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白话药师经(赵嗣崇 编)▪P6

  ..续本文上一页命,叫横死。短命夭亡和横死都是未尽天年而丧命,对人威胁极大。横死有九种,经文在后面还要具体描述。

  

  药师如来成佛后,凭借本行菩萨道时的伟大愿力,可以使人们从上述种种可怕的疾病和灾厄中解脱。经文说:「欲令是等病苦消除。」「是」即指上述种种疾病,「等」概括所有的不能一一列举的疾病。

  

  皈依药师佛可以使人从不治之症和疾病恐怖中解脱,因为接受药师佛的教诫就能开发智慧,明白因果的原理,懂得生命缘起的规律,坦然地对待疾病和生死。既来之,则安之,心情舒坦,有利于疾病向好的方面转化。

  

  现代心理学认为,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和治疗有极大的影响。同样疾病,因患者心态不同后果迥异,古今中外有许多因信仰的力量而战胜疾病和死亡的事例。皈依药师佛,心有所依,意有所安,能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疾病,即便生命结束也能安然西去,不会有痛苦和恐怖,况且在佛的护佑下,他们还会健康长寿。

  

  综上所述,这段经文中,释尊对文殊菩萨说:再说,曼殊室利,这位药师琉璃光如来,获得正觉,成佛之后。由于他在菩萨因位时所发的宏大誓愿,当他观察到有情众生受病苦折磨威胁时,就会去救助他们。比如有的众生中风瘫痪手足抽搐,或得了痨病,又干又瘦,或得了消渴病,身体一天天消瘦。有的得了黄疸病,高烧不退,全身发黄。有的众生被魇魅、蛊毒所中,危在旦夕,有的年纪轻轻就夭亡短命,有的突然遭横死。凡此种种不能寿终正寝的人,只要祈求药师佛,药师佛就会凭着伟大愿力,消除他们的痛苦,满足他们消灾延寿的心愿。

  

  (请看第八部分 药师咒)

  

  八、药师神咒

  

  1、定境中的咒语

  

  药师佛一心一意为拔除众生业障之苦而努力修行,由此进入定境。定境中发出具有巨大力量的咒语。经云:

  

  时彼世尊,入三摩地,名曰除灭一切众生苦恼。既入定已,于肉髻中出大光明,光中演说,大陀罗尼曰:南谟薄伽伐帝,鞞杀社窭噜辟琉璃,钵喇婆,喝啰

  也,怛陀揭多耶,阿啰诃帝,三藐三勃陀耶。怛侄他。唵,鞞杀逝,鞞杀逝,鞞杀社,三没揭帝,娑诃。

  

  药师如来成佛以后,一心一意行除灭众生苦恼之事,存除灭众生苦恼之念,其他一切心念都不起,专注于一行,进入了一行三昧之定境。三昧即三摩地,意思是定、正定、一境性。凡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二六时中行住坐卧,念念在在都不离所专注之事,做到一行,便入定境,《三藏法数》说:「一行三昧者,惟专一行,修习正定也。」六祖慧能在坛经中说:「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一直心即专注不变之心。凡一心念佛或一心行持,都可达一行三昧定境。

  

  药师如来时时刻刻,念念不忘,一心一意从事的是除灭众生苦恼之事,所以他进入的三昧定境名叫除灭众生苦恼定。如经文所说:「时彼世尊,入三摩地,名曰除灭一切众生苦恼。」「时」即药师佛一心一意救助众生之时。「彼世尊」即药师佛世尊。

  

  佛三十二相中,有无见顶相。观佛经说:「佛顶肉髻生亿万光,光光相次,乃至上方无量世界,诸天世人,十地菩萨亦不能见。」无见顶表明佛的智慧深不可测,无法超越。药师如来成佛后,肉髻中也会放射无量光明。所以经文说:「既入定已,与肉髻中,出大光明。」

  

  药师佛在定中,在智慧之光的笼罩下,为众生演说了具有无比威力的咒语,所以经文说「光中演说,大陀罗尼」。

  

  陀罗尼是梵语的译音,意思是总持,能摄持一切善法,遮障一切罪恶,总一切法,持无量意。

  

  陀罗尼有四种:一、法陀罗尼,于佛之教法闻持而不忘,又叫闻陀罗尼;二、义陀罗尼,于诸法之义总持而不忘;三、咒陀罗尼,依禅定发秘密语,有不测之神验,又叫咒语;四、忍陀罗尼,于法之实相能安住叫忍,能持忍所以叫忍陀罗尼。

  

  佛菩萨在禅定中所发秘密语之所以称为咒陀罗尼是因为佛菩萨之定力能总持神咒功德。大乘义章说:「菩萨依禅能起咒术,为众除患第一神验。」此秘密语能总持无量文义、具无尽之功德。佛地论说,佛菩萨之秘密语「于一法中持一切法,于一文中持一切文,于一义中持一切义,摄藏无量诸功德,故名无尽藏」。显教经典中对咒陀罗尼有五种称谓,分别为:陀罗尼、明、咒、密语、真言。药师佛定中演说的陀罗尼,就被称作药师神咒。

  

  药师佛在禅定中发出了具无穷无尽含义的咒语,此咒语能持一切功德,作用极其伟大,所以称之为「大陀罗尼」,即是秘密语,在译经时都不做意译,只直译其音。咒的神验就在于它能以一种特殊的声音信号与宇宙信息,或说他在的外力相沟通,所以,凡咒语都应按其原来的读音持诵。这里特用汉语拼音将这一神咒的读音注出来,便于读者读诵。

  

  南谟薄伽伐帝。 鞞杀社。 窭噜薛琉璃。

  

  钵喇婆。喝啰阇也。 怛他揭多也。

  

  阿啰喝帝。三藐三勃陀耶。 怛侄他。

  

  唵。鞞杀逝。 鞞杀逝。 鞞杀社。三没揭帝莎诃。

  

  「南谟」又作南无,意思是皈依,皈命。「薄伽伐帝」即薄伽梵的异译。「鞞杀社窭噜」意思是药师。「辟琉璃」即琉璃。「钵喇婆」意思是光。「喝啰阇也」意思是王。「怛陀揭多耶」意思是如来。「阿啰诃帝」意思是应供。「三藐三勃陀耶」即正等正觉。「怛侄他」意思是即说咒曰。「唵」为发音词。「鞞杀逝,鞞杀逝,鞞杀社」意思是「药!药!药!」「三没揭帝」意思是普遍救度一切众生。「娑诃」亦可做娑婆诃,意思是迅速成就。综上所述,这段经文中,释迦佛告诉大家,由于药师如来成佛后一心一意只行救助众生之事,所以进入了一行三昧的禅定中,他所入的定就叫「除灭一切众生苦恼」定。禅定中药师佛肉髻放大光明,光明中药师佛发出了具备特别伟大的功德的咒语,咒语说:

  

  「皈依世尊药师琉璃光王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即说咒曰:唵!药!药!药!用药治愈一切众生疾苦,使之急速痊愈。」

  

  2、神咒的威力

  

  宣说药师神咒后,释迦佛又强调了咒语的威力,并殷勤嘱咐众生,认真持咒。经云:

  

  尔时、光中说此咒已,大地震动,放大光明,一切众生病苦皆除,受安隐乐。曼殊室利!若见男子、女人有病苦者,应当一心,为彼病人,常清净澡漱,或食、或药、或无虫水、咒一百八遍,与彼服食,所有病苦悉皆消灭。若有所求,志心念诵,皆得如是无病延年;命终之后,生彼世界,得不退转,乃至菩提。是故曼殊室利!若有男子、女人,于彼药师琉璃光如来,至心殷重,恭敬供养者,常持此咒,勿令废忘。

  

  佛经中记载,大地震动有三种情况,每种情况都有六种震动。第一种情况是佛入胎、出胎、成道、转*轮、舍性命、入涅槃时大地会发生巨大震动,以示祥瑞。第二种情况是佛运用神通力,可以震撼三千大千国土,使大地起伏变化,出现东涌西没、西涌东没、南涌北没、北涌南没、边涌中没、中涌边没,地皆柔软,令众生和悦。第三种情况是佛用法力使大地出现动、涌、震、击、吼、爆。种种震动,显示佛法的伟大,震撼大地同时,震撼众生的心灵,使众生弃恶从善,归信佛法。

  

  药师佛的咒语一发,就震动了大地,足见咒语的威力巨大。震撼大地的同时,遍放光明。在药师佛智慧之光照耀下,众生一切病苦都可以得到消除,由此获得安稳和快乐。所以经文说:「尔时、光中说此咒已,大地震动,放大光明,一切众生病苦皆除,受安隐乐。」

  

  「尔时」即药师佛发出咒语的那个时候。「受安隐乐」即享受安宁平稳的快乐。大地震动,消除的是众生的病苦,带给众生的却是心灵的安宁和快乐。

  

  咒语既有如此威力,所以释迦佛教诫人们,当自己或亲人生病之时,持诵此咒。持咒前应沐浴、漱口,然后用病人吃的食物、药品或清洁的水,对着这些东西咒一百零八遍,再给病人吃。这样,病人一切病苦都能消除。所以释迦佛说:「曼殊室利!若见男子、女人有病苦者,应当一心,为彼病人,常清净澡漱,或食、或药、或无虫水、咒一百八遍,与彼服食,所有病苦悉皆消灭。」

  

  持药师咒可以挽救病人于急难之中,没有生重病的人常持此咒,就能祛病延年,而且命终可往生到药师净土去。所以经文说:「若有所求,志心念诵,皆得如是无病延年;命终之后,生彼世界,得不退转,乃至菩提。」

  

  「若有所求」指祛病延寿的要求,「皆得如是无病延年」,「如是」即指如其所求,无病无灾,「生彼世界」即生药师佛净土。

  

  经文前面已经经过,药师净土与西方极乐净土一样,功德庄严,纯洁清净,无恶无苦,所以往生到药师净土后,也可以像在极乐净土一样不退转地修行,直到最终的彻底觉悟。即「得不退转,乃至菩提。」

  

  法会上释迦佛殷切嘱咐大家,一定要诚心地、慎重地供养药师佛,坚持念诵药师咒。佛对文殊菩萨说:「是故曼殊室利!若有男子、女人,于彼药师琉璃光如来,至心殷重,恭敬供养者,常持此咒,勿令废忘。」

  

  「至心」即以最大的诚心,「殷重」即殷切慎重。「废忘」即荒废、忘失。

  

  综上所述,这段经文中,释迦佛告诉大家,就在药师佛在光中说完咒语的那个时候,大地震动起来了,而且普遍地放出大光明。光明照耀一切众生,使一切众生所有病苦全部消除,获得了身心安宁和稳定的快乐。

  

  释迦佛又告诉文殊菩萨说:「假如有男子或女子,患了各种病,就应当一心为那病人念诵药师咒。替病人念咒时,必须洗澡漱口,保持身口的清净。然后用病人吃的食物、药品或清洁无虫的水,对这些东西持咒一百零八遍,再把这些给病人吃,这样,病人所有病苦都会全部消除。」

  

  如果有人想祛病延…

《白话药师经(赵嗣崇 编)》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