀成的氣脈等有相的東西化空,以與無相的法身相應。阿努瑜伽,意即無上圓滿相應,以界智爲趣入門,進一步把種種顯現都化爲一實相。阿底瑜伽,意即無比圓滿相應,進而合叁乘爲一大密咒乘。
恒河大手印和禅宗一模一樣,它也不講用什麼法修,而是講無修無得無證,直指人心成佛。但無修無得無證這是真如本性的自然智,我們要證到這種境地,才談得上無修無得無證,而不是空口說白話的。如果僅懂得一些義理,而沒有做到心境一如,順逆無拘,縱橫自在,就說無修無得無證,那就完全失去意義了!所以,我們要把恒河大手印和大家講一講。
所謂大手印者,並不是有個手印用來修持,不像我們修心中心法時,有六個手印一個咒,須結印持咒修。這個法是直指法門,直接告訴我們,真心是怎麼一回事,怎樣來開發智慧,怎樣來啓發妙用。所以這個法是直截了當的直指法門,修心中心法的人聽了很有用,因心中心法也是不用通過有相而直證心地的。大手印有很多種,恒河大手印是其中最上之大手印法門,它不要什麼觀想、氣脈、明點、本尊等等的法,也毋須持什麼咒,它直下指示我們見性成佛,所以是最高一層的法。
所謂大手印者,就是一真法界。什麼是一真法界呢?一真法界就是我們的本性真如妙體,也就是成佛的根本。爲什麼叫大手印呢?因爲我們的佛性是大而無外,小而無內的,所謂“大相無形,大音希聲”,最大的相是無相之相,無相可見的是最大的相。我們的本性是非空非有,非青非黃,非大非小,一切皆非。所以把它說似一物皆不中,沒有什麼東西可以比仿,因爲它是無形無相無可比擬的,它是大的不得了,盡虛空,遍法界,無物不包,無法不具。手就是心,心就是手,俗語說得心應手,就是這個道理。假如不是心,手也不會動。印就是我們和佛心心相印,佛心就是我心,我心就是佛心;故經雲:心、佛、衆生叁無差別;又雲:千佛萬佛共一體,即此意也。故大手印,就是我們的大心,就是我們的本性。一切東西由它生起,由它顯現,由它變化,這叫大手印。恒河大手印就是這麼好,這麼高,因而下面我們要把這寶法和大家公開地講一講。
◎正文
“應知傳承諸上師與我心無別”。
我們佛子應該知道,我們的心——佛性和曆代的祖師都是無二無別的。這裏拿曆代祖師來代替諸佛,因爲佛已經涅槃了,佛法現在都是由祖師傳授,以祖師代表佛,佛和祖師就合爲一體了。我們的心既與傳承諸上師無別,就等于與佛無別。講到這裏有人不免要起疑惑,我們是凡夫,佛是神聖,凡聖不一,怎麼會是無別呢?他就不知道,性體是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無論凡聖都一祥。佛之所以神通廣大,妙用無邊,而我們不能者,是佛的性體上的汙穢積垢都洗清爽了的緣故。我們因爲粘著事物假像顛倒妄想,玷汙了本性,就像太陽被烏雲遮蓋了一樣,陽光顯不出來,所以不能顯發神用;但不管烏雲多麼厚,怎麼遮蓋,太陽還是在,陽光未曾少一分,烏雲散開後,太陽就光芒萬丈地現出來了。就是說我們的心盡管汙穢(著相的緣故),但是我們只要把汙穢、積垢洗清爽了,就和佛一樣光明。所謂在聖不增,在凡不減,並不因我們是凡夫就失卻了光明的性體;不過因爲我們執著顛倒妄想的緣故,習染深重,遮蓋住本性,光明不能顯現罷了,本體還是一樣。
爲什麼說這句話呢?這句話非常重要,因爲我們現在要成佛,要了生死出輪回,救度衆生。就先要知道怎麼修法,而修法時,第一要見地正。所謂見地就是因地,就是下手時,先要知道用什麼來修,如何修?方能迅速圓成,否則就多走彎路,所以先要知道我們的本性原和諸佛一樣,沒有區別,用它來修證,就和燒飯需用米一樣,絕無有不成。明白了這一點,對我們能修成佛就不疑惑了,這樣修持才收功迅速。不然佛是最高至上,無可企攀的,我們都是凡夫,怎麼能成佛呢?怎麼能修成就呢?一有懷疑就趑趄不前,不能成就了。因爲信心是成功之母,要成就任何事情,第一要信心充足,沒有信心,做任何事都不能成就。比如修淨土宗的人,第一要深信不疑,西方確有淨土,我只發願念佛,臨命終時,必得阿彌陀佛接引生西。然後精勤念佛,臨終方能成就。如信的不深,將信將疑的,哎呀,我障重呀,能生西方嗎?恐怕不能生吧?!那就不行了,因爲他懷疑不定,做起來就無力,不能一往直前地努力奮進,就不能成功了。所以信心是第一,任何事情都是這祥,世間事情也是這樣,我相信這事能成功,就肯努力去做,雖然遭到失敗,也不怕,再接再勵地去幹,結果一定能成就。否則,一遇挫折,就心灰意懶,勢必一事無成。
開頭一句話就是叫我們信得及,我們的性和佛沒有區別。因爲傳承諸上師是代表佛的,和佛一樣,我們的性就是和上師的性一樣,那就和佛性沒有兩樣了。修道見地第一要緊,見地錯了,結果必定是迂回曲折,走彎路。我們果能信得及我們的性和佛都是一樣,沒有區別,只要我們去修,知道在本體上熏修,把顛倒妄想轉化,恢複本來面目;而不在色體上修,不向外求,那麼我們就一定能成佛。信得及,這時候就不向外求;不然向外馳求,今天到這裏求佛,明天到那裏求佛,或在色體上著力,求來求去,結果求了一場空;因爲你不知道本性是佛,不向內求,轉向外取,故白費精力。修行要成就,應向自己本心去求。把我們自己的主人翁喊醒,別迷了,別做夢了,世間的色相都是假的,都是空華水月不可得,不要迷在你的妻子兒女財寶地位上,那都是昙花一現不可得的。所以《法華經》說“惟此一事實,余二即非真。”唯一真實的就是我們的一真法界——真正的本性。什麼是法界?法界就是法性,亦曰實相。法是諸法,界是分界,總赅萬有,大分爲十,就是四聖六凡。四聖就是佛、菩薩、緣覺、羅漢,六凡就是六道衆生——人、天、修羅、地獄、餓鬼、畜生,都是這個性所顯化。所以,非但我們人和諸佛的性一樣,就是六道衆生也和諸佛的真心沒有區別,可惜迷于聲色,業障深重而不自知。因此,佛憐愍我們,出世喚醒我們,不要再執著做夢了,你們都和我佛一樣,趕快醒悟,出生死輪回之苦吧。佛在臘月初八夜睹明星悟道的時候說:“奇哉!一切衆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顛倒執著,不能證得。”可見我等衆生並不因生死輪回而喪失了佛性,只要我們醒悟,不迷于聲色,即能回複本來面目。恒河大手印高深得很,一開始就提醒我們:一切傳承上師的心和我們的心都是一樣的,沒有分別,不要以爲他們高不可攀。我們和諸佛心是一模一樣,無有二致。把這肯定了,不懷疑我們就是佛,只因爲我們迷而不覺,著相顛倒,才落輪回。現在我們醒了,不爲相所迷,不再取著,那麼我們就恢複本來了,這是成佛第一要,所以,開頭就講這句要緊的話,下面就解釋這句話,怎麼樣和諸佛心無別,怎樣恢複我們本來,怎麼樣啓發妙用,這句話是個總綱,非常重要。
“見、定、行一切行持皆攝于心。”
見、定、行叁要素是大手印的叁個秘訣,也是一切法門修持法要。爲什麼這樣說呢?因爲修行第一要知見正。以上告訴我們,我們的心和諸佛心沒有分別,就叫知見正或見地正。見地正就因地正,因地正果地方能正。否則必走歧路,誤認迷途,不能證正果。故雲:“因地不正,果遭迂曲。”修行人因地不正,必定要走彎路而終歸失敗的,所以,這個見非常重要。我們凡夫都有身見,執著這個色身是我,執著得要死,身體要保養得好,吃得好,穿得好,樣樣好,都是爲了這個軀殼。你看芸芸衆生哪個不是爲了這個軀殼忙?一天到晚都是爲了軀殼的享受忙,這個世界的大小事都是爲了軀殼忙,他們總想養尊處優地保養這個軀殼。因爲要享受,不怕…
《恒河大手印 (第一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