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璃、砗磲、赤珠、瑪瑙來莊嚴的。塗香,就是最名貴的一種香,以它來供養佛。「鼓樂」:或者種種的音樂,「衆伎」:種種的技能。「隨心所玩」:心裏所歡喜要玩的這種陳列品,或者一切的玩具,「皆令滿足」:求什麼得到什麼,遂心滿願,不會求不到的。
曼殊室利。是爲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應正等覺。行菩薩道時。所發十二微妙上願。
釋迦牟尼佛叫一聲說「曼殊室利」:這曼殊室利翻譯成中文,叫妙吉祥,也就是文殊師利。那麼這一位菩薩,他是智慧最大的,他所住居的道場,是在中國山西五臺山。五臺山上終年積雪,那個地方非常地冷,大約是文殊師利菩薩他歡喜冷的地方,也歡喜修道的人在冷的地方修行,所以他選擇這個五臺山做爲他的道場。中國五臺山,在這《華嚴經》上,也讀到過。
那麼現在這《藥師經》,因爲藥師琉璃光如來這種大的願力,不是一般人所能了解的,必須要具足大智慧,然後才能了解藥師如來的願力和他這種智慧。那麼釋迦牟尼佛,就直呼其名,說:「文殊師利!」
「是爲彼世尊」:彼就是藥師琉璃光如來,世尊就是佛的十號之一。那麼他的名號呢?就叫「藥師琉璃光如來」:這是這位佛的名號。「應正等覺」:應正等覺也是佛的十號之一。「行菩薩道時,所發十二微妙上願」:這位佛在因地行菩薩道的時候,他所發的這十二種微妙上願,雖然是不多,可是一切衆生的問題,都包括在內了。無論你是苦、樂、智、愚,都包括在這個願力裏邊,皆得度脫,所以這叫上願。上是沒有比這個再更重要的,所以是很重要的大願。
複次。曼殊室利。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行菩薩道時。所發大願。及彼佛土。功德莊嚴。我若一劫。若一劫余。說不能盡。
「複次,曼殊室利」:釋迦牟尼佛又叫一聲文殊師利,說:文殊師利啊!我再給你往詳細來說一遍。「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說是這位藥師琉璃光如來,他在沒成佛之前,「行菩薩道時」:行菩薩道的時候,他正在修道的期間,「所發大願」:他所發的這種大願,「及彼佛土」:和東方這個琉璃世界,「功德莊嚴」:藥師琉璃光如來他的功德和他這個國土的莊嚴,「我若一劫」:我假設用一劫的時間來講說,「若一劫余」:或者再比一個大劫還多,那麼長的時間,「說不能盡」:我沒有法子把它說完了。
然彼佛土。一向清淨。無有女人。亦無惡趣。及苦音聲。琉璃爲地。金繩界道。城阙宮閣。軒窗羅網。皆七寶成。亦如西方極樂世界。功德莊嚴。等無差別。
一般人念這個「差別」都念差彳丫cha(插音)別,這個字不讀差彳丫cha(插音),應該讀差 ㄘc(疵音)。差別嘛,也就是當分別講。
「然彼佛土」:然,就是說一說前邊那個意思。前邊藥師琉璃光如來發的十二大願,他國土那麼樣莊嚴妙好,可是這個佛土,「一向清淨」:從來是清淨的,沒有染汙的,猶如琉璃那麼光明透徹的。「無有女人」:在琉璃世界那兒也沒有女人,現在這個women”s liberation(婦女解放)——提倡女權的,就反對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她說:「那兒沒有女人!那麼他是不是看不起女人啊?是不是男女不平等啊?是不是重男輕女呢?」
這完全不是的,因爲娑婆世界是叫五濁惡世。這五濁惡世,就是我們人住這個時候,是一個不清淨的,這叫劫濁。我們眼睛所看見的不清淨,這叫見濁。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煩惱多得不得了,這叫煩惱濁。我們衆生都是情欲所生的;由情欲所生,就有男有女,這叫衆生濁。
不但人類是這樣子,一切有血有氣的,都是由色欲而生、色欲而死;就算那個細菌,也是在那個微細處,它有這一種欲,才生出來這種的東西。那麼有欲,就是很不清淨的,所以這叫衆生濁。
命濁,我們每一類的生命,每一類的衆生,他生來就在這個很不幹淨的地方生出來。好象天上,都沒有塵土;西方極樂世界是黃金爲地,也沒有塵土;東方琉璃世界是琉璃爲地,也沒有塵土,沒有染汙。只有我們娑婆世界,才有這麼多麻煩,眼睛所看的,耳朵所聽的,鼻子所聞的,舌頭所嘗的,身所接觸的,心裏所想象的,都是不幹淨的東西,所以叫五濁惡世。
那麼極樂世界的人都沒有欲,他是由阿彌陀佛的願力而化生的。這個琉璃世界呢?這都是藥師琉璃光如來他的願力所化成的世界,所以也沒有女人。這並不是說男女不平等、重男輕女,沒有這個意思;不過我們人,生爲女身應該知道,這個娑婆世界是萬苦交煎的,是萬惡充滿的,沒有什麼值得我們愛惜的,沒有什麼值得我們留戀的,這一切一切都是不幹淨的。所以極樂世界和琉璃世界,都沒有女人。
「亦無惡趣」:那麼這個琉璃世界也沒有叁惡道,沒有地獄道,沒有餓鬼道,沒有畜生道,亦無惡趣。「及苦音聲」:不但惡趣沒有,這痛苦的音聲也沒有。沒有這種聽了令人心裏都哭起來,這種悲哀痛苦的聲音,沒有的!
「琉璃爲地」:這個東方琉璃世界,怎麼叫琉璃世界呢?就因爲它是琉璃爲地。「金繩界道」:用這個金子做成的繩來做欄杆,把這道路和不是道路的地方分開,這是金繩界道。「城阙宮閣」:城是所有的城池,阙就是城上邊有那個垛口,或者門樓子;宮閣,這宮殿上邊,又有兩重的樓房,這叫閣。「軒窗羅網」:這軒,就是一間房一間房的;窗,那個窗明幾淨,這都是很幹淨的;羅網,有這一種七重行樹,七重羅網,「皆七寶成」:都是用金、銀、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瑪瑙,來莊嚴所成的。
「亦如西方極樂世界」:也好象西方極樂世界那樣子,「功德莊嚴」:他的功德和莊嚴,「等無差別」:一點分別都沒有,是一樣的,和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那個國土是一樣的。琉璃世界和極樂世界的莊嚴、功德,都是一樣的,所以「東阿,西彌陀」,東方是阿佛,就是藥師琉璃光如來,阿佛他是管著金剛部,在〈楞嚴咒〉裏,阿佛是屬于金剛部。那麼阿彌陀佛呢?他是蓮花部,西方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爲教主,藥師琉璃光如來是東方琉璃世界的教主。
所以我們萬佛聖城早晨就念藥師琉璃光如來,這是爲著所有萬佛聖城的護法來回向,令他們消災延壽。中午呢?就念釋迦牟尼佛,因爲佛法是釋迦牟尼佛傳給我們的,我們應該報佛恩,所以在中午我們念本師釋迦牟尼佛。晚間就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這是我們最後的目的,是要生在極樂世界去。極樂世界它是沒有叁惡道苦的,無有衆苦,但受諸樂,那個地方無憂無愁,無煩無惱。比在這個娑婆世界,一天很多的麻煩,很多煩惱,很多這種令你心裏不平安的事情發生,極樂世界和琉璃世界都沒有這些個問題發生。
我提出來萬佛聖城這叁個時候念佛不同,因爲萬佛聖城是新開辟的道場,和中國大陸的道場完全不同的,和香港、臺灣、新加坡、越南,和所有的地方都不同的;在其他的地方,都跟著中國的佛教,這麼早晨也是念阿彌陀佛,晚間也是念阿彌陀佛,中午還是念阿彌陀佛,它是這樣的。所以現在外邊的出家人,到了萬佛聖城,覺得萬佛聖城所行所爲都是不對的,不懂規矩。
那麼萬佛聖城呢?不能說自己的對,可是我們一早起,應該效法消災延壽藥師佛這個願力,令每一個人都有一股生氣。這個生氣,不是生脾氣那個氣,就是生生不息的有一股朝氣,像那個「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這都是朝氣的表現。就是表示我們這一早起,我們這個生命的火正燒得很旺的,那麼一切一切都是如意吉祥的。那麼中午我們應該感謝釋迦牟尼佛,對我們說一切佛法,一切經典;所以中午,萬佛聖城就念釋迦牟尼佛。晚間歸向極樂世界,我們最後的歸宿,要生在極樂世界去,離開這個娑婆世界,所以晚間念阿彌陀佛。這是萬佛聖城的課程,和其他道場完全不相同的地方。
那麼這麼多年來,沒有人懂得這個是和其他地方不同的,都以爲其他的地方,都是像萬佛聖城這樣子,不是的。所以我們萬佛聖城所行所作是別具一格的,是別開生面的,在中國的佛教裏邊你看不見的。好象我們萬佛聖城和金輪聖寺、金山聖寺,要是正式講經的時候,都有人請法;這在其他的道場裏邊,你也看不見的,是沒有的。那麼因爲你們也都沒有見過太多佛教的這種儀式,也不知道這對不對,所以我今天才特別詳細來告訴你們。
有沒有人對我方才所講的這個經典,有什麼意見啊?或者覺得我講的什麼地方不圓滿,你若是有什麼看法,可以到這上邊來告訴我;我們研究佛法一定要令大家心服口服,心裏沒有一點疑惑才可以。你們各位對于這個經文上所說的道理,有沒有什麼不同意的地方,都可以說一說。
真正沒有妄想了,就是往生極樂世界;你真正沒有欲念了,那就是教化衆生了。
誰教你打妄想?誰教你有欲念?如果沒人教,根本就是個空的、虛妄的;如果有人教,是誰教?那麼是你自己教的?是旁人教的?是你自己教的,爲什麼打妄想的時候,剛一開始打,你都不知道?什麼道理?
你沒有妄想,就是淨土,這多方便,多痛快,多快!只是把妄想收拾幹淨了,那就是極樂世界了。你沒有妄想,那就沒有煩惱;沒有煩惱,那就是快樂,就是極樂世界,不要各處亂跑!
淨土法門也說得很清楚的,不過我們人都不注意,它說:「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生,就生出來淨土;生出淨土,就是教你自己自性現出光明來,所謂「唯心淨土,自性彌陀。」不一定要到外邊找,到外邊找去呢,那是爲著一般普通的人說的,你若真想要修行,想要研究佛法,你要明白這個極樂和娑婆不離當念,就是當下這一念,就是極樂!就是娑婆!你染汙心生出來就是娑婆,你清淨心現前,那就是極樂世界。所以不必頭上安頭,一定執著我教化衆生,或者一定執著我生到極…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淺釋(宣化上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