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個人受他來控製,所以這叫令斷彼命,教起屍鬼把他的命給奪去了;「及壞其身」:或者令他身上啊,肚子裏生一肚子蟲,醫生也治不好;或者眼睛裏頭,就長出來很多石頭,也看不見東西,你看奇怪不奇怪?所以就破壞他的身體。
「是諸有情」:這一類的有情,被人家來暗害、來謀害的這種衆生,「若得聞此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若能聽見這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名號,「彼諸惡事,悉不能害」:這個前邊所說的,無論是魇魅、蠱毒,或者是爭訟、纏訟,或者是用種種的方法來暗害,或者他告召山林,樹冢鬼神等等,都沒有功效了,都沒有用了,都不能有靈感了;只要能聽見藥師琉璃光如來這個名號,他就逢凶化吉,遇難呈祥,一切的災障就化爲塵了,什麼禍害也都沒有了,所以不能害。
「一切展轉皆起慈心」:所有那一些個用蠱毒,或者是咒術的,都會生出一種慈悲心了,「利益安樂」:也能得到利益了,也能得到安樂了。「無損惱意」:就是那一些個惡鬼、牛鬼蛇神,那一些個旁門左道、妖魔鬼怪,也都把煩惱自然就沒有了,蠲除他們的煩惱了,「及嫌恨心」:和這個嫌疑、恨怨的心都沒有了。「各各歡悅」:每一個那惡的,也都改惡向善了,都歡喜了。
「于自所受」:被人家放蠱,或者魇魅,這一切一切的邪法,自己所要受的這個魔法,都不需要受了。「生于喜足」:這一些個邪鬼啊、邋遢神啊,也都各生滿足了,也都沒有貪心了,不會害人了。「不相侵陵」:也不那麼互相侵淩,就是你害我,我害你。「互爲饒益」:就是互相原諒,互相諒解,互相幫助,互相利益,能以大家都和平共處了。
複次。曼殊室利。若有四衆。苾刍。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及余淨信善男子。善女人等。有能受持八分齋戒。或經一年。或複叁月。受持學處。以此善根。願生西方極樂世界。無量壽佛所。聽聞正法。而未定者。若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臨命終時。有八大菩薩。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觀世音菩薩。得大勢菩薩。無盡意菩薩。寶檀華菩薩。藥王菩薩。藥上菩薩。彌勒菩薩。是八大菩薩。乘空而來。示其道路。即于彼界。種種雜色衆寶華中。自然化生。
(本經因錄音帶部分缺漏,以下至「于肉髻中。出大光明。光中演說。」爲上人弟子補講。)
「複次,曼殊室利」:這時候,佛又叫了一聲,曼殊室利,「若有四衆」:假設有這個佛門的四衆弟子,或是「苾刍」:就是出家受過具足戒的男衆,或是「苾刍尼」:就是出家受過具足戒的女衆,或者「邬波索迦」:就是在家學佛的男居士,或者「邬波斯迦」:在家學佛的女居士,「及余淨信善男子、善女人等」:和其余那些清淨而有信心的善男和善女人等。
「有能受持八分齋戒」:前邊所講的這一切人,如果能受持八分齋戒,就是八關齋戒,「或經一年,或複叁月」:或者經過一年,或者就是叁個月。這叁個月說的是每年的正月、五月、九月,又叫長齋月,說是四大天王在這叁個月裏邊,正好出巡到南瞻部洲。所以在這叁個月裏邊能夠持齋修福的人,這功德是比平時還大。「受持學處」:那麼這一切的善男子、善女人,若能夠這麼樣地來受持學習這清淨的八關齋戒。「以此善根」:又把學戒、持戒這種的善根和功德回向。回向到哪裏呢?「願生西方極樂世界」:發願生到西方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無量壽佛所,聽聞正法」:在阿彌陀佛那兒,聽聞這個正法。「而未定者」:雖然這衆生有這個願,可是他還沒有起真正的決定心,還有一些個猶豫。想要去又有一點懷疑;不想去嘛,又想要去。所以呢,這叫還沒決定心。
「若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這一種人他假設能夠聽聞到藥師琉璃光如來這個名號,「臨命終時」:那麼他在臨命終的時候,「有八大菩薩」:就有八位大菩薩來接引他。「其名曰」:這八位大菩薩的名號就是,「文殊師利菩薩、觀世音菩薩、得大勢菩薩、無盡意菩薩、寶檀華菩薩、藥王菩薩、藥上菩薩、彌勒菩薩。」
「是八大菩薩,乘空而來」:這八位大菩薩,就以神通力,從空中而來,到這個將要死的人面前,「示其道路」:就來指示他一條路。什麼樣的路呢?就是往生東方淨土的路。「即于彼界,種種雜色,衆寶華中,自然化生」:在這個淨土當中,也有種種不同顔色的花,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那麼這八位大菩薩,就接引這個修行人,來到東方琉璃世界,就在這種種不同顔色的衆寶蓮花中,清淨化生,不需要經過父母的胞胎。
或有因此生于天上。雖生天上。而本善根。亦未窮盡。不複更生諸余惡趣。天上壽盡。還生人間。或爲輪王。統攝四洲。威德自在。安立無量百千有情于十善道。或生剎帝利。婆羅門。居士。大家。多饒財寶。倉庫盈溢。形相端正。眷屬具足。聰明智慧。勇健威猛。如大力士。若是女人。得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至心受持。于後不複更受女身。
「或有因此生于天上」:前邊所講的是有心、有願,要往生淨土的修行人,他就能夠仗著藥師琉璃光如來的願力,往生到淨土。這一段文說的是,如果沒有發願想要去淨土的修行人呢?也可以因爲藥師琉璃光如來的願力,得到生天的這種利益、這種福報。
「雖生天上,而本善根,亦未窮盡」:一般往生到天道的人,只是一種有漏的果報而已,等到在天上的福享盡了,還是會再墮落的。但如果能聽聞到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名號,而往生到天上的這一種衆生呢,他生到天道以後,他原來的善根還是不會盡的,不會沒有的。所以他「不複更生諸余惡趣」:再也不會墮落到地獄、餓鬼、畜生這叁惡道裏去了。
「天上壽盡,還生人間」:當他天上的福報享盡以後,他還能夠生到人間,「或爲輪王,統攝四洲」:或者是做這個輪王,就是轉輪聖王。這個轉輪聖王有四種,第一種是金輪王,他能夠統領四大部洲,東勝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賀洲、北俱盧洲。銀輪王是第二種,他所掌管的是南、西、東,這叁大部洲。銅輪王是第叁種,他所掌的是南方跟西方兩大部洲。最後最低的是鐵輪王,他所掌管的是南方這一大部洲。
「威德自在,安立無量百千有情,于十善道」:那麼他做轉輪聖王,也具備威嚴和德行。他能以這個威德,很自在地使令無量百千那麼多的衆生,都來聽從于他,受到他的感化,都安立,就是安住在十善的道業上,這些衆生都是行十善的。
什麼叫十善呢?在身業方面有叁種。第一,不殺生,就是不去殺害一切衆生的生命。第二,不偷盜,就是不偷一切衆生的財産,不能不予而取。第叁,不邪淫,就是不去對一切的男女,行這種不正當的淫欲。
在口業方面有四種。第一是不妄語,不講欺騙人的話,不能以是爲非,以非爲是。第二是不惡口,不說粗惡罵詈人的話。第叁是不兩舌,不搬弄是非,不挑撥離間。第四是不绮語,不說一些個讓人家起淫欲心的這種話,或者開不正當的玩笑,講一些個沒有意義、無聊的話。這些不該講的話都不講了。
最後的是意業方面,共有叁種,就是不貪、不瞋、不癡,在心念上對一切人、事、物,不起一種貪求的心,也不起一種瞋恨的心,更沒有一種愚癡的心。這就叫十善,它的相反就是十惡。
那麼這個修行人除了可能做轉輪聖王,他也能生到其他的貴族中,所以這經文又說:「或生剎帝利、婆羅門、居士、大家」:也會生在帝王家,做高貴的王族;或者生在婆羅門這種修清淨行的種族裏邊;或者能夠生在正信、有正知正見的居士家裏;或者生在很尊貴的、有學問的這種家庭裏邊,大家就是世家大族。
「多饒財寶,倉庫盈溢」:他能具足一切好的條件,外在方面,他有無量無邊的金銀財寶,倉庫都裝滿了,所以他吃的吃不完,用的用不盡,穿的也是最好的。
「形相端正」:不單生存的環境好,而且他自己本身,這個身體所得的相,也是最端正的、最莊嚴的,人人一看到就生歡喜心。
「眷屬具足」:父母兄弟和樂相處,沒有爭吵,沒有打打打殺殺的;都是互相恭敬,互相幫助。
「聰明智慧」:從內在來說,他能有一切的學問,通達一切的道理,又聰明、又有大的智慧。文采方面超出一切的人,武功方面也是在一般人之上,「勇健威猛,如大力士」:就好象一個大力士一樣,他有一種威武不能屈的英雄氣概。前邊說的,都是往生在這個人道當中,不但能得到健全的人身,而且還是個男身。
「若是女人」:那麼如果是得到女身,「得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只要能聽聞到藥師琉璃光如來這個名號,「至心受持」:並能至誠懇切地來受持,就會得到這種不可思議的感應。什麼感應呢?「于後不複更受女身」:以後生生世世,不用再受女身的這種苦,這就是說能轉女成男。
複次。曼殊室利。彼藥師琉璃光如來得菩提時。由本願力。觀諸有情。遇衆病苦。瘦攣幹消。黃熱等病。或被魇魅蠱毒所中。或複短命。或時橫死。欲令是等病苦消除。所求願滿。
「複次,曼殊室利」:佛又叫了一聲文殊師利,說「彼藥師琉璃光如來,得菩提時,由本願力」:這一位藥師琉璃光如來,得證菩提的時候,因爲他在過去生中,本來發過大願,要做一個大醫王,來醫治一切衆生這八萬四千種的病,消除一切衆生的病苦,所以就以這個願力,來「觀諸有情」:觀察一切的衆生,「遇衆病苦」:這一切的衆生遭遇到無量無邊的病苦,有的是四大不調的病,有的是鬼神附身的病,有的是過去生所帶來的業障病。
譬如「瘦攣幹消,黃熱等病」:瘦,這是一種虛弱的病,瘦得就像皮包骨那麼樣,這個人的生命力一天天地損耗,就要支持不住了。攣,這種病令人手腳都不能伸直了,一天天就萎縮了,停止生長了。另外又有…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淺釋(宣化上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