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准提法脈絡分析略談(普光)

  准提法脈絡分析略談\普光 整理

  壹、前言

  准提法相傳是龍樹菩薩于持明藏中取出之法要。並作一首偈而贊歎之:“稽首皈依蘇悉帝,頭面頂禮七俱胝,我今稱贊大准提,惟願慈悲垂加護。”

  此准提法依經中言,有十萬偈,可想而知,翻譯到中土的應該不是全部的准提法。

  而本文要探討的是翻譯至中土的准提經典,其中的脈絡體系,不包含《顯密圓通成佛心要集》等中土自行發展出的准提法系統。若有文中錯謬之處請諸高明不吝指教,諸佛菩薩本尊龍天護法加持希能如法。

  

  貳、脈絡分析

  關于准提法修持系統,可以從下列幾點來觀察:

  一、 雜部法。二、儀軌法。叁、獨部法

  

  一、 雜部法:

  此法的內涵類似于雜部密法,有種種的成驗法及持咒功德,應該是准提法最雛形的修持方式。以單純持誦陀羅尼就能獲得諸般功德及應用陀羅尼濟世度人的法門。

  記載此類修法的有叁部經:

  (1)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2)佛說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羅尼經

  (3)七俱胝佛母所說准提陀羅尼經

  這叁部經通常在大藏經中都附有儀軌法。從經中的描述來看應該是不同脈絡的。儀軌法通常是祖師菩薩所作的,如顯密圓通集也算是一種儀軌法。

  日本的文鈔《行林第十一准胝法》裏有提到:“此經唯說根本真言別行成就。不說印契行法儀則。”

  就是說這叁部經只說准提根本真言別行成就法,沒有涉及手印、行法、儀軌等。

  此法又分爲兩種:

  (一) 持咒門:

  這一類的修法通常只有持誦咒語,並宣說持咒的功能而已。類似于陀羅尼法門。此類修法從經文中整理出來的功能大略如下(詳細請參考:“准提法功德會編”一文http://www.ucchusma.net/samanta/cundi/ex/4/ex4_3.htm):

  (1)滅罪無余益(2)值遇諸佛益(3)生處富足益(4)常得出家益(5)具戒速證益(6)生天不墮益(7)人道尊貴益(8)無災敬愛益(9)無畏脫難益(10)蛇齧病愈益(11)增壽除病益(12)诤訟獲勝益(13)念誦如意益(14)見聖隨求益(15)菩薩勝友益(16)根被薄福益(17)往生淨土益

  (二) 加持門:

  這一類的修法是以陀羅尼加持物品以應用于解決問題的方法,如護摩等等。此類修法從經文中整理出來的功能大略如下(詳細請參考:“准提法功德會編”一文http://www.ucchusma.net/samanta/cundi/ex/4/ex4_3.htm):

  (1) 能知善惡法(2)鬼祟除愈法(3)止兒夜啼法(4)疫病除差法(5)降伏鬼神法(6)豐饒財寶法(7)能得子息法(8)夫婦和合法(9)聞持聰明法(10)能見鬼神法(11)摧破敵軍法

  

  二、 儀軌法:

  此類修法是有著非常繁複的修持程序適合專修條件具足的行者修持,類似純密的修法。這一類的修法還存在于日本的東密裏。相關文獻有以下:

  (1)說七俱胝佛母准提陀羅尼念誦法

  (2)七俱胝准提陀羅尼念誦儀軌

  (3)佛說持明藏瑜伽大教尊那菩薩大明成就儀軌經

  在日本的文鈔《行林第十一准胝法》裏有提到:“此法中說念誦觀行供養次第悉地佛部軌儀也。可謂蘇悉地中准胝佛母持明行法。”

  七俱胝佛母准胝大明陀羅尼念誦法門(金剛智譯本)這個儀軌法是“佛部軌儀”、“蘇悉地中准胝佛母持明行法”。

  此類修法條件比較嚴格,如下所說:

  (一) 行者條件:

  “有苾刍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發菩提心行菩薩行。求速出離生死者。先須入叁摩耶灌頂道場。受持禁戒堅固不退。愛樂大乘菩薩戒行。于四威儀修四無量。發四弘願永離叁途。于一切事業心不散亂。方可入此秘密法門。凡念誦供養法。于所在處。皆須清淨澡浴著新淨衣。嚴飾道場隨力所辦。”(金剛智譯)

  (二) 道場條件:

  “其道場法。先須選隱便勝地。東西南北各量取四肘。作方曼茶羅。掘深一肘。除去骨石磚瓦惡土發毛灰炭糠棘蟲蟻之類。以好淨土填滿築平。取新瞿摩夷並好土。以香湯相和塗地。若在樓閣或居船上。依法泥塗。若在山中及好淨屋。不須掘地依前塗飾。即張天蓋四面懸幡。若有本尊七俱胝佛母形像。安置曼茶羅中。面向西。

  若無本尊。有諸佛像舍利及大乘經典供養亦得。磨白檀香塗作八角曼茶羅。猶如滿月或似八葉蓮華。即以新淨供具金銀熟銅商佉貝玉石瓷木等器。盛諸飲食及好香花燈明遏伽香水。隨力所有布置供養。”(金剛智譯)

  (叁) 修法內涵:

  此類法門有一定的規範行儀,需修持種種印契以迎請本尊及恭送本尊。大概有以下內容:

  (1)念誦供養法(2)道場法(3)十八道印契(4)准提求願觀想法(5)布字法(6)字母種子義(7)息增懷誅法(8)畫像法

  其中詳細內容請自行參閱經文,在此不多作贅述。

  

  叁、 獨部法:

  此法爲獨部別行,經中言:“總攝二十五部大漫荼羅印”。獨部是謂總攝二十五部。有哪二十五部呢?且看以下:

  一、佛部謂諸佛咒。

  二、蓮華部謂諸菩薩咒。

  叁、金剛部謂諸金剛神咒。

  四、寶部謂諸天咒。

  五、羯磨部謂諸鬼神咒。

  此五部每部複各有五。即成二十五部。

  此種修法條件最爲寬容,如下:

  (一) 行者條件:

  作此法不簡在家出家。若在家人飲酒食肉有妻子不簡淨穢。但依我法無不成就。

  (二) 道場條件:

  佛言若求成就先作壇法不同諸部廣修供養。掘地作壇香泥塗之所建立。但以一新淨鏡未曾用者。于佛像前月十五日夜。隨力供養。燒安悉香及清淨水。先當靜心無所思惟。然後結印誦咒。咒鏡一百八遍。以囊匣盛鏡常持相隨。欲誦但將此鏡。置于面前結印誦咒。依鏡爲壇即得成就

  (叁) 修法內涵:

  (1)壇法(2)念誦法(3)成驗法(4)廣明自在法(5)得大神足(6)准提別法。

  其中詳細內容請自行參閱經文,在此不多作贅述。

  參、結語:

  (1)雜部法與儀軌法之分際:

  雜部法這一類修法與儀軌不同的是並無很嚴格之規定。如儀軌中要求發菩提心方能修持或要修大乘等菩薩行方能修持,但此一類修法在“根被薄福益”中有說到:

  “1、若有薄福衆生。無少善根者。無有根器之者。無有菩提分法者。若得聞此陀羅尼法。速疾證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诃羅譯)

  2、若有薄福衆生無有少善根者。無有根器之者。無有菩提分者。是人若得聞此准提大明陀羅尼。若讀一遍即得菩提分根器芽生。何況誦持常不懈廢。由此善根速成佛種。無量功德皆悉成就。(智譯)

  3、若人無宿善根。無菩提種不修菩提行。才誦一遍則生菩提法芽。何況常能念誦受持(不空譯)

  4、若有衆生。作大惡業無有善種。于菩提心無由生起。菩提分法永不獲得。如是之人忽遇知識。誦此大明一曆耳根。重罪減劣善種即生。何況行人恒常持誦專注精勤。如是之人求成就者決定獲得(法賢譯)”

  顯然與儀軌所言:“若有苾刍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發菩提心行菩薩行。求速出離生死者。先須入叁摩耶灌頂道場。受持禁戒堅固不退。愛樂大乘菩薩戒行。于四威儀修四無量。發四弘願永離叁途。于一切事業心不散亂。方可入此秘密法門。”

  此兩者有嚴寬之別。何以見得,如經中言:“若有薄福衆生。無少善根者。無有根器之者。無有菩提分法者。”、“大惡業無有善種。于菩提心無由生起。菩提分法永不獲得”此條件與“愛樂大乘菩薩戒行。發四弘願永離叁途”等所說顯然不符合,可知兩者體系之分際。

  另外日本文鈔《行林第十一准胝法》也言:

  “一行法

  七俱胝佛母准胝大明陀羅尼經(金剛智)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名稱大城。祇樹給孤獨圍。愍念未來諸衆生故。說過去七俱胝准胝如來等佛母准胝陀羅尼(雲雲不空本雲。即入准提叁摩地。說過去七俱胝佛所說陀羅尼雲雲)

  此經唯說根本真言別行成就。不說印契行法儀則。”

  

  (2)獨部法與儀軌法之分際:

  獨部法與儀軌之不同處在于獨部法修學條件之寬及攝受之廣。如下所雲:

  獨部法道場的建立並不需要“嚴飾道場”、“選隱便勝地”,獨部法雲:“不同諸部廣修供養。掘地作壇香泥塗之所建立。”這句就顯示出了獨部的特質,即是不同于其他部的繁複及需廣修供養。由此可知與儀軌之修法依應屬不同傳承脈絡。

  在行者的條件方面獨部法也放寬了,其認爲“不簡在家出家。若在家人飲酒食肉有妻子不簡淨穢。”此處也與儀軌法所說不同,儀軌要求“受持禁戒堅固不退。愛樂大乘菩薩戒行。于四威儀修四無量。發四弘願永離叁途。于一切事業心不散亂。方可入此秘密法門。”,故可知兩者有一定程度上之差別的。

  除此外獨部法更是總攝二十五部大漫荼羅印。也與儀軌有所不同。其條件不可不謂寬、攝受不可不謂廣。

  故此法爲道殿大師所推崇。認爲是准提諸法中之綱要者。

  

  肆、附表: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