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个人受他来控制,所以这叫令断彼命,教起尸鬼把他的命给夺去了;「及坏其身」:或者令他身上啊,肚子里生一肚子虫,医生也治不好;或者眼睛里头,就长出来很多石头,也看不见东西,你看奇怪不奇怪?所以就破坏他的身体。
「是诸有情」:这一类的有情,被人家来暗害、来谋害的这种众生,「若得闻此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若能听见这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彼诸恶事,悉不能害」:这个前边所说的,无论是魇魅、蛊毒,或者是争讼、缠讼,或者是用种种的方法来暗害,或者他告召山林,树冢鬼神等等,都没有功效了,都没有用了,都不能有灵感了;只要能听见药师琉璃光如来这个名号,他就逢凶化吉,遇难呈祥,一切的灾障就化为尘了,什么祸害也都没有了,所以不能害。
「一切展转皆起慈心」:所有那一些个用蛊毒,或者是咒术的,都会生出一种慈悲心了,「利益安乐」:也能得到利益了,也能得到安乐了。「无损恼意」:就是那一些个恶鬼、牛鬼蛇神,那一些个旁门左道、妖魔鬼怪,也都把烦恼自然就没有了,蠲除他们的烦恼了,「及嫌恨心」:和这个嫌疑、恨怨的心都没有了。「各各欢悦」:每一个那恶的,也都改恶向善了,都欢喜了。
「于自所受」:被人家放蛊,或者魇魅,这一切一切的邪法,自己所要受的这个魔法,都不需要受了。「生于喜足」:这一些个邪鬼啊、邋遢神啊,也都各生满足了,也都没有贪心了,不会害人了。「不相侵陵」:也不那么互相侵凌,就是你害我,我害你。「互为饶益」:就是互相原谅,互相谅解,互相帮助,互相利益,能以大家都和平共处了。
复次。曼殊室利。若有四众。苾刍。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及余净信善男子。善女人等。有能受持八分斋戒。或经一年。或复三月。受持学处。以此善根。愿生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佛所。听闻正法。而未定者。若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临命终时。有八大菩萨。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无尽意菩萨。宝檀华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弥勒菩萨。是八大菩萨。乘空而来。示其道路。即于彼界。种种杂色众宝华中。自然化生。
(本经因录音带部分缺漏,以下至「于肉髻中。出大光明。光中演说。」为上人弟子补讲。)
「复次,曼殊室利」:这时候,佛又叫了一声,曼殊室利,「若有四众」:假设有这个佛门的四众弟子,或是「苾刍」:就是出家受过具足戒的男众,或是「苾刍尼」:就是出家受过具足戒的女众,或者「邬波索迦」:就是在家学佛的男居士,或者「邬波斯迦」:在家学佛的女居士,「及余净信善男子、善女人等」:和其余那些清净而有信心的善男和善女人等。
「有能受持八分斋戒」:前边所讲的这一切人,如果能受持八分斋戒,就是八关斋戒,「或经一年,或复三月」:或者经过一年,或者就是三个月。这三个月说的是每年的正月、五月、九月,又叫长斋月,说是四大天王在这三个月里边,正好出巡到南瞻部洲。所以在这三个月里边能够持斋修福的人,这功德是比平时还大。「受持学处」:那么这一切的善男子、善女人,若能够这么样地来受持学习这清净的八关斋戒。「以此善根」:又把学戒、持戒这种的善根和功德回向。回向到哪里呢?「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发愿生到西方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无量寿佛所,听闻正法」:在阿弥陀佛那儿,听闻这个正法。「而未定者」:虽然这众生有这个愿,可是他还没有起真正的决定心,还有一些个犹豫。想要去又有一点怀疑;不想去嘛,又想要去。所以呢,这叫还没决定心。
「若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这一种人他假设能够听闻到药师琉璃光如来这个名号,「临命终时」:那么他在临命终的时候,「有八大菩萨」:就有八位大菩萨来接引他。「其名曰」:这八位大菩萨的名号就是,「文殊师利菩萨、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无尽意菩萨、宝檀华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弥勒菩萨。」
「是八大菩萨,乘空而来」:这八位大菩萨,就以神通力,从空中而来,到这个将要死的人面前,「示其道路」:就来指示他一条路。什么样的路呢?就是往生东方净土的路。「即于彼界,种种杂色,众宝华中,自然化生」:在这个净土当中,也有种种不同颜色的花,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那么这八位大菩萨,就接引这个修行人,来到东方琉璃世界,就在这种种不同颜色的众宝莲花中,清净化生,不需要经过父母的胞胎。
或有因此生于天上。虽生天上。而本善根。亦未穷尽。不复更生诸余恶趣。天上寿尽。还生人间。或为轮王。统摄四洲。威德自在。安立无量百千有情于十善道。或生剎帝利。婆罗门。居士。大家。多饶财宝。仓库盈溢。形相端正。眷属具足。聪明智慧。勇健威猛。如大力士。若是女人。得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至心受持。于后不复更受女身。
「或有因此生于天上」:前边所讲的是有心、有愿,要往生净土的修行人,他就能够仗着药师琉璃光如来的愿力,往生到净土。这一段文说的是,如果没有发愿想要去净土的修行人呢?也可以因为药师琉璃光如来的愿力,得到生天的这种利益、这种福报。
「虽生天上,而本善根,亦未穷尽」:一般往生到天道的人,只是一种有漏的果报而已,等到在天上的福享尽了,还是会再堕落的。但如果能听闻到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而往生到天上的这一种众生呢,他生到天道以后,他原来的善根还是不会尽的,不会没有的。所以他「不复更生诸余恶趣」:再也不会堕落到地狱、饿鬼、畜生这三恶道里去了。
「天上寿尽,还生人间」:当他天上的福报享尽以后,他还能够生到人间,「或为轮王,统摄四洲」:或者是做这个轮王,就是转轮圣王。这个转轮圣王有四种,第一种是金轮王,他能够统领四大部洲,东胜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贺洲、北俱卢洲。银轮王是第二种,他所掌管的是南、西、东,这三大部洲。铜轮王是第三种,他所掌的是南方跟西方两大部洲。最后最低的是铁轮王,他所掌管的是南方这一大部洲。
「威德自在,安立无量百千有情,于十善道」:那么他做转轮圣王,也具备威严和德行。他能以这个威德,很自在地使令无量百千那么多的众生,都来听从于他,受到他的感化,都安立,就是安住在十善的道业上,这些众生都是行十善的。
什么叫十善呢?在身业方面有三种。第一,不杀生,就是不去杀害一切众生的生命。第二,不偷盗,就是不偷一切众生的财产,不能不予而取。第三,不邪淫,就是不去对一切的男女,行这种不正当的淫欲。
在口业方面有四种。第一是不妄语,不讲欺骗人的话,不能以是为非,以非为是。第二是不恶口,不说粗恶骂詈人的话。第三是不两舌,不搬弄是非,不挑拨离间。第四是不绮语,不说一些个让人家起淫欲心的这种话,或者开不正当的玩笑,讲一些个没有意义、无聊的话。这些不该讲的话都不讲了。
最后的是意业方面,共有三种,就是不贪、不瞋、不痴,在心念上对一切人、事、物,不起一种贪求的心,也不起一种瞋恨的心,更没有一种愚痴的心。这就叫十善,它的相反就是十恶。
那么这个修行人除了可能做转轮圣王,他也能生到其他的贵族中,所以这经文又说:「或生剎帝利、婆罗门、居士、大家」:也会生在帝王家,做高贵的王族;或者生在婆罗门这种修清净行的种族里边;或者能够生在正信、有正知正见的居士家里;或者生在很尊贵的、有学问的这种家庭里边,大家就是世家大族。
「多饶财宝,仓库盈溢」:他能具足一切好的条件,外在方面,他有无量无边的金银财宝,仓库都装满了,所以他吃的吃不完,用的用不尽,穿的也是最好的。
「形相端正」:不单生存的环境好,而且他自己本身,这个身体所得的相,也是最端正的、最庄严的,人人一看到就生欢喜心。
「眷属具足」:父母兄弟和乐相处,没有争吵,没有打打打杀杀的;都是互相恭敬,互相帮助。
「聪明智慧」:从内在来说,他能有一切的学问,通达一切的道理,又聪明、又有大的智慧。文采方面超出一切的人,武功方面也是在一般人之上,「勇健威猛,如大力士」:就好象一个大力士一样,他有一种威武不能屈的英雄气概。前边说的,都是往生在这个人道当中,不但能得到健全的人身,而且还是个男身。
「若是女人」:那么如果是得到女身,「得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只要能听闻到药师琉璃光如来这个名号,「至心受持」:并能至诚恳切地来受持,就会得到这种不可思议的感应。什么感应呢?「于后不复更受女身」:以后生生世世,不用再受女身的这种苦,这就是说能转女成男。
复次。曼殊室利。彼药师琉璃光如来得菩提时。由本愿力。观诸有情。遇众病苦。瘦挛干消。黄热等病。或被魇魅蛊毒所中。或复短命。或时横死。欲令是等病苦消除。所求愿满。
「复次,曼殊室利」:佛又叫了一声文殊师利,说「彼药师琉璃光如来,得菩提时,由本愿力」:这一位药师琉璃光如来,得证菩提的时候,因为他在过去生中,本来发过大愿,要做一个大医王,来医治一切众生这八万四千种的病,消除一切众生的病苦,所以就以这个愿力,来「观诸有情」:观察一切的众生,「遇众病苦」:这一切的众生遭遇到无量无边的病苦,有的是四大不调的病,有的是鬼神附身的病,有的是过去生所带来的业障病。
譬如「瘦挛干消,黄热等病」:瘦,这是一种虚弱的病,瘦得就像皮包骨那么样,这个人的生命力一天天地损耗,就要支持不住了。挛,这种病令人手脚都不能伸直了,一天天就萎缩了,停止生长了。另外又有…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浅释(宣化上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