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中有成就秘笈 (中有聞教得度釋義)▪P16

  ..續本文上一頁讓他們明白。對于亡者要在他耳邊給他講,讓他不要害怕。聲音不要過低,要大一點,但不能太大。因爲亡者的耳根比我們靈敏九倍以上。我們現在都有一個軀殼,亡者沒有軀殼所以具有五通: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心通和宿命通。千裏萬裏他一飄就到。我們和他講話他都能聽見,同時他也在和我們講,可我們卻聽不見。尤其當他看見他的屍體橫到床上時,他明白自己死了,就非常著急,想要有身體,于是就到處亂跑。另外造惡業的人業障現前,惡相追逐就更加慌亂,就被趕到壞的地方去了。所以要在亡者耳旁,對他說明:你現在見到什麼境界都不要害怕,這些境界都是假相。只有光明才是真的,與光明合上去,就能出六道輪回成道了。多麼痛快,多麼方便,所以這個法真是太好了。再用這種救度衆生的功德回施(就是送)給一切有情,希望他們能把情見斬斷。因爲衆生都是有情的。所以菩薩(即菩提薩埵)兩個字就是覺有情。就是要把情見覺破,把愛根斬斷。愛是個壞東西。因爲愛生水(比如要好的人分別了,就哭哭啼啼舍不得離開。見到愛吃的東西口水就流出來了),水性是朝下流的,不能往上流。除非用水泵把它抽上去,才能由下往上流。所以要升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一定要斬斷情見。情見不斷還戀著家庭、兒女,就生不到西方去。因爲西方極樂世界是淨土在天上。朝下流就不能飛升到西方。所以《楞嚴經》中說:“純想即飛”。就是說假如情見都斷了,只想西方極樂世界,那麼就能飛升。在飛行中西方極樂世界的聖境就會現前。紫柏禅師和憨山大師也說:“念佛要念到把愛根斬斷才行。如果斬不斷愛根,念佛就沒有用。”

  以上就是“翻譯緣起”。通過“翻譯緣起”希望現在及將來的人,都能明白本經的由來及大概內容,明白它的珍貴之處,切不可等閑視之。

  二、卷頭語

  (一)中有的種類

  在密部中,中有分“前叁”與“後叁”六種。前叁者是指生處中有、夢境中有和靜慮中有;後叁者是指死位中有、法性中有和輪回中有。下面我們分別介紹:

  1. 生處中有(亦名處胎中有)

  就是指男女同房時中有身淫欲心動,充當了第叁者,就在男子射精的時候被沖進子宮裏形成了胎胞,這就是處胎中有。這段時間共有九個半月。因爲母體是血肉之軀,子宮裏很渾濁,中有身在裏面住九個半月就昏愦了,再加上出生的過程很痛苦,所以人出生之後就不知道前世的事情了,而不是喝了什麼迷魂湯。

  2. 夢境中有

  就是指我們睡著做夢時所現的各種境界。在夢中我們也是六根具足,既能看、又能聽、還能摸。什麼都能抓住,見到好的境界就喜歡,壞的境界就害怕。非常逼真,和我們醒的時候一模一樣。大家看小人書或連環畫,上面畫得就很形像:有人做夢了,畫幾個圈圈“咦”識神就出來了。做夢就是這樣,識神跑出來就見到各種各樣的境界。這就是夢境中有。

  3. 靜慮中有(亦名禅定中有)

  就是指我們打坐用功入定時,識神出來所見的境界。我們前面講過,第七識本來是能夠出來的,但由于我們的六根不清淨就把它束縛住了。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與六塵(色、聲、香、味、觸、法)根塵相對,就生心動念,現出各種各樣的境界,這就是識。而在我們打坐的時候,心裏比較清靜,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不接受外境(色、聲、香、味、觸、法),沒有東西遮蓋,識神就能夠出來。但這時出來的是陰神,不是陽神。別人看不見這個影子(中陰身你們也看不見,因爲它是以風大爲主的)。這就是靜慮中有。

  4. 死位中有

  就是人在剛斷氣時,像喝醉了老酒一樣,昏昏沈沈的,處于迷悶狀態。這個階段大概有叁天半到四天的時間,就叫死位中有。我們平常在人死後給亡者“做七”是從斷氣這一天算起。但本法是從亡者死後第五天才開始算第一個七。因爲處于迷悶階段的中陰身,對什麼事情都不清楚,我們給他做佛事,他也不大知道,所以“做七”的時候,死位中有這段時間不應該算。

  5. 法性中有

  就是人死了四天以後,亡者的識神漸漸從迷悶狀態中清醒過來。這時他的神通要比我們大,見聞覺知的能力要比我們現在強九倍。比我們看得遠,比我們聽得清楚,想到哪裏一飄就到。他這時候的神通就是業通,即業障、報障所現的神通。這段時間從第五天算起共有十四天,這就是法性中有。與前面死位中有的四天加起來共計十八天。

  6. 輪回中有

  就是指人死了十八天之後(即法性中有過後),至投胎前的這段時間。在輪回中有時期中有身就要投胎,生死輪回又要從頭開始了。

  (二)密法成就的種類

  在密法中,成就的種類可以分爲叁種:1. 即生成就。2. 中有成就。3. 轉身成就。下面我們分別介紹:

  1. 即生成就

  一切法不論禅、淨、密都可以即生證成法、報、化叁身。就是說在我們活著的時候就能修成法、報、化叁身。

  禅宗直指見性,當下開悟即可證見法身,是最直接了當的法門。密宗的法門很多,可大致分爲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兩步。生起次第就是先從沒有開始,觀想氣脈明點,修九節佛風,練深呼吸,觀想成功之後就從無到有生起來了。圓滿次第就是再把有化空,最後連空也不住,這樣就證成了法身。但在密法中要先修生起次第,再修圓滿次第,不能一開始就修圓滿次第,也就是說先要修有相密,然後再修無相密,所以比禅宗多饒了一道彎。而我們的心中心密法直接了當,一下子就到了圓滿次第。沒有走彎路。因爲一切都不可得,身體是假的,世界也是假的。都是虛妄不實的。修心中心密法就可以使我們的身心世界都消殒,那時大地平沈,虛空粉碎即可證見法身。所以心中心法說起來是密法,實際是禅法,故又稱爲禅密。淨土宗也可以即生證見法身,只是他們不這樣講。而是換了一種說法,叫“念佛叁昧”或“花開見佛悟無生”。花者即心花也。我們的肉團心長得就像蓮花蕾一樣,蓮花蕾沒開的時候就像市場上賣的豬心、牛心的形狀。心花開有兩種情形:一種心花開是指在我們人死的時候,當最後這口氣一斷,就觸動心髒邊上的死穴,這時這個心蕾“嘩”就開了,八識就能走了,八識一走人就死了;還有一種心花開是指我們打坐用功,用到氣脈打通時心花就開了。所以花開就是指心花開,見佛就是指見到自己的本性佛,就是見到無相之相,那時就是證見法身。由此可見,禅、淨、密都是相通的。禅就是淨,淨就是密,密就是禅。但現在的淨土宗人不講這些,也不肯好好用功修行。還說:“什麼一心不亂?不要不要。我們臨命終時,十念生西帶業往生。”這麼一說就壞了!大家都不肯好好的用功。所以蓮池大師早就說:“念佛者多,生西者少!”他反問自己:“何也?”爲什麼呢?“念佛不痛切故。”就是說念佛念得不痛切!不肯用心,不肯放下一切,執著色身不舍,執著家庭不舍,執著世上的快樂不舍。不知道世上沒有快樂,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就如少水之魚,這是佛講的,就像魚活在水裏,水在一天天的減少,還有什麼快樂呢?要死了還快樂嗎?!所以不論修禅、修淨還是修密都要一切放下,好好用功,證見法身才能生死自在矣。

  是不是光證成法身就爲止了,就萬事大吉了呢?不是!前面我們講過;初到法身邊還不行。要到法身向上,法身正住才行。只悟到了一點點道理,事上透不過,還非常著相,遇到壞的境界就很慌亂,煩惱;遇到好的境界又喜歡高興得忘其所以,還能成道嗎?所以事上透得過色身才能轉,才能變成光明報身,證成報身佛。不是活著的時候不能證成報身佛,就看我們怎麼用功。佛在《楞嚴經》中說得很清爽:一切事相,山河大地都是妙明心中物。就是說一切事事物物及山河大地都是我們本性所顯現的,都是我們自己。我們的身體當然也是妙明心中物。我們能轉山河大地同樣也能轉色身啊!所以事上能透得過,色身就能轉了,就能大放光明證成報身。當然光明是一點一點顯發的,不能一下子放得很大,很圓滿。如同本經描述中陰身所見的光明一樣:先是看見像迷霧一樣的光;慢慢的看見像東方太陽升起時魚肚白色的光;再慢慢地光亮出來了;再慢慢地現出月輪;再慢慢地顯出日輪;再慢慢地現出像千百萬個太陽那麼亮的光。就這樣慢慢的證成了報身佛。

  那麼化身呢?也可以即生成就。佛在《楞嚴經》上沒有講,但在《楞伽經》中講了。所以要多看幾種經。佛在《楞伽經》中講得很清楚,證到叁地菩薩就能出意生身了,這就是化身。要證成化身就要在境界中磨煉,時時刻刻不忘觀照,勤除習氣。明白一切事物都是假的,都是我們的妙明心中物,都不可得,就不會再和別人發火鬥氣了。他要這個就讓他拿去好了。爲什麼要爭爭奪奪的呢?都是我們各執己見不肯放,以爲這個對那個不對就發生了爭執。其實本來就沒有對錯,就看我們從哪個角度來看。看的角度不同,認識就不同,這樣就會相互抵觸。其實大家放下來心平氣和的討論一下,你怎麼看,我怎麼看弄清楚了,就不用再爭爭吵吵了。比如這個杯子,他說放到這裏好,你說放到那裏好。假如他不同意,那就按他的意見辦也沒關系。我們應舍己從人。《普賢菩薩行願品》裏不是說:要恒順衆生嗎?!我們學佛的人就是要恒順衆生,要在這一方面鍛煉自己,上上升進就可以證成化身佛了。如果總以爲自己對別人錯,那麼你的習氣幾時能消除?何時才能證成化身佛啊?!縱然打開見到一點法身,生死還是不能了,還是不能證得報身,更不能證得化身。所以真正的成就要在事上時時刻刻的鍛煉自己,沒有一己之私才行。王陽明曾說:“格物致知”就是要把物欲之情見除掉,把我見拿掉。我見最壞,總覺得自己對其他人都不對,以我爲主。家庭不和睦也是這個原因。要是把我見除掉,家庭就會和睦,法法就會流通了。

  所以我們活在這個世上,不是不能證成法、報…

《中有成就秘笈 (中有聞教得度釋義)》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打坐方法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