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利益存亡品第七)▪P2

  ..續本文上一頁死道中而來沒有一點善根,他所造的惡業已經很多了,等于他所負的重擔超過重于百斤,碰見這個鄰居更加附一點點東西,就像你那個眷屬殺生害命一樣,更加惡因的困重。更增加惡業的深重了。世尊,我看這閻浮提的衆生,只要他能于諸佛的教法中,佛教我們怎樣斷煩惱了生死,斷惡修善,布施植福,忏悔業障,恭敬叁寶等善事,不怕你少得像一根毫毛一滴水滴,或像一沙一塵般的微細善事,就算這麼小的功德,也全部由自己獲得真實的利益。更何況廣行十善法呢?

  這個社會的衆生,不聽世尊所言,不聽地藏菩薩的諄諄告誡,反而去聽外道的話,聽老太婆的纏腳經,說什麼結婚要殺豬殺羊,死了人要殺雞殺鴨,生小孩要吃雞酒,拜天公要叁牲五牲等腥味酒肉,從天公八仙拜到石頭公,又從石頭公拜到囝仔仙。所有罪業最重的就是殺生業,你怎麼愚癡到會把殺生當善業,這不是叫做顛倒衆生嗎?佛門裏做善事,第一就是戒殺,要守五戒,孝敬父母,敦親睦鄰,照顧家庭盡責負責,先生照顧妻兒子女,妻女忠貞孝順,持戒念佛,誦經,布施財物,接濟貧窮,修十善,這才能得到人天勝因,所以這裏說悉皆自得,就是地藏菩薩勸我們,趁現在自己還活著,趕快給自己做功德,積功德,不要等到死了由你的眷屬來做,萬一他給外道蠱惑聽信邪言,也去殺生造惡業,不但福求不到,反而轉複困重了。

  說是語時,會中有一長者,名曰大辯,是長者久證無生,化度十方,現長者身,合掌恭敬,問地藏菩薩言:大士,是南閻浮提衆生,命終之後,小大眷屬,爲修功德,乃至設齋,造衆善因,是命終人,得大利益及解脫不?

  地藏菩薩講到這裏的時候,法會中有一位長者出來,他的名字叫“大辯”,因爲他具足最大的辯才。這位長者的本位是一個早已證得無生法忍的大菩薩,他已了生脫死可以任運化現,自由自在來教化救度衆生,現在爲了教化救度衆生,所以示現長者之身。恭敬合掌的請問地藏王菩薩:“這南閻浮提的衆生,他命終之後,他的眷屬無論是晚輩或長輩,爲他廣修功德如懸旛蓋,點油燈,塑畫佛菩薩形像,乃至設齋供佛供僧,獻香獻花種種供養。或廣造善因,布施叁寶,造像誦經等,這個命終之人能得到大利益嗎?乃至能得到解脫生死嗎?”

  地藏答言:長者,我今爲未來現在一切衆生,承佛威力,略說是事。長者,未來現在諸衆生等,臨命終日,得聞一佛名、一菩薩名、一辟支佛名,不問有罪無罪,悉得解脫。

  地藏王菩薩說:“長者,我承佛的威德神通道力,爲了未來末法及現在一切衆生,簡略敘說這些事情,長者,不論是未來或現在的諸所有衆生,只要能于是命終之日,聽到一尊佛的名號,或一尊菩薩名號,或一尊辟支佛的名號,不管他是有罪或無罪,全部都能解脫了惡道之報,甚至于解脫了生死。這裏是講給我們聽的,是教我們要是有家眷親屬臨終往生,趕快給他念佛、念菩薩、念辟支佛聖號,他本來有罪要墮惡道,讓他解脫惡道苦報;本來無罪,就讓他消除煩惱束縛,解脫生死輪回,往生西方!”

  若有男子女人,在生不修善因多造衆罪。命終之後,眷屬小大,爲造福利一切聖事,七分之中而乃獲一,六分功德,生者自利。以是之故,未來現在善男女等,聞健自修,分分己獲。

  若是有這個男子或是女人,在生的時候,不修善因一點好事都不做,盡造惡業。這個人死亡以後,他家裏的小眷屬大眷屬也就是晚輩或長輩,爲這死者給他造福德利益,一切有關佛門的誦經、禮佛、念佛等諸聖訓諸事,七分功德亡者只得一分,六分功德則是這些陽世眷屬自己獲得。所以普勸未來現在諸善男子善女人,趁現在身體健康的時候,自己用功修行,十分功德分分己獲。所謂“聞健”就是耳目聰利,精神飽滿,身體健康的時候。

  無常大鬼,不期而到,冥冥遊神,未知罪福。七七日內,如癡如聾,或在諸司辯論業果。審定之後,據業受生。未測之間,千萬愁苦,何況墮于諸惡趣等。

  要用功修行就趁現在,不要等到再晚幾年再說,人命就在呼吸之間,一口氣不來,生命就完了,無常大鬼不會跟你事先約好相會之期,要修行就要快,不要等著死了以後,由你的眷屬給你做功德,否則死後墮中陰身,遍地漆黑隨業風飄蕩,自己又不知善惡業的果實報應,所以七七四十九天中癡聾茫然,不知所雲。或者是在十殿閻王殿中,或諸陰司中,辯答論對善惡業果報,要等審查核定之後,才能根據審定後的善業或惡業果報,再去受生輪回。在這善惡業尚未測定之前,業果未定,就像被關在看守所,生死未蔔,前途茫茫,內心真是萬般淒涼苦痛,未審定之前尚且已是千愁萬苦,何況審定之後要墮落地獄,那就更加痛苦了。這裏所謂“無常”,是指世間上的一切法,凡是生滅遷流,刹那不住的都叫無常。無常有二種,一、刹那無常,就是說刹那刹那之間,都有生住異滅的變化。二、相續無常,即是說在一期相續之上,有生住異滅的四相。涅槃經雲:“是身無常念,念念不住,猶如電火、暴水、幻炎。”無常經雲:“無有一事,不被無常吞。”內德論雲:“百齡易盡,五福難常,命如川流而電逝,業則地久而天長。”准淨度叁昧經雲:“閻羅王下有五官:一、鮮官禁殺。二、水官禁盜。叁、鐵官禁淫。四、土官禁兩舌。五、天官禁酒。”此皆冥府諸司也。辯論業果,善惡各有上中下叁品,造時心境不同,各隨所作得其果報。

  是命終人,未得受生,在七七日內,念念之間,望諸骨肉眷屬,與造福力救拔。過是日後,隨業受報。若是罪人,動經千百歲中,無解脫日。若是五無間罪,墮大地獄,千劫萬劫,永受衆苦。

  人在世間所造的業,若是極惡極善,不墮中陰身,極惡的人直接下地獄去。極善的直接升天或往生西方淨土。只有作業中等的人才有中陰身,這亡者在七七四十九天中尚未轉生之前,他念念之間,只希望陽世骨肉眷屬,趕快給他修造福力,來救拔他的苦難,否則過了四十九天以後,就隨著宿業去受果報,假如這亡者犯的是中下品的中小罪,動不動都還要經過千百歲中受苦,無法解脫。若是犯了極惡的上品重罪,那就不是論歲了,要論劫了,要千劫萬劫墮在五無間的黑暗大地獄中,永遠永遠受無量無邊的苦痛折磨。

  複次長者:如是罪業衆生,命終之後,眷屬骨肉,爲修營齋,資助業道未齋食竟,及營齋之次,米泔菜葉,不棄于地,乃至諸食未獻佛僧,勿得先食。如有違食,及不精勤,是命終人,了不得力。如精勤護淨奉獻佛僧,是命終人,七分獲一。

  這裏就是答覆長者所問有關設齋的問題。地藏經上除了前面所講種種功德之外,這裏再加上一種功德,就是“打齋”。這罪業衆生他命終以後,這家眷親屬骨肉,骨肉是指父母或子女,爲這命終人修這打齋的福報,來資助他的業道,來超度他的罪業果報。以下告訴我們打齋的福報,來資助他的業道,來超度他的罪業果報。以下告訴我們打齋的方法:打齋最重要的是“恭敬心”,就是大衆僧尚未應供吃飯之前,或者是在辦理打齋的過程中,無論洗米的水或是菜葉子,都不要棄置于地,先不要倒掉,用另外的容器裝存起來,等到大衆僧都吃完了,這淘米的水再把它倒掉,這撿菜不要的菜葉再把它倒掉,這就叫“護淨”。甚至各種食物,尚未供佛齋僧之前,千萬不要先吃,假如你違反這個恭敬的禮節,先吃了,或者你不能謹慎誠懇護淨,你把米泔菜葉給先丟掉,這叫不精勤,如果是這樣,這命終人一點都得不到福力的救拔,如果你很恭敬的專心仔細誠懇的護淨,奉獻美食供佛齋僧,則這亡者,七分功德之中就能得到一分。

  護淨經雲:“一切賢者,施設福會于先嘗啜此食,都作殘食,唐(倘)作此食,不如不作,何以故?諸天不歡,鬼神不喜,此人于先嘗者,亦五百世中,受餓鬼苦。自今已後,欲得福者,如法作齋食,可得福德,諸天歡喜,百神慶悅,天神擁護,經不虛言,福報如影響。”

  是故長者,閻浮衆生,若能爲其父母乃至眷屬,命終之後,設齋供養,志心勤懇。如是之人,存亡獲利。說是語時,忉利天宮,有千萬億那由他閻浮鬼神,悉發無量菩提之心,大辯長者作禮而退。

  所以,“長者!若是閻浮提的衆生,能爲其父母以及其他眷屬骨肉于命終之後,施設素齋供佛及僧,並且盡心恭敬勤懇護淨,如果這樣做的話,則存于陽世間的人七分功德得六分,亡者也得到七分中的一分。”地藏菩薩講打齋供佛及僧以此功德超度父母眷屬的時候,在忉利天有千萬億那由他,從閻浮提來的鬼神,都發無上大菩提心,大辯才長者歡喜受教,作禮而退。

  這裏有個疑問,怎麼這些閻浮提的鬼神,在聽了地藏菩薩回答了大辯才長者,請問有關小大眷屬爲修功德,設齋、造諸善因,以救度亡者之後,忽然發了無上菩提心呢?原來這些鬼神都是受地藏菩薩教化,才能來參加此會的,菩薩早已勸他們要發菩提心,雖知發菩提心的道理,但未能真實誠懇的發。在此時聽到菩薩說,不可祭拜鬼神,祭拜鬼神不但無益,反而令人造惡結罪,所以這些鬼神生大慚愧,一受刺激,這一次爲護法護教,所以都發無上菩提之心。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利益存亡品第七)》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