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中有成就秘笈 (中有聞教得度釋義)▪P50

  ..續本文上一頁極爲重要。閉胎之法可分兩種:一是製止亡者勿入胎門,二是閉塞所入之胎門。

  1 製止亡者勿入胎門的方法

  當中有境界現前時,你應一心觀想你曾修過的本尊。如果你生前沒有修過任何本尊法,則觀想大悲怙主觀世音菩薩爲自己的本尊。首先,觀想本尊光彩奪目,晃然燦然;然後再觀想本尊,由外而內,漸漸消失無形,隨之所有一切境相均如幻化,漸漸消失,歸無所得。這樣觀想就可以將中有境界轉化爲明空境相,從而關閉所有入胎之門,這是非常重要的方法。如果你做不到,就有入胎的可能。請繼續聽我爲你指示—關閉所入之胎門的方法。

  2 關閉所入胎門的方法

  關閉所入胎門的方法,又分爲五種,下面我將爲你逐一指示,請仔細聽。”

  [1]閉塞胎門第一步 導示十五

  此有偈雲:

  嗟!

  我今輪回中有起現時 意念純一至心當保持

  善妙緣會盡力求延續 永斷胎門回頭須憶念

  努力淨相唯一需要時 嫉妒永斷修上師雙身

  以上偈語,以清朗之聲,爲之念誦,策發其意,如文觀想,依次修習,至要!至要!

  此中義理,所謂“我今輪回中有起現時”者,謂汝今已淪爲“輪回中有”之相,于其境相,自可證知;汝今試向水中或鏡中觀之,均不見汝之形色,亦無身影可見者,蓋由汝已舍離生前質礙血肉之軀,而爲意生之身,漂泊無依,即爲汝已淪入輪回中有顯著之相,故當意念純一至心保持,唯以“一心虔誠”爲主。臂如以缰禦馬,一心專注,向前馳行,誠恐爲惡業所牽而致轉變意念。其在人間,若已對于正法及上師灌頂教授、或聖教經典、與此《中有聽聞解脫密法》隨擇一種,發心憶念,而“善妙緣會盡力求延續”,不可散亂。要知上升與下降之界限,即在此時。于此一刹那間,因懈怠而喪失者,即爲示現痛苦來臨之時;于此一刹那間,意念專一而能保持者,即爲示現安樂來臨之時。故當“意會純一至心當保持”與“善妙緣會盡力求延續”。今者閉塞胎門,時期已至,即“永斷胎門回頭須憶念”“努力淨相唯一需要時”也。

  如上所說,其在此時,初當清淨胎門,次說閉塞之法,共有五步。已說第一步,次說二叁四五步,當善自憶持。

  關閉胎門的第一種方法,即“導示十五”。

  “導示十五”內容如下:

  “某某人,爲了關閉所入之胎門,你要按照我爲你念誦的偈文去做,這段偈文就是:

  嗟!

  我今輪回中有起現時 意念純一至心當保持

  善妙緣會盡力求延續 永斷胎門回頭須憶念

  努力淨相唯一需要時 嫉妒永斷修上師雙身

  這段偈文的意思是說:你現在已經進入“輪回中有”時期,你可以站在鏡子前面,或俯身看水中,均看不到你的身影,這就證明你已經離開質礙血肉之軀,而成爲中有意生之身。中有意生之身失所憑依,尤其在輪回中有時期,各種境界紛紛現前,你的心念也隨之變化極快。所以此時你應當竭盡全力保持意念純一。就像駕禦脫缰之馬,一心專注,不要被惡業所幻化的各種境界迷惑,不要讓意念隨境而轉。現在你應當一心回憶生前所修之法,或上師對你的教導,或者自己所熟悉的佛教經典,或者本《中有聽聞解脫密法》,不要散亂。要知道,因散亂,于一刹那遂墮入生死輪回而受苦;因保持意念純一,于一刹那可脫離生死苦海而得安樂自在。解脫的關鍵在此一舉!在此緊要關頭,你要按我的指示去做,在佛菩薩的加持下,即可永斷胎門,這就是關閉胎門的第一種方法。”

  [2]閉塞胎門第二步 導示十六

  嗟!善男子(某某):此時男女交會行相,又現汝前,當睹見時,應抱定堅持不入其間之念。當觀男女父母雙身,即爲上師父母雙尊,向之敬禮,意存供獻,竭誠恭敬,請求正法,至心專注,定能閉塞胎門。若仍不閉,將有必當入胎之勢,則觀男女父母雙身爲我本尊,或觀本尊即“大悲怙主”父母雙身之體,對之供養,意變供物(謂以自己意所變現之供品爲供養)而伸供獻,請求賜我悉地。如是竭誠爲之,即能閉塞胎門矣!

  關閉胎門的第二種方法,即“導示十六”。

  “導示十六”內容如下:

  “某某人,當你看見男女交會的情景時,你要抱定不入其間的心念。並把他們看成是上師父母雙身,或者是雙身本尊,或者是大悲怙主觀世音菩薩的雙身之體。並竭誠恭敬向他們敬禮,同時用意念觀想出許多上妙供品,來供養他們。並請求他們賜給你智慧,使你不爲境界所轉。就這樣竭誠恭敬的觀想,即能閉塞胎門,否則就有入胎之勢。”

  [3]閉塞胎門第叁步 導示十七

  複次,如上所示,胎門仍未閉塞,將有投入之勢。今第叁步,宣示遣除愛憎之教授。其中生門,共有四種,即卵生、胎生、化生、濕生。四生之義,卵生胎生,二者相同。如前所說,男女交會,已現于前,當在爾時,乃由貪愛或由憎嫌而入其胎。一入其胎,受生爲馬,或爲雞犬,或爲人等,隨其一處,俱有可能。若受生爲男,則自現男相,對于其父,深生憎嫌,對于其母,則生貪愛之念;若受生爲女,自現女相,對于其母,深生嫉妒,對于其父,則生貪戀之心;由此因緣,遂入胎門,適爲男女紅白兩明點交會時期,感受“俱生喜”已(俱生喜是密法中四喜之一。),則安樂與意想,遂起昏沈顛倒之相,則凝結爲“羯羅蘭”(胎兒在母腹中一周,謂之羯羅蘭。)“遏部昙”(胎兒在母腹中二周謂之遏部昙。)之胎身。迨至從胎而出,張目而視,反爲一犬,在犬窩中受苦。如是或在豬圈,或在蟻巢,或生爲牛犢、羔羊,欲返不得,愚蠢無知,絕望之際,備受種種苦惱,如是展轉無期,或入地獄,或生餓鬼,六道之中,輪回不已,爲無量諸苦之所逼惱,又或爲摩目侯羅伽(大腹行),如是之人,執著不悟,毫不畏懼,可悲可歎,言之心悸。若無上師勝妙教授者,幾何不墮入如上所述懸崖險窟之中乎。一經墮入,則沈淪生死,求出無期,是故當聽我說,對此教授,牢記在心;今者所示遏止愛憎閉塞胎門教授,善自谛聽而保持之。上述“永斷胎門回頭須憶念,努力淨相唯一需要時,嫉妒永斷修上師雙身”,即謂此也。上不雲乎!若受生爲男,愛母憎父,受生爲女,愛父憎母,故爲嫉妒所生之相。其在此時,有甚深教授要訣。嗟!善男子,愛憎妄念生起之時,應即觀修如左:

  哀哉!如我有情,惡業深重,淪沒生死,愛憎爲依,設不自拔,耽著愛憎,自陷生死。長劫沈溺大苦海中,無量無邊,永不得出。我自今後,當棄愛憎,永不需作。噫!今後愛憎,決不再作。

  如是思惟,自呵自責,至心專一,猛利保持,此如教典雲:

  惟有此誓願 可閉塞胎門

  嗟!善男子(某某):心勿散亂,意念純一,至心保持,是爲最要!

  關閉胎門的第叁種方法,即“導示十七”。

  “導示十七”內容如下:

  “如果經過以上導示,胎門仍然未閉,還有投入之勢。在此我將爲你講授關閉胎門的第叁種方法—即斷除愛憎之情。

  生門共有四種:即卵生、胎生、化生和濕生。其中卵生、胎生兩者相同,都是看見男女交會的情景。如果這時,你由于貪愛或憎嫌而加入其間,就投胎了。一入其胎,就有可能受生爲馬、爲雞、爲犬,或爲人等。如果受生爲男,則現男相,貪愛其母,而憎嫌其父;如果受生爲女,則現女相,貪愛其父而憎嫌其母。所以,投胎受生還是由于你不能斷除愛憎之情的緣故。

  如果你執迷不悟,不按上師的教導去做,不斷除愛憎之情,則在男女交會(即紅、白兩明點交會)時期,你會感到“俱生喜”。這短暫的安逸快感,使你昏沈顛倒,這樣你就住胎了。當你生出來的時候,睜開眼睛,才發現自己已變爲一犬,在犬窩中受苦;或者是在豬圈、蟻巢;或者變爲牛犢、羔羊等,欲返不得。絕望之際,倍受種種苦惱。由于愚蠢無知之故,死後,會再次被投入地獄,或生爲餓鬼,或生爲摩目侯羅伽(意譯爲地龍、大蟒蛇、大腹蛇等),墮入苦難的深淵,受無量諸苦。實在是可悲!

  因此,你要認真牢記我對你的導示,永斷愛憎之情,即可關閉胎門,這就是關閉胎門的要訣。上述偈文中,“永斷胎門回頭須憶念,努力淨相唯一需要時,嫉妒永斷修上師雙身,”就是這個意思。所以,當你愛憎忘念生起時,你要自呵自責按下文發願:

  由于我惡業深重,對各種境相心生愛憎,故長劫沈淪于無量無邊的生死苦海之中,永無出頭之日。由于愛憎之故,使我飽受諸苦,自陷泥潭,實在是可悲、可歎!從今往後,我一定要永遠抛棄愛憎之情,斷除情欲之心。

  你要這樣思惟,至心專一,不要散亂!只有這樣勇猛精進的發願,方可閉塞胎門。至爲重要!”

  [4]閉塞胎門第四步 導示十八

  又雖已如上導示,然胎門未閉,將有投入之勢,則又有“如幻不實”之教授,令其閉塞胎門,觀修如左:

  嗟!嗟!男女父母雙身也,暴雨狂風也,霹雳巨聲也,怖畏境相也,一切情器世間,所有實體相狀,自性如幻,雖其如何顯現,終非實有,一切虛幻不實,如夢如幻,無常無定,何用愛著?何用恐怖?此是無中見有,一切諸法本從心生,心性如幻,本來即無,欲到彼岸,豈有是處。嗟!汝從本以來,在迷不悟,故執無爲有,執假爲實,執幻爲真,由來已久,沈淪生死,以迄于今。如再不知如幻不實,則永久沈淪苦海,陷入衆苦泥塗之中,豈有窮期。是故當觀此一切。如夢如幻,如空谷回聲,如海市蜃樓,如鏡中形影,如眼中空花,如水中之月,雖刹那間,欲求真實,亦不可得。故當意念純一,至心保持,屏除執實之念,專注相續,汝必廢然知返,及早回頭矣。如是一心決定,了知非實,胎門自閉。

  雖然經過以上指示,但胎門仍然未閉,亡者還有投胎之勢,這時要繼續爲亡者指授關閉胎門的第四種方法。此段導示又稱“如幻不實”之教授,就是告訴亡者不要執著,一切境相都是虛幻不實的。其具體指示如下。

  “導示十八”內容如下:

  “某某人,你今天所看見的男女雙身,狂風暴雨,霹雳巨聲,怖…

《中有成就秘笈 (中有聞教得度釋義)》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打坐方法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