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玄義。名、體、宗、用和判教。底下解釋論文。
解釋論文
【念佛法門,諸經廣贊。約其總貫,略有二途:一普念、一專念。】
二途:二個方面。普念:普念一切佛,如南無佛,密宗的南無布達亞。專念:專念某一尊佛叫專念。
【如觀佛相海經、佛不思議境界經等,但明普念。】
此二經等都是講普念的。剛才所說的南無佛,南無布達亞都是普念。
【藥師琉璃光如來經、阿佛經、無量壽經等,特明專念。】
阿彌陀經是專念阿彌陀佛。
【今此華嚴,一多相入。】
華嚴經一多相入,一入多,多也入一。
【主伴交融。】
一切世界有主。在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主,觀音、勢至、諸大菩薩都是伴。主伴交融。說主,則伴在其中。說伴,則主亦在其中。彼此交融,主伴不二。
【即自即他。】
一切佛。阿彌陀佛即是釋迦牟尼佛,即是毗盧遮那佛。從阿彌陀佛看,阿彌陀佛是自佛;釋迦牟尼佛,毗盧遮那佛是他佛;他佛就是自佛。
【亦專亦普。】
念阿彌陀佛就是念一切佛。說是專,也是普。此即不可思議之處。
【略標五義以貫全經。】
以下提出五個勝義來貫徹華嚴全部經,來總攝、來總結華嚴全經八十卷。
【一念佛法身,直指衆生自性門。】
念佛的法身,就是直指衆生的自性。此論的殊勝功德,在此很突出。從法身流出報身、化身。念佛最後是證法身。佛是凡夫所仰望最高的。而佛最高的是法身。“念佛法身”就是“直指衆生自性”。在學人分上,這十個字,前四個字與後六個字連不到一塊。連不到一塊,是衆生見。能融會,是佛知見。
【二念佛功德,出生諸佛報化門。】
佛來顯現這一切佛刹、一切國土,顯現種種的佛身。這是佛的殊勝功德,佛的功德之所莊嚴、之所成就。爲了攝受衆生,念佛的功德。佛因爲有這種功德,所以才能流現出這些國土,這些法門。而佛能夠流現這些國土,這些法門,正是佛的殊勝功德。
【叁念佛名字,成就最勝方便門。】
法身,報化身怎麼念呢?念名字就夠了。就念“南無阿彌陀佛”。彭居士是大智慧,用的字不多。這五條大家若能吃得消,大家就大大的向圓人的路上邁進了一大步。最勝方便門:最殊勝的方便門。大家有時候往往總是不滿意,盼望哪一天得個什麼法、灌個什麼頂,現在彭居士在此處告訴你,念佛名字這就是“最勝方便”。
【四念毗盧遮那佛,頓入華嚴法界門。】
華嚴是毗盧遮那佛說的。毗盧遮那佛即是本師釋迦牟尼佛。頓入華嚴法界門:一下就入了華嚴法界,十玄四無礙。四法界:理、事、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十玄重重無盡。這表示尊師重師。修行人不能忘本、本師啊。就是要尊師之教。釋迦牟尼佛教我們念佛。阿彌陀經,無量壽經都是佛說的。佛教我們念佛,應當發願往生,聽佛的話,才是尊師。不只是上供嗑頭。上供嗑頭是純皮毛的表現。根本是從內心中接受佛的教化、聽佛的指示,依教奉行,這才是尊師。
【五念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圓滿普賢大願門。】
此處點到主題了。念名字,念誰的名字?最後,就念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圓滿普賢大願門”,這樣就圓滿了普賢的十大願。普賢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最近臺灣來了一位法師,他在國外非常受人景仰,在美國、在加拿大、在臺灣、在香港、在馬來西亞、在新加坡。他這個人本來是念哲學的,後來學了佛,講這講那、講楞嚴、講華嚴,後來從華嚴上醒悟了,念佛了。華嚴不離念佛,說來說去,導歸極樂。他現在變得是專修專弘淨土法門,專弘無量壽經,而且就是夏老師這一本。圓滿普賢大願,他就從普賢大願,轉向淨土。導歸極樂世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最後還是從華嚴的總結。
【別申問答,豁破群疑,普與見聞,同歸一乘雲爾。】
除了上述五條之外,又提了幾個問答。破解群疑,願一切見聞者,都同歸到一乘之法,都得成佛。
【一念佛法身,直指衆生自性者。】
念佛法身、直指衆生自性是什麼呢?
【吾人固有之性,湛寂光明,遍周塵刹。】
每一個人本有的性,(固有即本有),很堅固、不生不滅、不會什麼時候沒有。此本性“湛寂光明、遍周塵刹”。寂:寂淨。而且用“湛”字形容,清湛極了。寂是寂淨。湛寂指一點灰塵、一點渣子、一點汙垢都沒有。本性就是這麼樣的湛寂光明。而且是遍周塵刹,塵塵刹刹無量無邊的世界。現在可以知道,地球是太陽系的一員,太陽系是銀河的一員。再往上不知多少銀河系、星雲。再大是什麼?還不知道,無量無邊。有的天體的光到我們這裏要多少億年。以光的速度到我們這裏還要萬萬年,這個世界有多遠。這還是肉眼的世界,科學所了達的。實際上是遠遠超過科學的水平。科學所能知道的就是這一小塊。雖然說比從前的一小塊大多了,但還是一小塊。自己的自性是湛寂光明,而且是遍周塵塵刹刹。現在科學所不能及的地方,以及將來也不能及的地方,可是你的自性都遍達該處,都包括在內了。
【諸佛別無所證,全證衆生自性爾。】
諸佛成了佛,證了佛。信解行證,開始要信、信了之後如實的解,解了之後就實行,行了之後,最後是證。諸佛證什麼?別無所證,全是證的“衆生的自性”。佛所證實到的是什麼?就是我們每一個人本有的本性。在座的任何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本性。佛證的是什麼?成了佛,證了最高的境界,是什麼?就是衆生每一個的本性。底下引華嚴。
【如來出現品雲:“菩薩摩诃薩應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覺”。】
諸大菩薩你要知道你們的自心,自心之中,念念之中,在你心念之中,有佛成功了。
【“何以故。諸佛如來不離此心成正覺故”。】
諸佛如來就不離衆生之心,而成佛呀。
【“如自心,一切衆生心亦如是”。】
每一個人有自心,一切衆生也都是如此。
【“悉有如來成等正覺。廣大周遍,無處不有,不離不斷,無有休息”。】
每一個人心中都有無窮無盡的佛,隨時隨時在那裏成佛。而且此心廣大周遍,無處不有,永遠是不離不斷、無有休息。(此爲一段,下第二段就是釋迦牟尼佛成佛時,看見星星,大覺大悟,成佛了。)
【又雲:“無一衆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不能證得”】
沒有一個衆生沒有如來的智慧。“具有”,表示已經有了。在座的人,每一個人,承認這句話嗎?這是佛說的,佛成佛時所證明的。成佛就是因爲證實到這一點,每一個人都有如來的智慧,所以我們要大精進,要大慚愧。我們有如來的智慧,可是我們就墮落成這個樣了。這是事實,但是我們要懂,我們並不是很難,只要把這些虛妄都去掉,恢複本有就是了。不是變個什麼、得個什麼、修成個什麼。氣功是講究從頭上出了個小人(元神),小人再修,又再出個小人。佛法不如此,此爲心外取法,佛教不是這樣。衆生有佛一樣的智慧,但就是因有妄想、有顛倒執著。想的都是錯的,還執著,還把錯的抓住不放。這不好辦了,所以不能證得。
【“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則得現前。”】
就是這樣。這一段十分殊勝。這一段論文,十方諸佛都放光;一切佛世界都天雨妙花;一切魔宮都震動。就像我們地球發生了唐山大地震,九級,魔宮都倒塌,魔王都昏倒在地,不可思議。
所以,一切神通,現在的奇異功能,均無法相比。神通太渺小了。阿羅漢的神通,能把太陽和月亮換個位。阿羅漢還是小神通,菩薩神通更大。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是佛神通。能直指凡夫的心。讓凡夫見了自己的本性,就成佛,這是佛的神通。佛現大神通,直指:念法身佛,念的就是自己的自性。這和淨土宗是結合的。觀經的話:“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在解放前夕,江西有個比丘尼,逝世之後火化,頂骨不壞,上面有四個字:“心作心是”。圓徹法師已經有了此拓片。此是很殊勝的事。心作心是。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你現在念佛,就是“是心作佛”。你作佛這個心就是佛。此就與彭二林完全一致了。實際說,夏老師說,《華嚴經》、《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叁部經是一部經。華嚴是大本、無量壽是中本、阿彌陀是小本。叁本是一部經。
《彌陀疏鈔》也是一上來就說:“靈明洞徹、湛寂常恒”。非常明,是靈明。非常徹,是洞徹。非常寂,是湛寂。恒就是常,又用常來形容恒,絕對的恒。“非清非濁、無向無背”。沒有清濁之分,也沒有向背之別。“大哉真體不可得而思議者,其唯自性欤”。這個真體,不可思議的,就是每一位的自性。所以彌陀疏鈔、觀經的宗旨和此論是一樣的。這是“根本”:“體”和“本”。
彭二林居士是造詣很深的居士,很稀有。其論非常透徹,斬釘截鐵,不允許你模棱兩可。我們知道念佛有四種,念佛法身,此處指實相念佛。法身就是實相。念佛法身是直指衆生自性。什麼叫念佛法身?不是要念一個什麼咒?或一個什麼?就是告訴你,衆生自己的本性,你要是認識你的本性,你就是見到了佛的法身。念念不離自性,就是念佛法身。這就是直指:直接、究竟、最殊勝的成就。所謂成佛,就是成的這個。“諸佛別無所證”,諸佛證得什麼?另外沒有什麼證的,“全證衆生自性”,他所證的全部就是衆生自性。此說直接了當,斬釘截鐵。說證得什麼?別的沒有,就是在座每一個人的本性。佛證,就是證這個,成就這個。
自性是湛寂光明。清湛極了,一點塵渣都沒有,清淨極了。光明無量,遍周塵刹,此光明遍周一切刹土,一切虛空、世界,這也就是我們的本性。所以,爲什麼說我們衆生是迷呢?就是迷了這個本性。自己有了這個本性,不能認識,迷了這個本性,這就是迷。覺悟了,證到了,就是佛。所以這個事情就是這麼簡單明了。一切法門,就都是爲這一件事。底下引據經文來做證明。說這些話是根據聖言量,是佛說的,是諸大菩薩說的,這就有根有據了;就可以爲人演說了,可以…
《華嚴念佛叁昧論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