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業障,得度脫無間重罪,免被琰魔法王「考而罰之」的厄運,不再遭墮落地獄所受的衆多苦難。
或有人說,我一生從未犯罪,更不曾造五逆十惡的事,殊不知人的犯罪,有明知故犯,有不知而犯,或無意而觸犯,或今生雖未曾犯,而過去生中,或許已犯,誰能保證自己,過去多生多世中,不曾犯此重罪呢?
忏悔文說:「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人皆有貪瞋癡,故人皆曾經犯罪,然則由因招果,勢必難免墮落惡道,我們爲了自救,也爲了現生增福延壽,更爲了來世得生佛國,誠應恭敬受持藥師法門。
十、藥叉神誓願護法
(一)藥叉大將感恩護法
爾時,衆中有十二藥叉大將,俱在會坐,所謂;宮毗羅大將,伐折羅大將,迷企羅大將,安底羅大將,頞爾羅大將,珊底羅大將,因達羅大將,波夷羅大將,摩虎羅大將,真達羅大將,招杜羅大將,毗羯羅大將;此十二藥叉大將,一一各有七千藥叉,以爲眷屬。
爾時,是當救脫菩薩,結束宣說藥師法門受持儀式,並勸導衆生志心受持,免遭衆難之時。在會聞佛說法的十二藥叉神將,因感佛法乳之恩,發大誓願,歸依叁寶,護持流通此藥師法門。
藥叉,在六道中屬于鬼趣攝;但福報大,多住天上,或居深山,或居偏僻的海島。其性情有窮凶極惡的,也有良善和順的,溫純而善良的藥叉,都是信仰叁寶,擁護佛法的護法神;例如毗沙門天王,所統領的藥叉神將,多是叁寶弟子,且在佛教護法神中,占有極重要的地位。此十二名藥叉,是衆多藥叉的首領,因名大將。
宮毗羅大將,譯名蛟龍,因其頂有金龍相,是住在印度王舍城郊區的一個山上,誠心擁護佛法。有一天,釋尊從靈鹫山下經過,提婆達多暗中從山上推落一塊大石,意欲害佛,被宮毗羅大將看見,即用金剛杵迎檔大石,石爲之粉碎,只有一小塊碎石,落在佛的足上,佛的小趾微破出血,即是「出佛身血」的典故。
伐折羅大將,譯名金剛;迷企羅大將譯名金帶;安底羅大將,譯名破空山;頞爾羅大將,譯名沈香,珊底羅大將,譯名螺發;因達羅大將,譯名主;波夷羅大將,譯名鯨;摩虎羅大將,譯名蟒蛇;真達羅大將,譯名一角;招杜羅大將,譯名嚴熾;毗羯羅大將,譯名工藝善巧。此十二藥叉大將,每位都有七千藥叉衆爲其眷屬,都在此法會聞佛說法。
同時舉聲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蒙佛威力,得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不複更有惡趣之怖。我等相率,皆同一心,乃至盡形歸佛法僧,誓當荷負一切有情,爲作義利,饒益安樂。隨于何等村城、國邑,空閑林中,若有流布此經;或複受持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恭敬供養者,我等眷屬,衛護是人,皆使解脫,一切苦難。諸有願求,悉令滿足;或有疾厄,求度脫者,亦應讀誦此經,以五色縷,結我名字,得如願已,然後解結。
當時十二位藥叉大將,及其眷屬,同在佛前發聲宣誓,對釋迦牟尼佛說:「世尊!我等今者,蒙佛威力,得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不複更有惡趣之怖。」藥叉既屬鬼趣攝,自然不免有惡趣的恐怖。藥師如來有無量功德,無邊願行,能令聞名者,即得消除業障,善根增長,所以當藥叉大將及其眷屬,得聞藥師如來的聖號之後,便不會再有惡趣的恐怖。因爲欲報答佛恩,故發願「我等相率,皆同一心,乃至盡形歸佛法僧;誓當荷負一切有情,爲作義利,饒益安樂。」
藥叉大將及其眷屬,既親受佛法的利益,故發心盡形壽歸依叁寶,守護佛法,還發願同心協力,爲一切衆生盡種種義務,作種種利便,令一切衆生脫離苦厄,而得「饒益安樂」。無論任何國家,任何鄉村,任何城市,任何空間,甚至深山叢林,郊野之間,只要是有此《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之處,或有人能恭敬供養,稱念受持藥師琉璃光如來的聖號,藥叉大將及其眷屬,悉皆保護守衛,此受持藥師法門的人,「皆使解脫一切苦難」,同時令諸有情,一切願望,一切所求,皆得稱心如意。
此外,或被惡病纏身的人,欲求度過厄運,解脫病苦,亦應該讀誦此「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同時用五種顔色的絲線,用梵文或中國文字,結成宮毗羅等十二藥叉大將的名字,直至得遂所願,疾病消除,度過厄難,然後將結解開。因爲十二藥叉神將,與藥師如來因中所發的十二大願,有很密切關系。太虛大師說:十二神將,是佛果的化身,如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布,而變諸衆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如是等法,…令其土衆生,聞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今東方淨琉璃世界,藥師如來,欲令十二大願一一實現,而化作十二神將,守護保衛受持藥師法門的人,令得消災解難,增福延壽,以遂本願。是以疾病纏身的人,欲度苦厄,結成十二藥叉大將的名字,等如展示佛的十二大願。當然獲得藥師如來慈悲攝受,消除業障,即得解脫厄難,卻病延年,所求如意。
(二)釋尊贊勸利樂有情
爾時,世尊贊諸藥叉大將言:善哉!善哉!大藥叉將,汝等念報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恩德者,常應如是利益安樂,一切有情。
當藥叉大將,發願歸依叁寶,及護衛受持藥師法門的人,令除病苦,脫諸災難,得滿所願時,釋尊因爲藥叉大將,既能上報佛恩,又能發願下濟有情,自利兼他,非常難得,故雙贊善哉,並結勸言:「汝等念報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恩德者」,就應該時常如汝等所言:利益衆生,令一切有情,皆得安樂。
十一、問經名受持流通
(一)阿難請問經名
爾時,阿難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法門,我等雲何奉持?佛告阿難:此法門名說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亦名說十二神將饒益有情結願神
,亦名拔除一切業障,應如是持。
以下是此經的流通分。欲想流通此經,當先得其名,使人易于記憶受持,以流通正法。故當佛贊勸藥叉大將,護法護人之時,阿難即請問釋尊:應當以何名,稱前面所說的法門?而「我等」現在法會大衆,以及將來末法時代的衆生,又應該「雲何奉持」?故佛告阿難:此法門可有叁種名稱:一名「說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二亦名「說十二神將饒益有情結願神咒」,叁亦名「拔除一切業障」。初名是從經的體相而立名,是顯示藥師如來依正莊嚴之體,及其因中本願與果上化物的功德之相而立名。其次是從利益衆生的妙用而立名,因爲十二神將,誓願負荷有情,凡有所求,皆得稱遂,應驗神速,因名神咒。還有,受持藥師法門的人,可仰仗佛的本願功德,拔除一切業障,而得解脫衆苦,消災免難,增福延壽,是以第叁名,是依據佛拔苦與樂的功德而立。「應如是持」,是佛叮咛囑咐阿難,及我等末法衆生,應該如是從這叁方面的理解去受持此經。
(二)大衆信受奉行
時薄伽梵說是語已,諸菩薩摩诃薩,及大聲聞、國王、大臣、婆羅門、居士、天、龍、藥叉、健達縛、阿素洛、揭路荼、緊捺洛、莫呼洛伽、人、非人等,一切大衆,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此段經文是結集佛經的聖人,敘述佛說完此經時,法會所有人,及各種族類的衆生的反應情緒。經文除列出諸大菩薩,及小乘聖衆外,還舉國王、大臣、婆羅門、居士等,作爲人衆的代表;天、指叁界諸天人,龍是龍族衆生,藥叉是八部之一,健達縛,即幹達婆,譯名尋香,以香氣爲飲食,是天帝釋主管樂器的大臣,天帝要演奏音樂,燒香時聞香即至。阿素洛,即是阿修羅,譯名非天,此類衆生,脾氣暴惡,瞋恨心重,有天人之福,無天人之德。揭路荼,又名迦樓羅,譯名金翅鳥,是大孔雀神。緊捺洛,即是緊那羅,譯名疑神,能歌善舞,是天帝釋的歌舞大臣,其形似人,唯頭生一角,故名疑神。莫呼洛伽,又名摩
羅伽,是大蟒蛇等變化成神的一類。菩薩、聲聞、國王等是人類;天龍八部等,屬于非人類。當世尊釋迦牟尼佛,說完此經時,在法會聽法的不管是人類或非人類,「一切大衆」,聞佛說完此經,無不「皆大歡喜」,樂意信受,依教奉行。
現在,我亦講完此經了,希望各位聽衆,也能法喜充滿,引發清淨的信心,依照此經中所說的方法,恭敬受持此藥師法門,以利己利人。因爲藥師如來,本願弘深,功德廣大;無苦不拔,無樂不與,無難不救,無病不治,無災不消。既關懷人類現實生活的福樂與不幸,健康或疾病,更照顧人類來世的上升或下沈;願意消除衆生的疾苦,解除人類的災難,令人皆生活美滿,增福延壽;更樂意助長人類的智慧,恢複人類法身的健康,以及協助世人,開發如來藏性的功能,令所有衆生,都可以脫離生死苦海,共證無上菩提。所以我們無論是身病或心病;是內在煩惱,或是外來的苦難;是生理上的缺憾,或是心理上的毛病;是個人的禍患,或是家國的災害;不管是追求世間的壽命與財富,抑或是出世間的功德法財與法身慧命;但能依照本經中,釋尊所開示的受持方法,以及救脫菩薩所說的受持儀式去實踐,皈依叁寶,誦經修福,燃燈供養,以及受持藥師琉璃光如來的聖號,皆得所求稱遂,如願以償。所以,各位聽衆,我們爲了自己,也爲了自己的家、自己的國、甚至爲了全世界、全人類的和平與幸福,應該迅速歸投藥師如來座下,至心皈依,誠懇忏悔,恭敬受持藥師法門。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講義(文珠法師)》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