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師法的法師,他不但會得到藥師佛的加被護持,十方叁世所有佛都會護佑他,使他一切願望滿足,並最終獲無上菩提。所以釋迦佛告訴大家說:「如是便蒙諸佛護念,所求願滿,乃至菩提。」
「如是」是對上面的總結,即誦持名號、供養佛像、書寫佛經、供養法師等。「護念」即保護、憶念。法華義疏說:「令外惡不侵爲護,內善得生爲念」。得佛的護念,可使一切善法增長,遠離一切惡事,消一切災,增長壽命。善導法師說:「現生爲佛護念,得長壽之強力因緣」。
綜上所述,這段經文中,釋迦對文殊菩薩說,如果對佛法有清淨信心的男子和女人,有緣聽到了藥師琉璃光如來、應、正等覺等所有名號,聽了以後應恭敬地誦持。早上起來先應刷牙、漱口、沐浴,使身心清爽潔淨。同時應以各種芳香美麗的鮮花,燃燒名貴香,塗擦用的高級香膏等供具,表演各種歌舞,演奏各種樂器,來供養藥師佛的像。另外,對這部藥師如來本願功德經,應自己書寫,或教別人書寫,並一心一意按藥師經要求修行,深刻領悟藥師經的含義。對于弘揚藥師法門的法師,應當誠心供養。凡是他們賴于生存的物資,生活必需的器具,全部都應施舍給他們,不要使他們有任何匮乏和短少。如果做到了上面所說的這一切,這樣的善男子、善女人就能得到十方諸佛的保護和懷念,他們所有的願望都會得到滿足,最後能獲得覺悟,證得菩提。
2、文殊菩薩的指導
爲了幫助人們修習好藥師法,獲得藥師佛的救助,文殊菩薩對修法的具體方式及利益作了進一步闡述和說明。經雲:
爾時、曼殊室利童子白佛言:「世尊!我當誓于像法轉時,以種種方便,令諸淨信善男子、善女人等,得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乃至睡中亦以佛名覺悟其耳。世尊!若于此經受持讀誦。或複爲他演說開示;若自書、若教人書;恭敬尊重,以種種華香、塗香、末香、燒香、花鬘、璎珞、幡蓋、伎樂,而爲供養;以五色彩,作囊盛之;掃灑淨處,敷設高座,而用安處。爾時、四大天王與其眷屬,及余無量百千天衆,皆詣其所,供養守護。世尊!若此經寶流行之處,有能受持,以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及聞名號,當知是處無複橫死;亦複不爲諸惡鬼神奪其精氣,設已奪者,還得如故,身心安樂。」
要得到藥師佛護佑,首先應聽聞藥師佛的名號,知道這位偉大的佛的存在。所以法會上文殊菩薩發下誓願說:「世尊,我當誓于像法轉時,以種種方便,令諸淨信善男子、善女人等,得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乃至睡中亦以佛名覺悟其耳。」
聽聞藥師佛名號,是接受藥師法的第一步,也是佛菩薩接引衆生的第一步。聽聞藥師佛名號必須通過耳根,領悟于心,銘記心中,念念不忘,所以經文說「覺悟其耳」。
爲使像法轉時的衆生聽聞到藥師佛的名號,文殊菩薩將采用各種方便的辦法,甚至通過讓衆生以做夢的方式,接受藥師佛的教誡。夢中見佛,夢中聽聞佛的名號的事,現實生活中並不少見,這正是佛菩薩福德威力的顯現。文殊菩薩既能使睡夢中的人聽到藥師佛的名號,當然更能使清醒的人聽聞佛號了。今天,人們有緣聽到藥師佛名號,讀到藥師經,就有可能是文殊菩薩方便教化的結果。既是方便,就極其善巧,有時會無影無形,人們會因種種意想不到的原因,聽到藥師佛的名號,受到藥師佛的護佑。
佛所說法,記錄爲經,要使藥師法深入人心,流傳將來,必須受持藥師經,保存和傳播藥師經。所以法會上,文殊菩薩再次號召大家,受持讀誦、宣傳抄寫、恭敬供養藥師經,文殊菩薩說:「世尊!若于此經受持讀誦。或複爲他演說開示;若自書、若教人書;恭敬尊重,以種種華香、塗香、末香、燒香、花鬘、璎珞、幡蓋、伎樂,而爲供養。」
有緣接觸藥師經的人,都應經常誦讀,理解經文的深刻含義,盡自己的能力爲別人講解,把藥師經蘊藏的偉大意義揭示出來,讓更多的人得到好處。「開示」就是開啓、顯示之意。佛法真理,含藏在佛經之中,就像寶貯藏在盒裏一樣,掀開盒蓋,使珍寶示現出來,就叫開示。演說佛法,使人們領悟佛法真理,叫做演說開示。
爲了使藥師法更廣泛流傳、傳至將來,文殊菩薩號召大家抄寫藥師經,像供養佛一樣供養佛經。
常用來供佛或供佛經的東西還有末香、花鬘、璎珞、幡蓋等。
末香是粉末狀的香,用各種名貴香料搗成,用來塗身、熏衣、塗地、塗牆等。在經書上灑香,表示對佛經的珍視。
花鬘是並列著的一串串下垂的花,璎珞就是珠玉等綴成的項鏈。一般寺院中塑的菩薩像,常有花鬘、璎珞等裝飾品。花鬘、璎珞使菩薩顯得華貴而莊嚴、親切而富有生活氣息。佛像前面可供這些東西,但佛像身上,不用這些裝飾,因爲佛至高無上,使真理的化身,是樸實無華的。
幡是直幅下垂得旗,幡上一般書寫佛經,所以叫經幡。蓋即圓頂的涼傘,可遮太陽、塵埃等,亦可造成靜穆的氣氛。
爲了表示對佛經的珍視和敬重,文殊菩薩教大家用五彩線作袋子盛放藥師經,然後供奉在幹淨高朗的地方,即經雲:「以五色彩,作囊盛之;掃灑淨處,敷設高座,而用安處。」
彩,指彩色絲織物或彩色絲線。「五色彩」即五色線,合青黃赤白黑五色絲爲一條絲縷。五色象征如來五智,也像征信進念定慧五法。五法貫攝一切教門,如修多羅貫串諸法一樣,用線做表征,因爲修多羅直譯就是線。五色線是密宗灌頂道場必用之物,也叫檀線、結線、金剛線。
「囊」即袋子。「敷設」即鋪設、布置。「敷設高座」即在高處布置一個位置。把佛經放在高的地方,供人瞻仰,引起人的敬重心,也是保護佛經的辦法。
能讀誦、講演、抄寫、供養藥師經,四大天王和許多天人就會到他的住處來守護,即經雲:「爾時、四大天王與其眷屬,及余無量百千天衆,皆詣其所,供養守護。」
「四大天王」是守衛在須彌山四方的天王,本文前面講佛的世界時,已作過說明。四大天王是佛教的護法神,寺院山門一般都塑他們的像。天王護持佛法,亦護持誠信佛法的人們。
「詣」即往、到,常指到令人尊敬的人那裏去;或指到達某種境界。這裏「皆詣其所」指天王及眷屬都到讀誦、供養藥師經的人那裏去。這是對佛法的敬重,也是對供養佛經的人的敬重。
佛經代表佛法,佛經流行的地方,就是佛教正法流行的地方,這個地方的人們就會得到佛的加被和保護。有正法流行,邪門歪道凶神惡鬼就無法作祟。所以文殊菩薩告訴大家「若此經寶流行之處,有能受持,以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及聞名號,當知是處無複橫死;亦複不爲諸惡鬼神奪其精氣」。
藥師經代表藥師佛正法,含具無比威力,能救助人們出離一切苦難,所以文殊菩薩稱之爲經寶。佛經都是寶,此藥師經又是寶中之寶。凡是藥師經流行的地方,人們會過安甯幸福、吉祥快樂的生活,決不會有橫厄災難,不會死于非命,更不會有鬼神相擾。
中國民間有「人死爲鬼」、「鬼者歸也」的說法。一般認爲,有福德的人死了可以成神,普通人死了就變成鬼。佛教不接受這樣的觀念,佛教把凡界的衆生共分爲天、人、神、鬼、傍生、地獄等六大類。佛經中所說的鬼,是指六道衆生中的鬼道。鬼的種類很多,除永處于饑餓中的餓鬼外,還有夜叉、羅剎等。它們有神通力、能傷人甚至吃人。鬼接受佛法,就成爲護法神,如天龍八部的夜叉,本經後面將要說到的十二藥叉大將。鬼中未接受佛法,本性凶惡的就叫惡鬼。凡有藥師經流行,有人受持藥師法,在藥師佛福德威神力攝化下,惡鬼不但不會危害人,反而成爲佛的護法,所以,藥師經流行的地方沒有惡鬼。
天、阿修羅、鬼叁道又叫神道,他們都有人不具備的不可捉摸的力量。神道中,有歸順佛法的善神,也有惡神。凡藥師經流行的地方,只要信持藥師經,不會有惡神相擾。應當注意的是,佛教所說的神是衆生中的一部分,不是中國民間所謂的神仙。
惡神惡鬼傷人常用手段,是用魇魅邪道迷惑人,使人正氣耗散、精力消減,身心交瘁而死于非命。在藥師經流行的地方,受持藥師法的衆生也會得到藥師佛及護法天王、天人、神將等保護,惡神邪神都不能幹犯,所以經文說:「亦複不爲諸惡鬼神奪其精氣」。「精」即精神、精力,「氣」即生氣、生命活力。
如果有的衆生已受邪道迷惑,心意散亂,精神不甯,聽聞藥師佛的名號,正氣一生,邪氣自除。在藥師佛的護佑下,就能歸于正道,恢複身心安甯。所以經文說「設已奪者,還得如故,身心安樂」。「設」即假設,「如故」即恢複健康。受藥師佛正法鼓舞,可重新煥發精神,獲得無窮的生命力,身心安甯而快樂。
綜上所述,這段經文中,文殊菩薩發誓弘揚藥師法,在法會上,文殊菩薩對釋迦佛說:「尊敬的佛!藥師法門既如此偉大,我理當發大誓願,要在像法轉時,以各種各樣的善巧方便,使一切有清淨信心的善良的男人、女人,甚至在夢中也能聽聞到藥師佛的名號,而有所覺悟。」文殊菩薩又說:「尊敬的佛!假如有人對這本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能領受其含義,堅持閱讀或讀誦,能爲別人講解,使人得到開導指示;自己書寫或教別人書寫,對藥師經生恭敬尊重心;用各種花香、塗香、末香、燒香、花鬘、璎珞、幡蓋、歌舞等來供養藥師經;用五彩絲線結成袋子盛放藥師經,然後把周圍各處打掃幹淨,布置一個高的供壇,安置藥師經。由于以上種種,四大天王和他的部屬還有數不清的成百成千的天人都會護持他。」文殊菩薩接著說:「尊敬的佛!在此藥師經流行的地方,如果有人能夠對藥師正法領受行持,憑藥師佛本願功德,以及聽聞藥師佛名號能産生的巨大效驗,可以知道…
《白話藥師經(趙嗣崇 編)》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