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中有成就秘笈 (中有聞教得度釋義)▪P46

  ..續本文上一頁述的第四階段的行法。

  己 綜述本法之勝妙功德

  本密法乃一切法中續部心要,中有教授要訣;僅由耳聞即得解脫。若獲目見,亦得解脫。凡在臨命終時,多爲每一種習氣之所惑亂;除此“聽聞解脫密法”,更無其他方便。惟諸勝上修行人,平日熟修薰習,于證智上,曾有指證及覺受者,到身心分離時,法性顯現,則于“死位中有”明光初現之時,在認識上極爲有力,故此法當于在生之時,奉爲課誦,明記勿忘,是爲至要!並于此文字句義,涵泳玩味,通達了解,如理作意,叁時念誦,習以爲常;如能明白句義,牢記于心,縱有百鬼驅逐,于此句義亦不忘失。若複有人,經過一次聽聞,雖其人曾積無間大罪,亦得解脫。故對此微妙密法,當于大衆中,廣爲朗誦,令其一度聽聞;雖複不解其義,但在“中有”時,自內證智,豁然開朗,記憶力強,較在生前,超過九倍,其在爾時,一字亦不忘失而能記憶。故當于世間之人,廣爲詳說;諸病人前,當爲朗誦;亡者耳旁,亦當朗誦。對此妙法,廣爲流通,有緣之人逢遇此法,極爲慶幸!其有未積善根資糧,或未淨垢障者,甚難遭遇,縱使得遇,亦難容心信受,坐失大利而已。凡有閱此法者,僅需對之不起顛倒妄見,即可解脫,是故對之極宜珍重!

  法性中有指示終。

  (此段解釋參見本書117頁)

  五、行法實施

  中有教授聽聞解脫密法 藏名巴多脫卓

  西藏密教初祖蓮華生大士心傳寶典

  取庫藏者持明羯磨洲大師自黃金河畔堪波達山請出流通

  諾門金剛乘弟子壽固金剛孫景風敬譯

  (四)第四階段行法

  正編下卷 輪回中有教授

  ◎皈敬偈

  皈命依怙尊 上師及叁寶 願慈悲攝受 中有得解脫

  上卷中有教授,已至法性中有,茲當開演輪回中有解脫法。

  正編下卷講的是第四階段的行法,即輪回中有時期的救度方法。這一階段的行法,要在亡者斷氣十八天之後開始實施。“皈敬偈”的意思就是表示我們願皈依佛菩薩並請求加被之意。這段“皈敬偈”的意思就是:我願皈依上師及佛、法、僧叁寶。祈請諸佛菩薩慈悲攝受我,做我的依靠,把我從中有苦難中解脫出來。

  第一章 死後之境界

  前卷關于法性中有,經已詳細導示。除已能了悟真實法相及具淨行善業之人、如說實行而得解脫者外,然仍有未能了悟及具惡業之人,緣于業力熾盛,不解實相;或爲業力所牽,恐懼怖畏;雖經導示,自失得度之機,延至二七終了、而仍未能證入者,當誦下文,印入其心。

  甲 中有身之生起及其特能

  作法者,先于叁寶前,盡力設供,如法舉誦啓請諸佛菩薩加被等偈,悉照前卷“誦法實施”中所規定,應呼亡者之名,如下導示,叁至七遍。

  經過前叁個階段的行法,亡者應該了悟實相,認取光明。但仍有惡業深重之人,爲業力所牽,雖然經過多次指示,仍然對各種境相感到恐懼怖畏,失去得度的機會,而落入輪回中有。行法者應該繼續爲這些人實施輪回中有時期的救渡方法。在行法時,同以前一樣,每日念誦“谛實力偈”(見本書178頁)叁或七遍,召喚亡魂前來聽法。然後再念誦以下導示叁至七遍。導示一至導示四介紹了中陰身的形成及其特能。

  導示一

  善男子(某某):谛聽勿亂!人于死後,淪入地獄,或生天道,乃至轉成“中有之身”,如是名爲“超常之身”。汝于死後,初則經過叁日半或四日之昏迷,迨汝蘇醒,經曆“法性中有”“寂相”“怒相”諸部聖衆,智光炳照,種種示現,方便接引,惜汝愚而無知,懼不證入,蹉跎自誤迄至今時,猶自以爲如夢初醒,同時轉成發光之體,類似生前所具之色身,此如密典教示偈雲:

  當得相似幻色身 類乎前身當生身

  六根覺能齊賦有 行動無礙任遊行

  具有業通神變力 同類天淨眼見形

  此偈教示,即今汝之現在境相也。發光之體,經文解爲“類乎前身當生身”,意指亡者將賦之身,恰如前世宿業所感,亦得相當福報莊嚴相似之身,名曰:“意生之身”。惟幻不實,隨業而轉。故如汝因己前業力當感生天趣,天趣境相,立即現前。或生修羅道、人道、傍生道、餓鬼道、地獄道,各道境相,無不隨感而現,此皆由業感果,如影隨形。所謂“類乎前身”者,“前身”二字,隱指汝死後叁日半或四日前之血肉色身;“當生”二字,則指所感將來投生之處情景。是以經句“類乎前身當生身”,應即解爲類乎已棄之色身,與夫將來重複受生應賦之色身。惟汝如遇有如是生身境相,無論如何,勿起貪求生身之念,亦勿怯弱;設因怯弱而生貪求,則汝又將淪入生死輪回之中,受苦無休矣。

  迄至昨日,汝仍不悟“法性中有”,以致漂泊至今,尚無歸宿之所。今者汝當依奉上師所傳教授,心不散亂,善自安止,任運無爲,則自內證智,元明光照之境,自得現前。果能如是,自得解脫,不再蹈入受生胎門。設若不能,則當信樂虔敬,觀想汝之上師本尊、或“大悲怙主”,在汝頂上,蔭庇于汝,而以猛利欲樂之心,誠懇禱求,專一信仰,執持勿失爲要。如上導示,彼亡者但能了悟,依說堅持,自得解脫,不再淪入生死苦海中。設因業力所牽,仍未了悟而證入者,當再呼亡者之名,念誦下文而告之曰:

  “導示一”內容如下:

  “某某人,請不要慌亂,仔細聽我爲你講法!人死後,有的直墮地獄,有的直生天道。除這兩種人沒有中陰身,其余的人都會有中陰身。因中陰身不同于我們的肉體,所以又叫“超常之身”。你死後經過叁至四日的昏迷,清醒後又經曆了十四天的法性中有時期。由于你對寂部、怒部佛菩薩的種種示現,愚而無知,懼不證入,延誤至今,實在可惜。當你漸漸從昏迷中清醒過來,就會發現,自己已不再擁有原來的身體,而是變成以風大爲主,發出淡色光的中陰身。這個中陰身正如密教精典中偈文所描述的那樣:

  “當得相似幻色身,類乎前身當生身

  六根覺能齊賦有,行動無礙任遊行

  具有業通神變力,同類天淨眼見形”

  這段偈文告訴我們,中陰身是由于我們六根不清淨,第七識執著有我而幻現出來的身體。因第七識爲意根,所以又稱中陰身爲意生之身。這個意生身虛幻不實,它的形狀開始就類似于我們死亡前的身體(即“前身”)。以後,中陰身會隨著業力的變化而變得與將要投生的身體(即“當生身”)相似。在人死後,由于業力所感,當投生哪一道,哪一道的境界就會現前。亡者的自識就會隨著境界的變化而發生變化,于是引起意生身的變化。比如貪心重的人將投生餓鬼道,餓鬼道的恐怖境界就會現前,這時隨著亡者心念的變化,其中陰身慢慢就會變成餓鬼的形像。所以無論我們身體發生什麼變化,無論我們看見什麼境相,我們都不要貪求或者懼怕,否則就會再次投入生死輪回之中,無有了期。

  由于你在法性中有時期未能認取光明,以致漂泊至今,無有歸宿。現在你應按照上師對你的教導,心要空淨,不要散亂。本性光明就會再次現前。你如能當下認取,即可解脫,不會再蹈入受生之門。如果你做不到,則要以愉快的心情,一心一意,虔誠恭敬觀想你的上師本尊,或觀世音菩薩,在你的頂上或面前保護你。”

  按照上文導示亡者,如果亡者能按照導示的要求去做,就能夠得到解脫,而不再淪入生死苦海。如果亡者被業力所牽,不能自主而未證入,則要繼續爲亡者念誦以下導示。

  導示二

  善男子(某某):谛聽勿亂!上偈所雲:“六根覺能齊賦有”者,謂汝生前,或爲目盲,或耳重聽,或不良于行,乃至諸根殘缺,今在“中有”境中,汝目能視,耳亦能聞,六根無損,聰明伶俐,一切具足,所以證明汝已離世,漂泊中有,了悟此理,記持勿失。

  複次,所謂:“行動無礙任遊行”者,謂汝現今已受得中有意生之身,業已脫離質礙血肉之軀,故具種種特能,意念所至。通過磐石、山陵、丘壟、地土、房屋乃至須彌四洲,任汝遊行,無有阻礙,惟除“菩提迦雅”(指印度金剛座,爲賢劫諸佛如來共成佛道示現之處。)及母體子宮不淨之門,不能穿過外,縱如須彌山王,往來穿過,亦無窒礙。即此可證汝已淪泊“中有”。惟汝今者,當善自了知,懇切憶念上師本尊,竭誠祈禱于“大悲怙主”,是爲切要!

  “導示二”內容如下:

  “某某人,請不要散亂,仔細聽我爲你講法!在導示一的偈文中,提到中陰身“六根覺能齊賦有,行動無礙任遊行”。這句話就是說:盡管你生前六根殘缺不全,是盲人,或者是聾子,或者行動不便,但中陰階段的你卻聰明伶俐,六根完好無損,能看,能聽,而且行動無礙,可以任意遊行。只要意念一動,就可以穿越磐石、山陵、土地、房屋乃至須彌四洲。除佛的金剛座和母體子宮外,沒有什麼東西能阻礙你。千裏萬裏往來穿逡,一飄就到。所以種種迹象表明,你已脫離血肉質礙之軀而擁有中陰之身。現在,你只有懇切憶念上師本尊,竭誠祈請觀世音菩薩,才能脫離中有之苦。這一點你一定要牢記勿忘!”

  導示叁

  嗟!善男子(某某):所謂“具有業通神變力”者,此非謂汝修持功德或禅定所證之通所致,蓋由業力所感之神通,屬于業等流(由因流出果,由本流出末,因果本末相類似,謂之等流。)一刹那間,能繞“四洲須彌”,于所意欲任遊境地,一刹那頃,皆能應念而至,猶如壯士手臂伸屈之頃,即能到達。一切憶求,或憶或不憶,無有不能示現者。今汝已能無礙示現,當認取之,祈請上師印證。

  “導示叁”內容如下:

  “某某人,你現在的中陰身“具有業通神變力”。一刹那間,能繞須彌四洲。無論什麼地方,遠隔千裏萬裏,你一動念即可飄到,就像身體強壯的人伸出手臂一樣容易。你以前記不住、想不起來的事情,現在只要一動念,即可回憶起來。這種突如奇來的神通完全是由業力所致,而不是你修行功德或禅定功夫所證的神通,所以稱爲業通。這只是小小的神通,不可與佛的六通相提並論。你現在雖能無礙示現,但仍…

《中有成就秘笈 (中有聞教得度釋義)》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打坐方法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