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中有成就秘笈 (中有闻教得度释义)▪P37

  ..续本文上一页,一切皆尔。汝当于此生世,勿贪、勿著,纵欲贪著,亦无能久住。汝于流转生死轮回中,切勿贪恋,惟当忆念上师三宝。嗟!善男子:汝于法性中有境相,纵有如何恐怖现前,汝当于此文句,记持勿忘,至心正念,依文义行,此有指授要偈云:

  呜呼!

  此时法性中有现我前 惊惧怖畏境相皆当断

  所现境相认为自证智 当知即是中有之境界

  于此正逢阻碍大利时 自识所现“寂”“怒”勿生怖

  如上教授,说令听闻,俾其心中忆念其义,纵有种种恐怖现象,决定认识,知即我本来面目,牢记勿忘。

  “[6]法性中有指授及六句要偈”内容如下:

  “某某人,请你不要散乱,要专心致志听我为你讲法。关于中有可分为六种,即生处中有、梦境中有、静虑中有、死位中有、法性中有及轮回中有。现在你正面临著死位中有,法性中有及轮回中有时期。在死位中有时期开始时,我们已经为你指示有两次光明显现,但你没能认取,所以现在仍然飘泊无依。很快法性中有时期和轮回中有时期的境相就要在你面前显现。请你不要慌乱,应该认真听我对你的指示,极当体认,不要怀疑。

  某某人,我们平常所讲的死亡,如今已降临到你身上。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必然规律,没有人能够例外。有生必有死,一切都如此。现在你应该放下一切,不要再贪恋这个世界,因为你已经死亡,即使贪恋也没有用!没有什么东西能够久住于世。所以在此流转生死的紧要关头,你一定要回忆上师对你的教导,依靠佛法僧三宝,才能从痛苦中解脱出来。

  某某人,当法性中有的各种境界现前时,无论它多么恐怖,你都不要害怕。一定要专心致志,去除杂念,要记住并依照下面的六句要偈去做。这六句要偈就是:

  呜呼!

  此时法性中有现我前 惊惧怖畏境相皆当断

  所现境相认为自证智 当知即是中有之境界

  于此正逢阻碍大利时 自识所现寂怒勿生怖

  (这六句偈文的意思是:如今你正面临法性中有时期,对于法性中有时期所显现的各种恐怖境相你都不要害怕。因为中有时期的一切现相都是我们的佛性(即自内证智)所显现的。对于佛菩萨的寂怒双身像更不要害怕,因为这正是佛菩萨放光来接引你了。所以你只要不惊不怖就可以从业力中解脱出来,证得报身而获得大利益。)”

  [7]令其认识本来面目教授(此文在亡者死后四日前,多次念诵。)

  嗟!善男子(某某):汝于身心分离之时,法性清净净相,自性微妙明光,灿然照耀,惊心动魄,犹如春日原野,阳焰闪动,此中景象,人人皆现,勿怖勿畏,勿生惊恐,当知即汝法性本光。又从光内突发洪厉法性本声,犹如千雷一时齐震,应即认识,此亦汝自己法性本声也,镇定勿乱,勿怖勿惧。盖汝此时,已具有所谓习气意生之身,非复质碍血肉之躯,“声”、“光”、“辉”三项,任起于前,亦于汝身无能为害,以汝此时无死因也。汝今若能认识自识所现本来境相,当可认知即是“中有”。

  嗟!善男子!若未认识当下本来境相,纵于人间如何观修,而未遇此指授诀要,则定于“光”生怖、于“声”生恐、于“辉”生惧。若不了知此教授之要点,则不认识“声”、“光”、“辉”三项,仍当流转生死轮回苦海而已。

  “[7]令其认识本来面目教授”内容如下:

  “某某人,当你死亡约五天后,识神将从身体里出来。在此身心分离之际,从我们清净本性中显现出微妙的明光,光辉灿烂,犹如春日原野上闪动的阳焰,惊心动魄。如此景象,每个人死后都会经历。对此你不要惊慌害怕。要知道这些景象都是你本性光明所显现的。在光明闪烁的同时,又从光内发出千雷齐震之声,这是你本性光明所具有的宏大法声。所以你要镇定,不要慌乱,不要怖畏。因为你已不再是血肉之躯,而是中阴之身。再强烈的声、光、辉对你的身体也无能为害。你已经死过,不会再死。你要知道所有这些中有境相都是你自识变化所幻现的,正是你本来面目的体现。这就是中有教授密法的要诀!

  某某人,在生前无论你如何观修,若不知道此教授之要诀,则在法性中有时期,必定于光生怖,于声生恐,于辉生惧,最终不得不在生死苦海中轮回,无有了期。如果你能够明白此教授之要诀,就能够于声、光、辉中与光明合上去而证得报身佛。”

  在法性中有时期到来之前,行法的人要反复念诵以上[1]至[7]文,使经文含义深深印入亡者的八识田中。这样当法性中有时期种种恐怖境相到来时,亡者就能知道这都是我们的本性光明所显现的,这样就能从痛苦中解脱出来。

  (三)、第三阶段行法

  第二章 法性中有业力幻象

  丁、初周证入寂相部尊

  第一日诵法(亡者死后第五日、此日有佛两尊前来接引)

  嗟!善男子(某某):汝已闷绝三日有半至四日,从闷绝而复苏,自设问曰:“我今何故起现如是境相”?汝当了知、此即“中有”。此时正际返入轮回,所有一切境相,悉皆现为明光佛身,虚空遍现蔚蓝色光。

  尔时中央密严刹土(一称明点勇现刹土,一称奥明天。)世尊“毗卢遮那如来”(亦称“大日如来”或称“光明遍照佛”。),其身白色,坐狮子宝座;手持八辐金轮,与虚空法界自在母面合交抱,来现汝前,此为“色蕴”法尔清净蓝光,此光晃耀,严以明点及微光点,灿然明澈,自“毗卢遮那如来”父母双尊胸中照临汝前,直射汝心,眩目难睁,不敢逼视。而与此同时,又有“天道”白光不起怖畏者,并临汝前。此时汝为“愚痴”业力所牵,怖畏蓝光,故于“法界体性智”光,生起恐怖而欲逃避;反于“天道”白光不生怖者,起欣乐想,而欲趋入。我今告汝,此时汝当于彼灿然明澈晃耀眩目之蓝光,勿怖勿畏,不可逃避,此即所谓如来光明法界体性智也。当于其中,深生信乐,起渴仰心,而自念言:“此是世尊毗卢遮那大悲恩光”,亟起皈依,恭敬祈请。尔时世尊毗卢遮那、即接引汝出离“中有险峡”。汝对“天道”白光不眩目者,切勿欣乐,勿贪勿著。若生贪著,即沦天趣,复转六道,以是障碍,阻解脱道。故当于彼,眼避勿睹;而于闪烁眩目之蓝光,当起欣乐,发猛利心,渴仰世尊毗卢遮那如来,至心专注,念诵下偈,随我发如是愿:

  呜呼!

  愚痴炽盛 流转生死 法界性智 光明照耀

  毗卢遮那 导引在前 大自在母 护持于后

  祈脱中有 怖畏险峡 送我往登 正觉佛土

  如是虔敬猛利发愿,即化虹光,融于毗卢遮那父母双尊胸中,于中央密严刹土,以圆满受用行相而证佛位。

  “第一日诵法”内容如下:

  “某某人,经过三日半到四日的昏迷,你已渐渐清醒。但自己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见到这些境相?你应该知道:现在你正处在法性中有时期,快要进入六道轮回了。在法性中有时期的第一天,从中央佛土即密严刹土,有世尊毗卢遮那如来前来接引。毗卢遮那如来身体呈白色,坐在狮子宝座上,手持八辐金轮,和虚空法界自在母面合交抱,显现在你面前。从毗卢遮那如来父母双尊胸中放射出蓝色的光芒,使整个虚空呈现出蔚蓝色。这光芒正是从我们本性中显发的,色蕴清净时所显现的法界体性智光。此光非常强烈,绚耀夺目。光中有无数明点和微光点,跳耀闪烁。显现在你面前,直射入你的心中,使你眩目难睁,不敢逼视。在蓝色佛光闪耀的同时,天道白光也在你面前显现。由于你被愚痴业力牵缠,对于佛放射的强烈蓝光感到恐惧,甚至逃避。而对天道白光却感到欢欣喜悦,觉得天道白光不剌眼,很舒服,并准备投入。

  我现在郑重地告诉你:你不应逃避灿烂明澈,晃耀眩目的蓝光,不应对此产生怖畏之心。因为这正是毗卢遮那如来为接引你而放射的光明。当耀眼蓝光显现时,你应当深生敬仰、渴求之心,并想:这就是世尊毗卢遮那如来的大悲恩光,这是象征佛之法界体性智的光明。对此强烈的光明,你要恭敬祈请、立即皈依。这样,世尊毗卢遮那如来就会接引你脱离中有险峡之道。对于天道不剌眼的白光,你千万不可生欢喜之心,不要贪著,要回避勿视。否则,你就会沦落天道,再次陷入六道轮回之中,得不到解脱。

  所以,对闪烁耀眼的蓝色佛光,你应生欢喜之心,一心专注,渴望瞻仰世尊毗卢遮那如来双尊。并随我诚心诚意发愿,念诵以下偈文:

  呜呼!

  愚痴炽盛 流转生死 法界性智 光明照耀

  毗卢遮那 导引在前 大自在母 护持于后

  祈脱中有 怖畏险峡 送我往登 正觉佛土

  (这段偈文的解释请参见本书196页)

  你应该非常虔诚恭敬的发愿,义无反顾融入毗卢遮那如来父母双尊胸中。这样就可以化为虹光,与佛光水乳交融,无二无别,当下证得自受用报身,而成就报身佛。次一等也可以生到中央密严刹土得真实受用。”

  第二日诵法(在亡者死后第六日,此日有佛六尊前来接引。)

  又虽已如前指示,然缘于“嗔”“恚”业障,对“光”与“辉”、惧而逃避,虽发是愿,仍复迷而不悟,则第二日中,有“金刚萨埵不动如来”圣众、及“地狱”恶业之光,同时并来现前,此时当复指示,呼亡者之名,念诵下文而告之曰:

  嗟!善男子(某某):谛听勿乱!此第二日,有“水大”白色净光,来现汝前。尔时,东方蓝色“现喜刹土”(梵名:阿比罗提。藏名:恩巴尔嘎哇。)世尊“金刚萨埵不动如来”,其身蓝色,手执五钴金刚杵,坐大象宝座,与“玛嘛几母”面合交抱,现临汝前;“地藏”“弥勒”二菩萨、与“拉先女”(舞女)“补[草/别]女”(花女)双尊围绕于虹光曼陀罗海,六尊齐现而来。此为“识蕴”法尔清净白光,即“大圆境智”。此光晃耀,严以明点及微光点,惊眩欲绝,自金刚萨埵不动如来父母双尊胸中,照临汝前,直射汝心,眩目难睁,不敢逼视。而与此同时,又有“地狱道”不眩目之烟灰色光,亦与智光并临汝前。此时汝为“嗔”“恚”业力所制,怖惧白光而欲逃避;反于地狱道不…

《中有成就秘笈 (中有闻教得度释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打坐方法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