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白话药师经(赵嗣崇 编)▪P7

  ..续本文上一页年,只要以最大的诚心念咒,他的这一愿望就会得到满足。坚持念药师咒,命终之后,还可以往生到药师净土去,在那里可以不退转地继续修行,一直到彻底觉悟。以此之故,如果善良的男人或女人,对药师如来能诚心殷勤尊重,恭敬地供养,对此药师咒,就应常常受持念诵,不要废弃或忘记。(接下来请看本经文的第九部分「怎样获药师佛的庇佑」)

  

  九、怎样获药师佛的庇护

  

  1、药师法的修习方式

  

  药师佛智慧无边,福德威神力无边,众苦充满的娑婆世界众生,如何才能得到药师佛的救助加被呢?要得到药师佛的救助,必须皈依药师佛,接受药师佛的教诫,修习药师法。所以法会上,释迦佛嘱咐大家念诵药师佛名号,供药师佛像,书写、传播、诵读药师经,还要供养弘扬药师法的法师,以修习药师法。经云:

  

  复次、曼殊室利!若有净信男子女人,得闻药师琉璃光如来应正等觉所有名号,闻已诵持。晨嚼齿木,澡漱清净,以诸香花,烧香、涂香,作众伎乐,供养形象。于此经典,若自书,若教人书,一心受持,听闻其义。于彼法师,应修供养,一切所有资身之具,悉皆施与,勿令乏少。如是便蒙诸佛护念,所求愿满,乃至菩提。

  

  诵持名号

  

  「净信男子、女人」指有清净信仰的佛弟子或善根深厚的人们。「得闻」即指有可能、有机会听闻到。药师佛有十个名号,释尊这里只举「如来、应、正等觉」代表药师佛具备的「所有名号」。对药师佛所具的名号,能听任何一个,都是一种难得的因缘。善良的人们既有因缘听到了药师佛名号,就应经常念诵,所以释尊要求大家「闻已诵持」。经常念诵持久不忘,在紧急危难时刻,就可能忆念药师佛名号,得到药师佛的救助。八识田中有念佛的种子,可以生生世世不堕恶趣,即便因宿世恶业,堕入恶趣也会因忆念药师佛名号而获解脱。

  

  念诵佛的名号为什么可以得护佑加持呢?因为佛与真如同在,是真理的体现,佛的法身永存,无时不在,无处不现。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念他的名号,佛就会有所知有所应。佛的名号是一种特殊信息,通过这种信息,念佛人和佛就沟通了。念佛人自性清净佛性与佛的法身相应,念诵中,自性清净佛性渐渐被证明,善根日增,智慧显现,念佛达一心不乱,即可与佛同在,与真如同在。真如是无欠无缺、无坚不摧的,念佛者与真如同在,一切外邪都无法干扰。与真理相应,与真理同在,以真理作后盾,还有什么比这更无所畏惧呢?这就是最大加持力。

  

  现代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的潜意识在人的意识中占有统治地位,它能在不知不觉中支配人的行为。潜意识相当于唯识学中的藏识即第八识。念佛名号,可使佛的概念潜移默化地进入潜意识,即所谓八识田中种下佛性种子。反复念诵反复强化,即所谓不断熏种。潜意识中的佛的形象越来越鲜明,甚至在梦中也会出现;慢慢地自信心越来越充足,心情越来越舒畅,由此,便可远离一切恶事。经常念佛会产生有持无恐的心态,正气凛然,邪气何能干扰?这是加持力直接显现。

  

  念佛名号也是一种心理自我暗示,能自我鞭策,促使人积极向上,积善成德。善业必感善果,必得善报,这也是加持表现。

  

  所以,念诵佛的名号,无论你认识它的价值或不认识它的价值,都会对你的身心产生护持的作用。净土法门,重视念诵,无论修东方净土还是西方净土,坚持念诵定有效验。

  

  持名念佛必须正心诚意,轻慢、怠惰与佛法不相应。既不相应,怎么能有明显的效果呢?所以念佛以前应沐浴盥洗,保持身心清净。

  

  「晨嚼齿木,澡漱清净」,是念佛前净心准备。

  

  「齿木」是古代人用来刷牙的小木条,可以用杨枝做,大小如指头,长约五寸。嚼齿木的一端,木中苦叶可除口臭,用嚼松的木条一端刷洗牙齿,相当于现在牙膏和牙刷的合用。古代印度的风俗,重大庆典请僧用斋,先派人送去用鲜花装饰的齿木,表示敬重。这里念佛前先用齿木清洗口齿,表示对佛的尊敬。除刷牙外还应漱口洗澡,保持清洁。

  

  刷牙、洗漱,这是正式修法念诵时必须的形式,以唤起人的慎重感和敬仰心。但念佛也可以不分时间地点,不拘形式地进行默念。只要能正心诚意地念诵,都会有效果。

  

  供佛物品

  

  修药师法应供养药师佛的像。供佛用的东西叫供具。最基本的供具是花、涂香、水、烧香、饮食、明灯等六种东西。这六种供具分别代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度。

  

  烧香是用来燃点的香。大日经说,燃点烧香具有使佛法显通法界的意义。燃烧香时,香气可顺风、可逆风自然流布,能清除看得见的地方、或看不见的各处地方的秽气。菩提香也是这样,由智慧之火点燃,由解脱风吹送,随悲愿力自在流转,普熏一切。

  

  燃香的作用在于净化空气,净化心灵,醒神开窍,启迪智慧。现在的寺院中,许多信众燃点劣质的香,发出的气味和浓烟不但不能清除秽气,使人神气清爽,智慧开发,反而污染空气,使人气闷昏沉,所以,许多寺院要求信众不要烧香。如果所烧的香,失去它应有的意义,不如不烧的好。诚信的佛弟子,供佛烧香,一定要烧优质香,气味幽雅的香,散逸出沁人心脾香味,清除身心邪秽。这样烧香,才有益处。

  

  涂香是用来涂身的香。大日经疏说,涂香有清洁的作用,可除去身上的污垢秽气,除去心中的热恼。

  

  鲜花是世间美好的东西,佛经上说,在佛前供香花,可得名声好的福报;供美丽的花,可得相貌美丽端庄的福报。

  

  灯是光明的源泉,象征智慧,佛前供灯可感得智慧开启,前途光明的果报。

  

  水和饮食都是生存所需的基本物资,用以供佛,既表达对佛的敬仰也表示对生活物质的珍惜,可唤起人的朴实慎重之心。

  

  总之,凡最美的、最好的、最不可缺的、最珍贵的东西都可以用来供佛,以表达对佛的崇敬心。除用各种物资供佛外,还可以在佛前表演各种舞蹈、演奏各种音乐以示敬仰。所以经文说:「以诸香花,烧香、涂香,作众伎乐,供养形象」。「诸」即代指各种供佛物质器具。「作众伎乐」即表演各种舞蹈,唱奏各种音乐。古代把以歌舞为业的女子称为伎,这里则指各种表演。

  

  释迦佛教诫大家,要以各种香、花、音乐、舞蹈供养药师佛像,事实上,药师佛的像并不需要这些东西,佛菩萨本人也不需要这些东西。释尊要求弟子以这些东西供养佛的形象,是为了启发学人的觉性,这是教化众生的方法。通过供佛菩萨,唤起人们虔诚的敬仰心、庄严的慎重心和施舍心,把人心中最美好的东西启发出来。

  

  华严经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心就是佛,佛就是众生。这个心就是人人具备的圆明自觉的清净心,所以供佛就是供自己的心,敬仰佛菩萨,就是敬仰自己的觉性。当你一念诚挚恭敬供佛的时候,心念纯净,真心显现,你就见到了真佛。所以,以多大的诚心对待佛像就是以多大的诚心对待自己,供养佛菩萨真正得益的是自己。人的觉性一闪现,人就与佛同在,由此获得才德智慧是不可思议的。以真纯至诚之心供佛之时,自己就与佛同在,内心升起崇高感和庄严心,命运和前途就会充满光明,事业和功业就会获得成功。反之,缺乏崇高感和敬仰心的人,内心是暗淡的,事业功业难获成就。所以,凡追求光明、追求成功的人都会以至诚之心供佛。

  

  菩萨十地论说供佛有三种方式:第一是利供养,就是奉献各种供养用的物资,也叫财供养。第二是敬供养,即赞叹、恭敬三宝,也叫法供养。第三是行供养,即受持修习佛法,也叫观行供养。无论是财利供养、法敬供养、还是观行供养,目的是一样的,都是通过表达对佛菩萨的敬仰之心,启发出自己向善、觉悟之心,指引自己去追求光明。供佛之时必须有真诚的敬仰心,而且要身体力行,实践佛法精神。三种供养中,以观行供养作用最大,实践佛法精神,是对佛菩萨最好的供养。

  

  修药师法还应书写药师经,古代印刷术不发达,要得到一部佛经很不容易,所以许多敬信弟子都亲自抄写佛经。书写佛经,使佛法流布,让更多的人获得利益,功德很大,所以凡有条件的人都应亲自书写佛经,也应该教别人书写。写了药师经后,应理解经文的意义,努力实践。所以释迦佛说:「于此经典,若自书,若教人书,一心受持,听闻其义。」

  

  「一心受持」即一心一意专精地领受行持。「听闻其义」指自己诵读,或听别人读诵药师经,并理解经文的含义。

  

  以此之理,今天科技发达,能刊印佛经,其功德也非常大。

  

  供养法师

  

  修药师法还应对弘传药师法门的法师诚心供养。精通佛法,并能为人讲授佛法的人叫法师。法华经法师品说法师有五种,一受持,二读经,三诵经,四解说,五书写。通过这五种方式弘扬佛法的都可称为法师。法师弘传佛法,使更多的人有机会领悟佛法奥义,佛法能流传到今天,也有法师们的功劳。法师从事的事业是有益于所有众生的伟大事业,佛弟子应对他们致以最高的敬意,也应以行动支持他们。为让他们专心专意从事弘法利生的工作,应尽最大努力为他们提供生活所需要的一切物资。供养法师是佛弟子的本分事,所以经文说:「于彼法师,应修供养,一切所有资身之具,悉皆施与,勿令乏少。」

  

  「彼法师」即指弘扬药师法的法师。「资身之具」指赖以生存的各种物资用具。「资」有财物、凭借、供给等含义。「悉皆施与」指所有生活物资都应施舍给他们。佛弟子供养三宝,对法师行施舍既有利于佛法的流传弘扬,也成就了自己的施舍功德,利莫大焉,所以净信男子、女人应供养法师。

  

  如果听闻了药师佛名号的净信男子、女人能诵持药师佛名号,供养药师佛像,书写药师经,供养弘扬药…

《白话药师经(赵嗣崇 编)》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