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中有成就秘笈 (中有聞教得度釋義)▪P37

  ..續本文上一頁,一切皆爾。汝當于此生世,勿貪、勿著,縱欲貪著,亦無能久住。汝于流轉生死輪回中,切勿貪戀,惟當憶念上師叁寶。嗟!善男子:汝于法性中有境相,縱有如何恐怖現前,汝當于此文句,記持勿忘,至心正念,依文義行,此有指授要偈雲:

  嗚呼!

  此時法性中有現我前 驚懼怖畏境相皆當斷

  所現境相認爲自證智 當知即是中有之境界

  于此正逢阻礙大利時 自識所現“寂”“怒”勿生怖

  如上教授,說令聽聞,俾其心中憶念其義,縱有種種恐怖現象,決定認識,知即我本來面目,牢記勿忘。

  “[6]法性中有指授及六句要偈”內容如下:

  “某某人,請你不要散亂,要專心致志聽我爲你講法。關于中有可分爲六種,即生處中有、夢境中有、靜慮中有、死位中有、法性中有及輪回中有。現在你正面臨著死位中有,法性中有及輪回中有時期。在死位中有時期開始時,我們已經爲你指示有兩次光明顯現,但你沒能認取,所以現在仍然飄泊無依。很快法性中有時期和輪回中有時期的境相就要在你面前顯現。請你不要慌亂,應該認真聽我對你的指示,極當體認,不要懷疑。

  某某人,我們平常所講的死亡,如今已降臨到你身上。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必然規律,沒有人能夠例外。有生必有死,一切都如此。現在你應該放下一切,不要再貪戀這個世界,因爲你已經死亡,即使貪戀也沒有用!沒有什麼東西能夠久住于世。所以在此流轉生死的緊要關頭,你一定要回憶上師對你的教導,依靠佛法僧叁寶,才能從痛苦中解脫出來。

  某某人,當法性中有的各種境界現前時,無論它多麼恐怖,你都不要害怕。一定要專心致志,去除雜念,要記住並依照下面的六句要偈去做。這六句要偈就是:

  嗚呼!

  此時法性中有現我前 驚懼怖畏境相皆當斷

  所現境相認爲自證智 當知即是中有之境界

  于此正逢阻礙大利時 自識所現寂怒勿生怖

  (這六句偈文的意思是:如今你正面臨法性中有時期,對于法性中有時期所顯現的各種恐怖境相你都不要害怕。因爲中有時期的一切現相都是我們的佛性(即自內證智)所顯現的。對于佛菩薩的寂怒雙身像更不要害怕,因爲這正是佛菩薩放光來接引你了。所以你只要不驚不怖就可以從業力中解脫出來,證得報身而獲得大利益。)”

  [7]令其認識本來面目教授(此文在亡者死後四日前,多次念誦。)

  嗟!善男子(某某):汝于身心分離之時,法性清淨淨相,自性微妙明光,燦然照耀,驚心動魄,猶如春日原野,陽焰閃動,此中景象,人人皆現,勿怖勿畏,勿生驚恐,當知即汝法性本光。又從光內突發洪厲法性本聲,猶如千雷一時齊震,應即認識,此亦汝自己法性本聲也,鎮定勿亂,勿怖勿懼。蓋汝此時,已具有所謂習氣意生之身,非複質礙血肉之軀,“聲”、“光”、“輝”叁項,任起于前,亦于汝身無能爲害,以汝此時無死因也。汝今若能認識自識所現本來境相,當可認知即是“中有”。

  嗟!善男子!若未認識當下本來境相,縱于人間如何觀修,而未遇此指授訣要,則定于“光”生怖、于“聲”生恐、于“輝”生懼。若不了知此教授之要點,則不認識“聲”、“光”、“輝”叁項,仍當流轉生死輪回苦海而已。

  “[7]令其認識本來面目教授”內容如下:

  “某某人,當你死亡約五天後,識神將從身體裏出來。在此身心分離之際,從我們清淨本性中顯現出微妙的明光,光輝燦爛,猶如春日原野上閃動的陽焰,驚心動魄。如此景象,每個人死後都會經曆。對此你不要驚慌害怕。要知道這些景象都是你本性光明所顯現的。在光明閃爍的同時,又從光內發出千雷齊震之聲,這是你本性光明所具有的宏大法聲。所以你要鎮定,不要慌亂,不要怖畏。因爲你已不再是血肉之軀,而是中陰之身。再強烈的聲、光、輝對你的身體也無能爲害。你已經死過,不會再死。你要知道所有這些中有境相都是你自識變化所幻現的,正是你本來面目的體現。這就是中有教授密法的要訣!

  某某人,在生前無論你如何觀修,若不知道此教授之要訣,則在法性中有時期,必定于光生怖,于聲生恐,于輝生懼,最終不得不在生死苦海中輪回,無有了期。如果你能夠明白此教授之要訣,就能夠于聲、光、輝中與光明合上去而證得報身佛。”

  在法性中有時期到來之前,行法的人要反複念誦以上[1]至[7]文,使經文含義深深印入亡者的八識田中。這樣當法性中有時期種種恐怖境相到來時,亡者就能知道這都是我們的本性光明所顯現的,這樣就能從痛苦中解脫出來。

  (叁)、第叁階段行法

  第二章 法性中有業力幻象

  丁、初周證入寂相部尊

  第一日誦法(亡者死後第五日、此日有佛兩尊前來接引)

  嗟!善男子(某某):汝已悶絕叁日有半至四日,從悶絕而複蘇,自設問曰:“我今何故起現如是境相”?汝當了知、此即“中有”。此時正際返入輪回,所有一切境相,悉皆現爲明光佛身,虛空遍現蔚藍色光。

  爾時中央密嚴刹土(一稱明點勇現刹土,一稱奧明天。)世尊“毗盧遮那如來”(亦稱“大日如來”或稱“光明遍照佛”。),其身白色,坐獅子寶座;手持八輻金輪,與虛空法界自在母面合交抱,來現汝前,此爲“色蘊”法爾清淨藍光,此光晃耀,嚴以明點及微光點,燦然明澈,自“毗盧遮那如來”父母雙尊胸中照臨汝前,直射汝心,眩目難睜,不敢逼視。而與此同時,又有“天道”白光不起怖畏者,並臨汝前。此時汝爲“愚癡”業力所牽,怖畏藍光,故于“法界體性智”光,生起恐怖而欲逃避;反于“天道”白光不生怖者,起欣樂想,而欲趨入。我今告汝,此時汝當于彼燦然明澈晃耀眩目之藍光,勿怖勿畏,不可逃避,此即所謂如來光明法界體性智也。當于其中,深生信樂,起渴仰心,而自念言:“此是世尊毗盧遮那大悲恩光”,亟起皈依,恭敬祈請。爾時世尊毗盧遮那、即接引汝出離“中有險峽”。汝對“天道”白光不眩目者,切勿欣樂,勿貪勿著。若生貪著,即淪天趣,複轉六道,以是障礙,阻解脫道。故當于彼,眼避勿睹;而于閃爍眩目之藍光,當起欣樂,發猛利心,渴仰世尊毗盧遮那如來,至心專注,念誦下偈,隨我發如是願:

  嗚呼!

  愚癡熾盛 流轉生死 法界性智 光明照耀

  毗盧遮那 導引在前 大自在母 護持于後

  祈脫中有 怖畏險峽 送我往登 正覺佛土

  如是虔敬猛利發願,即化虹光,融于毗盧遮那父母雙尊胸中,于中央密嚴刹土,以圓滿受用行相而證佛位。

  “第一日誦法”內容如下:

  “某某人,經過叁日半到四日的昏迷,你已漸漸清醒。但自己還不明白是怎麼回事?爲什麼會見到這些境相?你應該知道:現在你正處在法性中有時期,快要進入六道輪回了。在法性中有時期的第一天,從中央佛土即密嚴刹土,有世尊毗盧遮那如來前來接引。毗盧遮那如來身體呈白色,坐在獅子寶座上,手持八輻金輪,和虛空法界自在母面合交抱,顯現在你面前。從毗盧遮那如來父母雙尊胸中放射出藍色的光芒,使整個虛空呈現出蔚藍色。這光芒正是從我們本性中顯發的,色蘊清淨時所顯現的法界體性智光。此光非常強烈,絢耀奪目。光中有無數明點和微光點,跳耀閃爍。顯現在你面前,直射入你的心中,使你眩目難睜,不敢逼視。在藍色佛光閃耀的同時,天道白光也在你面前顯現。由于你被愚癡業力牽纏,對于佛放射的強烈藍光感到恐懼,甚至逃避。而對天道白光卻感到歡欣喜悅,覺得天道白光不剌眼,很舒服,並准備投入。

  我現在鄭重地告訴你:你不應逃避燦爛明澈,晃耀眩目的藍光,不應對此産生怖畏之心。因爲這正是毗盧遮那如來爲接引你而放射的光明。當耀眼藍光顯現時,你應當深生敬仰、渴求之心,並想:這就是世尊毗盧遮那如來的大悲恩光,這是象征佛之法界體性智的光明。對此強烈的光明,你要恭敬祈請、立即皈依。這樣,世尊毗盧遮那如來就會接引你脫離中有險峽之道。對于天道不剌眼的白光,你千萬不可生歡喜之心,不要貪著,要回避勿視。否則,你就會淪落天道,再次陷入六道輪回之中,得不到解脫。

  所以,對閃爍耀眼的藍色佛光,你應生歡喜之心,一心專注,渴望瞻仰世尊毗盧遮那如來雙尊。並隨我誠心誠意發願,念誦以下偈文:

  嗚呼!

  愚癡熾盛 流轉生死 法界性智 光明照耀

  毗盧遮那 導引在前 大自在母 護持于後

  祈脫中有 怖畏險峽 送我往登 正覺佛土

  (這段偈文的解釋請參見本書196頁)

  你應該非常虔誠恭敬的發願,義無反顧融入毗盧遮那如來父母雙尊胸中。這樣就可以化爲虹光,與佛光水乳交融,無二無別,當下證得自受用報身,而成就報身佛。次一等也可以生到中央密嚴刹土得真實受用。”

  第二日誦法(在亡者死後第六日,此日有佛六尊前來接引。)

  又雖已如前指示,然緣于“嗔”“恚”業障,對“光”與“輝”、懼而逃避,雖發是願,仍複迷而不悟,則第二日中,有“金剛薩埵不動如來”聖衆、及“地獄”惡業之光,同時並來現前,此時當複指示,呼亡者之名,念誦下文而告之曰:

  嗟!善男子(某某):谛聽勿亂!此第二日,有“水大”白色淨光,來現汝前。爾時,東方藍色“現喜刹土”(梵名:阿比羅提。藏名:恩巴爾嘎哇。)世尊“金剛薩埵不動如來”,其身藍色,手執五钴金剛杵,坐大象寶座,與“瑪嘛幾母”面合交抱,現臨汝前;“地藏”“彌勒”二菩薩、與“拉先女”(舞女)“補[草/別]女”(花女)雙尊圍繞于虹光曼陀羅海,六尊齊現而來。此爲“識蘊”法爾清淨白光,即“大圓境智”。此光晃耀,嚴以明點及微光點,驚眩欲絕,自金剛薩埵不動如來父母雙尊胸中,照臨汝前,直射汝心,眩目難睜,不敢逼視。而與此同時,又有“地獄道”不眩目之煙灰色光,亦與智光並臨汝前。此時汝爲“嗔”“恚”業力所製,怖懼白光而欲逃避;反于地獄道不…

《中有成就秘笈 (中有聞教得度釋義)》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打坐方法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